7《兼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兼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0 21: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兼爱》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兼爱》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积累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力量,从而涵咏心灵,激励人生。 3.通过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结合《兼爱中》《非攻》等墨子的文章,全面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 教学难点: 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加以比较。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一 一 环节一:理解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1.梳理全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导图要求用字尽量简省。 思维导图示例(一) 思维导图示例(二) 思维导图示例(三) 请用原文回答:墨子认为天下之乱的起源是什么? “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墨子认为践行兼爱的方法是什么? “爱人若己”“视人若己” “非攻”实际上就是一种国家层面上的“兼爱”。视人若己,那视别国若己国,就没有攻伐了。 请思考:墨子主张的非攻是反对一切战争吗?他说的兼爱是爱一切人吗?墨子是坚决的反对战争,可是他为什么还要撰写兵书训练军队呢?补充一下几段文字,帮助学生认识该问题。 【材料一】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墨子·小取》) 【材料二】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墨子·非攻上》) 【材料二】今遝(通“逮”)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言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墨子·非攻下》) 情不知其不义也:确实、实在 又饰其说:粉饰、掩饰 谓‘诛’也:讨伐、声讨 墨子所说的“兼爱”是不包括爱“盗”的,他认为对于坏人我们不但不要爱,我们还要把它除掉,所以墨子在好几篇中都讲到了,我们要“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 兼爱中》)墨子的兼爱是要除去这些暴人、害人的人。 同样,墨子反对的是侵略战争攻伐战争,是那种不正义的战争,而对于正义之战,墨子恰恰是认可并支持的,他讲非攻救赎,当时有很多强国欺负弱国,对于弱国来说就要抵御强国,墨子号召他的弟子帮助弱小的国家,抵抗强大的侵略者,典型事例呢,就是止楚攻宋这件事情。墨子他讲到作为一个弱小国家,要有充分的准备,武器的配备,城墙的防守,粮食的储备,一旦被侵略应该有能力抵抗。墨子他还写了很多的军事著作,教人怎么来做到最好的防范以及战斗的准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墨家对正义之战是极力支持的,特别是主张对暴君的诛伐之战,比如说像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墨子认为这都是可以的,诛的是不义之君主,诛杀暴君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墨子一再强调“兼相爱、交相利”,梁启超曾说:“墨子讲兼爱,常用‘兼相爱交相利’六字连讲,必合起来,他的意思才明。”儒家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罕言利”,而墨子却大谈特谈“交相利”,墨子的兼爱思想里义与利是什么关系呢? 【材料一】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选自《墨子·兼爱中》) 以篡人之家:夺取 贵必敖贱 :通“傲”,轻视 在儒家文化里,义与利是相对立的,“义利不可得兼”,所以孔子老人家“罕言利”,而孟子更是气愤地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孟子·尽心下》)说一心求利的人是强盗。可是墨子却说“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 兼爱中》),“义,利也”(《墨子 经上》),可见墨子不仅不回避不排斥“利”,还在义利关系上作出了一种新的诠释。墨子评价“不义”的标准本身就是包含了“不利”这个因素的,就是说,兼爱它是互利的,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而双方都有利,这就是符合了“义”的行为,墨子说“万事莫贵于义”,他讲的这个“兼爱”就是要通过“义”来体现,彼此兼爱获得利,墨子说“必兴天下之利”,这种利是互爱互利,这是一种大义,绝不是单方面的个人私利。
时间 教学环节二 环节二: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伟大人格力量。 1.墨子出身贫寒,他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即使有了名气,也没有因为人们看重他而让自己的生活改观,为自己捞些好处。他始终都和学生们一起穿粗布,系草鞋,勤劳动,以吃苦为乐事,并自称““贱人”。在墨子《贵义》中就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墨子 贵义》) 在墨子身上,真正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艰苦勤俭、埋头苦干的民族精神。“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文子·自然》)是说孔子与墨子两人为救世而汲汲奔走于天下的忙碌与艰辛。一个连席子还没坐暖,一个连烟囱才生起火就要匆匆到别处游说拯救世人了,此中足见圣人的风范。 “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史记》写孔子师徒,用了15000字;写孟子用了240字;写墨子用了24个字,也就是一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庄子描述的更为具体,“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跂硚”是一种无跟的草鞋,“草鞋”正是墨子精神特质的外化。 请结合你对墨子的了解,说说你心目中的墨子形象。 2.学校电视台要制作一组关于历史文化名人的系列短片,题为“儒冠道褐墨草履”,请你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中任选一位,为节目组撰写一份三分钟的解说词。(要求:600字左右;每期需单独命题,如“平民圣人——墨子”)
时间 教学环节三 环节三:比较“仁爱”与“兼爱”。 【学习任务三】 在如何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孔子推崇仁爱,而墨子则提出了兼爱。下图是繁体写法的“仁”和“兼”,“仁”的字形采用了“人”和“二”,就是二人,它是个会意字,本意就表示有亲爱的意思;“兼”的字形是从“又”就是手,持两个“禾”,也是会意字,表示着“兼持二禾”,就是一支手同时抓握着两茎禾苗。 一般来说儒家的仁爱有三个范畴:一是亲亲之爱,二是忠恕之道,三是恻隐之心。前两条是孔子提出来的,亲亲之爱就是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爱;忠恕之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恻隐之心是孟子提出来的,这是“仁”的善端,又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仁爱它有一个由内向外的一种外推,有这样的一种差别,既分等级又有一个范围,而兼爱是无等差的、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没有范围的,是不分等级不分高低贵贱的。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我与子异,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以为近我也。击我则疾,击彼则不疾于我,我何故疾者之不拂,而不疾者之拂?故我有杀彼以利我,无杀我以利彼。” (《墨子 耕柱》) 我们看到,儒家也讲“仁爱”,但它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有远近亲疏之别。虽然这对维持封建社会人伦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偏爱、有差等的爱。墨子讲“兼爱”,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每一个成员人格完全平等的伦理基础之上,虽不免太过理想化,但毕竟是一种博爱、无差等的爱。(姜宝昌《墨子》)
时间 教学环节四 环节四:总结 引易中天先生一段话,谈应该如何对诸子百家文化思想加以继承: 可以“各取所需”,但不要“厚此薄彼”;第二,可以“学以致用”,但不要“急功近利”;第三,可以“弘扬继承”,但不要“全盘照搬”。
时间 教学环节六 环节五:布置作业。 1.随笔:请就“‘仁爱’与‘兼爱’哪个更普适于当今的社会生活”发表你的看法?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不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兼爱”理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 (认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貴、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 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莱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 《兼爱上》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墨子明说“爱父爱君”,从未提倡“无父无君”。孟子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率兽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翻案平反的一丝可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 在极端恶劣的政治语言环境下,若有人为墨子说一丝公道话,与儒家传统议论些微不合,即刻被株连定性为“异端邪说”,猛遭围剿挞伐。 翁方纲是乾隆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四库全书》八处提到翁方纲。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说:“有生员(秀才)汪中者,则公然为《墨子》撰序,自言能治《墨子》,且敢言孟子‘兼爱无父’为诬墨子,此则名教之罪人,又无疑也。”方授楚说:“当时所谓‘名教之罪人’,重则足以砍头杀身,以此归罪汪中,足见其形势之严重。” 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记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 (2019年10月12日 《光明日报》孙中原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先学习儒学,后来针对儒学的缺点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 B.在中国历史上,儒墨一度同显、对举,墨学的地位不低于儒学,之后便衰竭了。 C.儒家“爱有差等”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是“血统论”。 D.孟子攻击墨学,他认为墨学“无父无君”“率兽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作者主体部分论证了汉后至清墨学衰竭的过程以及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 C.文章在肯定墨家“兼爱”学说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D.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如引用《兼爱上》来证明墨学并非提倡“无父无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期,孔墨并提,当时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只有墨家。 B.陆游的诗句体现了儒墨水火不容的关系和陆游对墨家的同情态度。 C.作者认为孟子攻击墨子是犯了“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 D.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儒墨学界应交流合作、互补互鉴。
课前学习任务参考答案: 1. pì fú wū wù 2.(1)“当”通“尝”尝试。 (2)“亡”通“无”没有。 (3)“有”通“又” “亡”通“无”没有。 3.(1)于是。 (2)治疗。 (3)这样。 (4)损害。 (5)至于、甚至于。 (6)事情。 (7)残害。 (8)鼓励。 4.(1)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2)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 (3)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启发就在此。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阅读答案: (1)D (“罔顾事实,不讲道理”是作者对孟子观点的批判,不是孟子的话。) (2)B (作者主体部分论证了汉后至清墨学衰竭的原因以及孟子辟墨的谬误。且论证的只能是观点,不能论证“过程”和“历史教训”。) (3)D(A第一段缺少限定条件“先秦”。B “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体现的是陆游对“儒道”的维护。C据原文“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可见是儒学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