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2022年同步练习题目(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2022年同步练习题目(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0 22: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游记》同步练习题目
《西游记》故事引人入胜,孙悟空本领高强,他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 (法器)炼就的;猪八戒本是天上的 (官职),因触怒天庭被贬下凡;沙僧,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被贬出天界,在人间 (地名)兴风作浪,危害一方,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 。
名著阅读。
《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欢的古典小说之一,其中的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他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第一任师傅是 ,后经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随其西天取经,终成正果,被封为“ ”。
《西游记》中每个小故事的情节都很曲折,特别是“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第一次上门借扇碰壁后,孙悟空使出一贯手段钻到 公主(填妖精绰号)肚中要挟她,但被她用假扇骗过;孙悟空又变成公主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骗得宝扇;不料在返回途中被假冒的 (填人名)将扇骗回……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最终师徒四人拿到芭蕉扇,通过火焰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具有 的特点。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图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1) 以上图画内容源于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 仔细观察以上四幅图画,然后从中任选两幅,对其情景进行简要描写。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丟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大圣大怒道:“量你们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
这段话选自《西游记》中的 (情节),“大圣”是指 (小说中的人物),在该情节中该人物的性格特点有 、 。(任写一点)
下面是有关《西游记》中的人物的对联,请根据对联内容,写出相关人物。
(1) 禅性慧根,悲悯众生真少有;凡胎肉眼,人妖不辨自多磨。( )
(2) 务实务真,谦虚修正果;任劳任怨,本分得成功。( )
(3) 扶弱逞强,棒扫尘间不平事;铲妖除孽,眼分世上是非人。( )
以下歇后语都是出自名著《西游记》,请你根据意思填出人物名。
(1) 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
(2) 孙悟空打 ——倒打一耙
(3) 给唐僧送饭——假仁假义
【甲】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那【乙】闻言,暗笑道:“这【甲】十分好呆!我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
(1) 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 》。作者是 。
(2) 这段文字中,【甲】是 ,【乙】是 。这个故事,人们根据它的结局得了一个熟语: 。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各题。
说不了,著名艺术家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著名艺术家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原来著名艺术家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
这个故事中,哪吒劝其“父王息怒”的原因是什么?
(2) 根据你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体验,说出一条哪吒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 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2) 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晩。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支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着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
……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思!”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悦。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1) 本段文字选自《西游记》,请问文中横线部分菩提老祖“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有什么含义?
(2) 结合本文段,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3) 孙悟空在小说中有好几个名号,请你结合原著简述“弼马温”和“齐天大圣”由来的相应情节。
名著阅读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莱、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太阳也生得更高了”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 “我”一口气把书背了下来,且“梦似的就背完了”,请分析“梦”的含义是什么?
(3) 某班开展“亲近文学,走进名著”活动。要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西游记》读完,如果你是本班的语文课代表,你怎样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此项活动?请把你的活动设计写下来。
(4) 阅读《西游记》后,在办理召开了读书交流会,对唐僧这个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双方展开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说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宁愿自己被妖魔吃掉,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个可亲可近的人。
反方: 。
1. 炼丹炉;天蓬元帅;流沙河;悟净
2. 菩提祖师;斗战胜佛
3. 铁扇;猪八戒;执着、有智慧、神通广大
4.
(1) 西游记;明朝;吴承恩
(2) 图一:孙悟空为借芭蕉扇,对铁扇公主躬身行礼,好言奉承。铁扇公主右手执剑,左手指着行者,斥责孙悟空坑害自己的儿子红孩儿。
图二:铁扇公主斗不过孙悟空,便取出芭蕉扇,晃一晃,一扇阴风,把孙悟空扇得无影无形。
图三:铁扇公主斗不过孙悟空,又取出芭蕉扇,扇了几扇,哪知孙悟空身怀灵吉菩萨的宝贝——定风丹,面对铁扇公主,竟丝纹不动。
图四: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腹内翻江倒海,铁扇公主心痛难禁,跪地求饶,命令女童拿来芭蕉扇。孙悟空从铁扇公主口中飞出,拿起芭蕉扇,腾云而去。
5. 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桀骜不驯;追求自由
6.
(1) 唐僧
(2) 沙和尚(或:沙僧)
(3) 孙悟空
7.
(1) 二郎神
(2) 猪八戒
(3) 白骨精
8.
(1) 《西游记》;吴承恩
(2) 如来佛;孙悟空;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9.
(1) 因为他知道“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确实是李著名艺术家的女儿。
(2) 示例: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的形象非常可爱;本领高强,帮助孙悟空收服老鼠精、大战青牛精等。
10.
(1) 第一次是跟铁扇公主好好说,但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的事儿怀恨在心,自然不借,还用扇子把孙悟空扇飞了;第二次孙悟空吃了定风丹又来借,铁扇公主扇不飞他,他就变了一个小飞虫进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铁扇公主受不了,就给他一把假扇子,结果越扇火越大;第三次,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终于拿到了真的芭蕉扇。
(2) ①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
②自信、乐观、不惧艰险: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
③关心民众疾苦:悟空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
④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1.
(1) “打他三下”是教孙悟空三更时分留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是教他从后门进入,欲秘密传道于孙悟空。
(2) 聪明、好学、细心、尊师。
(3) 弼马温——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金箍棒”,龙王向玉帝告发,玉帝为了招安孙悟空,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牧马小官“弼马温”。
齐天大圣——悟空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看马的小官后,知道自己被骗,心头起火,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树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
12.
(1) 景物描雪,写出时间的推移,烘托人物内心的焦急。
(2) 背书完全是被迫的,机械的,而且对所背诵的内容完全不理解,所以说如”梦似的”。写出了在父亲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烦恼。表现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巨大危害。
(3) 时间、地点、负责人、活动内容。
(4) 示例:我方认为唐僧性格懦弱,在遇到妖怪时,只能依靠徒弟们保护,是非不分,一意孤行,不听取他人的建议,取经旅途中多次因此落入妖怪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