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 物态变化》章末强化提优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分)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热现象场景。下列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B.自制简易冰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保鲜食物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水太凉了
D.水烧开时冒出浓重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为防止火箭喷出的高温燃气将发射台烧坏,在发射台底部有两个互相连通的加满了水的巨大水池,随着火箭升空,池中会冒出团团“白气”,则这些“白气”是( )
A.火箭尾部喷出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D.燃料燃烧后冒出的白烟
3.每年12月,漠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漠河近千名市民玩起“泼水成冰”,“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沸的开水,并至少在零下20℃的极寒环境下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滚沸的开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温度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霜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
4.关于水银体温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体温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 B.它的量程通常是35 42oC
C.缩口的存在使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用酒精灯的火焰消毒
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7.如图,舌头被粘在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B.C.D.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①吃冰棒解热;②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③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冬天我们在家里洗热水澡时,水蓬头喷出来的水,水温约为( )
A.5℃ B.25℃ C.42℃ D.80℃
10.下列物态现象在形成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A.蜡烛流泪 B.河水结冰 C.清晨的露珠 D.雪压青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3.如图是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都是为了均匀受热
B.冰和碘都要经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C.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D.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的温度都要升高
15.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互相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二.填空题(30分)
16.小明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生告诉他在24小时以内需及时冷疗、冰敷,24小时候后问题得到控制,还遗留有疼痛肿胀问题,可以做热疗。如图是一款“冷疗法”疗伤喷雾,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装入瓶中是采用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大量的热(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7.如图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美景,其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人的脚步声引起狗叫,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狗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辨别出是主人归来;雪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18.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接着向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9.(1)如图甲,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周围会出现“白汽”,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白汽”会______(填“向上飘”或“向下飘”);
(2)如图乙,冬天,在我国北方较寒冷的地方,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冰花出现在窗玻璃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20.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的“寒”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水变成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2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成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变成碳粉,这样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分别是:先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2.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3.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
24 按照“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总规划要求,我市将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的水面面积大,大量水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且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
25. 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只有当_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三。解答题(40分)
26.(6分)在探究热现象时: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装有碎冰块的试管用热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C段时处于________状态,熔化时间是_____分钟。
(2)接着小明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未加热时烧瓶中水的温度是90°C;
②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可知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③完成上述实验后,熄灭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过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27.(6分)碘锤装置是在密封的玻璃管内装入少量固态碘。
(1)小丽同学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甲。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管。下列生活实例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
A.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B.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2)小勇同学认为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的外焰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且______。
(3)将甲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玻璃管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固态的碘,这个过程碘蒸汽需要______热量。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8.(6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图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
质处于 状态,图像中a点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9.(12分)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读数,其错误之处是:______。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图乙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系中,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
(5)分析数据及图象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
(6)通过探究学习小红明白了妈妈用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水的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30.(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与过冷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
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
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
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
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①___________ ,如________ _____;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 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水在0℃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 ;
(4)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是指 ;
(5)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_____。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30分)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热现象场景。下列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C)
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B.自制简易冰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保鲜食物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水太凉了
D.水烧开时冒出浓重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为防止火箭喷出的高温燃气将发射台烧坏,在发射台底部有两个互相连通的加满了水的巨大水池,随着火箭升空,池中会冒出团团“白气”,则这些“白气”是( C )
A.火箭尾部喷出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D.燃料燃烧后冒出的白烟
3.每年12月,漠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漠河近千名市民玩起“泼水成冰”,“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沸的开水,并至少在零下20℃的极寒环境下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用滚沸的开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温度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霜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
4.关于水银体温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体温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 B.它的量程通常是35 42oC
C.缩口的存在使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用酒精灯的火焰消毒
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 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7.如图,舌头被粘在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D )
A.B.C.D.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C )
①吃冰棒解热;②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③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冬天我们在家里洗热水澡时,水蓬头喷出来的水,水温约为( C )
A.5℃ B.25℃ C.42℃ D.80℃
10.下列物态现象在形成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B )
A.蜡烛流泪 B.河水结冰 C.清晨的露珠 D.雪压青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
1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D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3.如图是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
A.两者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都是为了均匀受热
B.冰和碘都要经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C.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D.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的温度都要升高
15.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互相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二.填空题(30分)
16.小明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生告诉他在24小时以内需及时冷疗、冰敷,24小时候后问题得到控制,还遗留有疼痛肿胀问题,可以做热疗。如图是一款“冷疗法”疗伤喷雾,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装入瓶中是采用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大量的热(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答案】加压 汽化 吸收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7.如图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美景,其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人的脚步声引起狗叫,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狗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辨别出是主人归来;雪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答案】信息 音色 凝华
18.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接着向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压缩体积 液化
19.(1)如图甲,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周围会出现“白汽”,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白汽”会______(填“向上飘”或“向下飘”);
(2)如图乙,冬天,在我国北方较寒冷的地方,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冰花出现在窗玻璃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答案】液化 向下飘 凝华 内侧
20.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的“寒”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水变成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答案】温度 凝固
2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成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变成碳粉,这样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分别是:先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22.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
【答案】:(1)高于100℃;(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3.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
【答案】A 80
24 按照“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总规划要求,我市将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的水面面积大,大量水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且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
【答案】汽化(或蒸发) 吸热
25. 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只有当_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答案】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完
三。解答题(40分)
26.(6分)在探究热现象时: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装有碎冰块的试管用热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C段时处于________状态,熔化时间是_____分钟。
(2)接着小明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未加热时烧瓶中水的温度是90°C;
②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可知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③完成上述实验后,熄灭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过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答案】(1)①使碎冰块受热均匀 ②晶体 固液共存 10 (2)②小于 ③水重新沸腾起来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27.(6分)碘锤装置是在密封的玻璃管内装入少量固态碘。
(1)小丽同学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甲。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管。下列生活实例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
A.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B.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2)小勇同学认为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的外焰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且______。
(3)将甲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玻璃管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固态的碘,这个过程碘蒸汽需要______热量。
【答案】.升华 A 熔化 汽化 凝华 放出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8.(6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图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
质处于 状态,图像中a点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1)碎冰 防止受热不均(2)固液共存 小于(3)低于 不能
29.(12分)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读数,其错误之处是:______。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图乙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系中,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
(5)分析数据及图象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
(6)通过探究学习小红明白了妈妈用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水的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答案】(1)减少实验时间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液化 (4) (5)98 保持不变 (6)调为小火
30.(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与过冷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
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
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
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
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①___________ ,如________ _____;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 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水在0℃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 ;
(4)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是指 ;
(5)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_____。
【答案】(1)①熔化:冰、雪变成水;②凝固:水结冰;③汽化:水变成水蒸气;④液化:水蒸气变成水;⑤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⑥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答对二点即可)(2)D (3)凝结核 (4)水达到沸点或高于沸点时却没有沸腾的水 (5)①随手关闭水龙头;②运用地膜覆盖技术;③一水多用等。(答对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