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标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初步理解控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
酝酿
租地农场和
手工工场的出现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化
解放了思想
打破隔绝
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
物质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西欧进入中世纪,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庄园经济。
政治: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经济:西欧封建庄园
从图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
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开发荒芜的土地,増加耕种面积
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这场运动。
材料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荒地、林地、沼泽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扩大,有的是领主主持开发的,大多数是农民开发的,这些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根据材料,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 开展垦殖运动,耕地面积扩大。
②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1.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材料2:
材料3: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身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1150年道恩斯修道院有36人,100年后增加到1248人。 ——亨利·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根据材料,新垦区与旧庄园有何不同?结合课文分析其可能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农奴离开庄园,封建庄园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
最终走向衰落和瓦解
居民是自由农民,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材料3: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自由劳动力的增加,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根据材料3,农奴获得自由的方式有哪些?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缴纳迁徙税
1.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① 开展垦殖运动,耕地面积扩大。
②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③自由劳动力的增加,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材料4: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马克思
结合课文内容,材料4中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
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租地农场的出现
1.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2.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3.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租地农场的出现
转让
联姻
继承
买卖
土地集中
建立租地农场
出现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总计上表,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自营地的浪潮席卷了西欧大部分地区。
租地农场特点:
①采用新的生产方式,雇用农民耕种;
②将农产品推向市场。
土地所有者(封建主)
土地经营者(富裕农民)
资本主义性质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产生背景
流行时间
人员组成
剥削方式
产品归属
规模
性质
庄园制度到租地农场
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9世纪开始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劳役地租为主
自给自足
分散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制度衰落
14世纪中叶以后
租地农场主、雇工
雇佣关系
推向市场
集中
资本主义性质
富农
雇佣和
被雇佣的关系
贫农
封建时代西欧农村最大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1)材料中“土地所有者”指谁?租地农场里的农业工人是什么人?
(2)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推向市场。
“土地所有者”指领主;农业工人是少地或无地的农民。
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材料5: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向图三的转变反映了手工业有什么发展 图三的生产有什么特点
3.手工工场的出现
由分散到集中,
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手工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增多,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分散的手工工场”
手工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人和工人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集中的手工工场”
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生产方式——分工协作
经营特点——面向市场
手工工场特点
中世纪的面包作坊
《毛纺工场》卡瓦洛里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点: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①雇佣关系
②分工合作
③面向市场
④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的影响:
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租地农场主
农民
手工工场主
工人
资本主义性质
农村:
城市: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以货币为主的雇佣关系
生产方式的变革
社会阶层变化
贵族
集中土地
乡绅
土地
新经营方式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富裕农民
骑士
(富裕农民)
富裕农民
市民阶级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2、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
手工业者
商 人
城市
居民
投 资 田 产
与贵族联姻
成 为 官 员
成为强化王权
的政治力量
材料6: 随着农村和城市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农民、手工工场主和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西欧经济变得十分活跃。
结合材料6及所学知识,说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层是什么?城市中的富商巨贾通过什么手段提高自己的身份
乡绅
富裕农民
骑士
1.投资乡村
2.与贵族联姻
3.成为官员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土地关系的变化:租地农场
富裕农民
市民阶级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工场
现代农业发起人;
富有生气阶级力量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政治权利扩大;
强化王权政治力量
富裕农民
骑士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