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背诵备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背诵备教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04 21:0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课外古诗词背诵 【资料助读】
1.       龟 虽 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古诗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全诗主旨】
  这首诗是抒发人生的咏志诗。曹操以神龟、螣蛇、老骥作为比喻,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名句赏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2.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古诗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全诗主旨】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名句赏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中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3.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古诗译文】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全诗主旨】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禅院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佛地的喜爱和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名句赏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赞。步出高林是一丛翠竹,翠杆碧叶下是仄仄的小径,竹影微摇,小径隐现,前路深幽,不可轻现。隐隐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处,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禅房、曲径、竹林仿佛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既点题,又显意。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古诗译文】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全诗主旨】
  这是李白写给好友王昌龄的遥寄抒怀诗。诗人想把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同情和慰问之情。【名句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古诗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全诗主旨】
  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眼前环境的抒写和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或友人)深深的怀念。【名句赏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其构思之奇,出人意外。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6.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古诗译文】
  迷蒙的烟雾、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寒江、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在的地方。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依然在对岸吟唱《后庭花》。
【全诗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名句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冷清。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7.    浣 溪 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古诗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
  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小径徘徊,感觉很伤感。【全诗主旨】
  这首词主要写词人新词对酒的优雅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贵难久的“闲愁”,表现了词人生活的优裕和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虚,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精神状态。【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此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古诗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全诗主旨】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名句赏析】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寓意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9.     如 梦 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古诗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而忘记回去的路。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全诗主旨】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段,把移动着的风景和词人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抒发了词人愉悦的心情,也反映了词人早期生活的闲适与舒心。【名句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10.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河水啊。
【全诗主旨】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名句赏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此句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达标检测】
1.名句默写。
(1)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
(2)        ,禅房花木深。
(3)杨花落尽子规啼,        。
(4)君问归期未有期,        。
(5)        ,隔江犹唱后庭花。
(6)        。去年天气旧亭台。
(7)莫言下岭便无难,        。
(8)兴尽晚回舟,        。
(9)争渡,争渡,        。(10)        ,天光云影共徘徊。
(11)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表现老朋友之间真挚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的句子是     ,      。
(1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13)《泊秦淮》一诗中,借用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凄凉愁寂之感的句子是      ,       。
(14)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词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是:     ,     。(15)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
(16)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       。
(17)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18)这册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异彩纷呈:有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如《龟虽寿》中的        ,        。
        ,        。
有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如《过故人庄》中的      ,
        。有倾诉离别之情的,如《夜雨寄北》中的        ,        。有表达伤春感时之情的,如《浣溪沙》中的      ,       。有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对王昌龄的思念      ,      。答案:(1)盈缩之期 养怡之福 (2)曲径通幽处 (3)闻道龙标过五溪 (4)巴山夜雨涨秋池 (5)商女不知亡国恨 (6)一曲新词酒一杯 (7)赚得行人空喜欢 (8)误入藕花深处 (9)惊起一滩鸥鹭 (10)半亩方塘一鉴开 (11)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12)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13)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1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5)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6)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2.诗词赏析。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中的“        ”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答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做一简短赏析。
答:                      ?
答案: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先写景后   ,写景时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凄厉的子规,渲染了一种   的氛围。
答案:叙事 悲伤②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从修辞和诗人情感两方面做简要分析。
答:                   ?
【解析】从这句诗可看出,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愁心”一词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答案:此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关心。(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
答案:“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                 ?
答案: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4)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回答问题。
如 梦 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 陵 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①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
答:                    ?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理解全词的意思,然后寻找和“愁思”相关的句子,这样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答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②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答:?                   ?
【解析】解答本题应联系语境进行分析,为何鸥鹭会“惊起”,说明行船之快;“惊”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是鸥鹭四散逃开,赏析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诗词的妙处。
答案:“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③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答:?                     ?
【解析】词人的情感往往可以从词中的某一个关键字或词显露出来,比如《武陵春》中的最后一个字“愁”。当然这些都要在理解词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另外还要关注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这些描写有时也能反映词人的情感倾向。
答案(示例):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