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0 22: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 12《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生字词及段落总结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些生字词学生第一次接触,要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辨别中记忆、掌握。要多读,理解,抓关键词,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直观思维较弱,易读错形近字的音,易写成形近字。学生理解概括能力较差,难以总结文段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读,组词区分辨别中记忆、掌握生字词。通过读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理解段落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好,还记得雄壮的阅兵式上响彻云霄、惊天动地的口号是什么吗?(为人民服务)2.整齐响亮地读课题。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3.了解作者及作品。小组交流、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毛泽东的资料。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诗词作品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4.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读后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也有同学回答对了,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同时也是一篇演讲词,浏览演讲词的三大特点,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 5.了解写作背景。①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呢?②学习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这篇课文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她,学习她,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6. 学习张思德简介。①张思德为什么能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搜集到的资料?②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7. 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①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②学生个别读生字词。③师纠正并示范读生字词。④集体朗读生字词。⑤讨论、辨别易错字。注意“鼎”的写法。⑥小组讨论、汇报理解泰山、鸿毛、死得其所、哀思、送葬、五湖四海等新词语。8.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① 5个同学分段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段主要写了什么?②(配乐朗读),读后,各小组讨论汇报完成学习要求。第1段: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第2段:死的意义: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第3段: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4段:指出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文学常识填空。议论文的三要素为( )( )( )。论证方法主要有( )( )( )( )。论据包括( )( )。2.本文是( )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追悼( )的会议上的讲演,这个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本宗旨:(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 应该坚持到底。(4)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改正了错误。
小结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