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与交流,领悟古诗的含义,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谈话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花中四君子”指的是哪四君子?“岁寒三友”又是哪三友?揭示课题《竹石》。
四、初读
1.解诗题:
竹石,指的是竹子从岩石缝中长出来。
诗人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郑板桥。他是清代书画家,尤其擅长画竹、画兰。
点名读、齐读,指导字音。
五、析读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竹石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一)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咬”字极为有力,体会到什么?
(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坚韧不拔性格)
你能想象“咬定”这一动作吗?谁可以试着将它表演出来?
“破岩”是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吗?
(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指导朗读。
(二)顽强斗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坚劲”什么意思?
(坚定强劲)
竹子遇到那些磨难、打击?
(东西南北风)
风吹来,雨打来,竹子害怕吗
(没有,任尔)
“任尔”可以体现竹子怎样的风骨和信念?
(不畏艰难,坚强不屈)
想象一下,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霜冻、雪落)
从诗人的描写中,你能够看出什么?
(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借竹子表明自己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
六、品读
播放一段音乐,请学生伴着音乐朗读。
七、小结作业
作业:搜集古今中外具有同样高洁情怀的人物资料。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