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2. 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走进作者:
范锡林,195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赴靖江市靖江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作有中篇传奇集《鱼肠剑之谜》,中篇小说集《秘道》,短篇小说集《避邪铜钱》,散文集《幼年的故事》,短篇集小说《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等。
豁 凛 疙 瘩 棍 悟 裁 筹
橡 雕 跺 颓 沮 趴 屉
朗读字词
xiàng diāo duò tuí jǔ pā tì
huō lǐn gē da gùn wù cái chóu
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鏖战 沮丧 悻悻
朗读字词
字词讲解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失愤怒落的样子。
探究学习
写出竹节人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说给大家听。
讲一个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重点讲解
竹节人制作指南:
(1)把毛笔杆(细竹竿)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2)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下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预备装手臂。
(3)锯出八截短的,作为竹节人的四肢。
(4)把这些截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线绳依次穿起来。
梳理脉络
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破课桌玩竹节人,破课桌变成了古战场。
(2)玩出种种花样:一个竹节人独自表演;两个在一起搏斗;线被卡住,竹节人变成呆子;制作成孙悟空;装扮成窦尔敦;佩戴偃月刀,手持蛇矛枪的武士。
(3)课下玩,课上也玩。
(4)老师也会玩得津津有味。
重点讲解
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1)起因:“我”课上玩竹节人。
(2)经过: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同学们在老师办公室窗外寻找老师扔掉的竹节人。
(3)结果:我们意外发现老师也在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
重点讲解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含蓄而幽默
重点讲解
玩竹节人真有趣,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重点讲解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老师也很喜欢玩竹节人。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传统玩具——竹节人,知道了它的制作方法、玩法以及在当年曾经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课下同学们可以从网上搜一搜,看一看,传统玩具还有哪些?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听。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