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辨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辨析(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1 09:3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辨析
一.试题(共20小题)
1.(2022 东莞市校级二模)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删去“其目的”)
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引入课堂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删除“随着”)
C.物流公司的兴起,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删去“和质量”)
D.她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天使”。(把“热情地”改为“由衷地”)
2.(2022 商河县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B.电视剧《在人间》虽然处处透着“老”,但却“圈”住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心。
C.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并不断升温,使学校的课后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D.据统计,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他们总期待自己收到新消息。
3.(2022 长清区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晚节目《只此青绿》的服装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和认可。
B.葡文书籍《中国印象:文化与自然》在巴西首发,旨在向巴西人介绍中国各方面。
C.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才能实现。
D.济南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泉韵乡村形象。
4.(2022 新都区二模)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各部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正奋力同时间赛跑,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B.随着足球体育产业的持续壮大,三河村依靠本村良好的群众足球基础,走出了一条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之路。
C.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
D.2022年6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届时会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参加。
5.(2022 雨花区校级二模)下列是一些同学的临别赠言,其中没有语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如同我此时的心情。
B.感谢学校培养了我,它不仅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更教会了我很多知识。
C.山水一程,能与你们相遇,是我的幸运。我相信,只要想念还在,那就不算分别。
D.通过与学校的相识,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改变。
6.(2022 江口县三模)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7.(2022 丹东模拟)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加地温、控制地表水分蒸发和抑草灭草。修改:在“灭草”的后面加“的作用”。
B.我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的垃圾处理系统。修改:将“分类处理”和“分类收集”调换位置。
C.为了避免疫情不再蔓延,各级政府和防疫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修改:将“避免”去掉。
D.网课期间,家长更应引导孩子少看电脑、电视,改善孩子科学用眼的习惯。修改:将“科学”放到“习惯”的前面。
8.(2022 零陵区二模)下面语段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①橘子洲是长沙的文化地标之一。它位于湘江之中,四面环水,绵延达数十里。②橘子洲的主要景点有颂橘亭、汉白玉诗词碑、毛主席畅游湘江纪念点、揽岳亭、枕江亭等组成。③其中,巨型汉白玉纪念碑格外醒目,正面镌刻着四个大字——橘子洲头,背面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④漫步橘子洲,我们能看到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风格独特的不少别墅。⑤通过美化橘子洲环境的举措,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更有魅力了。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9.(2022 碧江区 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袁隆平的一生中,无不以务实的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中外。
B.互联网金融放宽了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极大地满足了微小企业和个人融资的需求。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情。
D.江山如此多娇!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的一面则由田园诗派写出。
10.(2022 郧西县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每天读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11.(2022 南岗区校级模拟)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删掉“让”)
B.各级医院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将“改善”改为“增加”)
C.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删掉“约”或“左右”)
12.(2022 孝感三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21年8月,中国国家跳水队引入了“3D+A”跳水训练系统,用于识别跳水动作和难度系数,还有一套分数系统,可以通过算法为动作完成质量。
B.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C.我国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D.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13.(2022 烟台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B.我们的先辈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D.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14.(2022 铁岭模拟)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松和竹是古典文学中传统意象。修改:“常用来”掉到“借”之前。
B.专家提醒我们,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者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修改:“他”改为“人”。
C.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修改:“是可想而知的。”改为“呢?”。
D.“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起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修改:删掉“以上”。
15.(2022 鹤岗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梦的实现与否,取决于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B.由于影片《少年的你》热映,把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
C.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D.美国一些政客妄言病毒起源地的原因是掩饰政府抗疫不力、推卸责任引起的。
16.(2022 富拉尔基区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他离开学校后,仍然无时无刻不记着老师对他的叮嘱。
C.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17.(2022 鄂伦春自治旗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学习生活状态,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存在着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C.鄂伦春自治旗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欢迎。
D.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18.(2022 昭平县二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14日,2019年广西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暨漓江论坛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启动。
B.中美经济相互高度依存,能否坦诚务实,是当前中美经济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
C.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提高精神疆域。
D.为了让患流感的同学们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学校请来三个医院的医生。
19.(2022 莱州市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B.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C.太极拳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
D.为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疫意识,学校组织全校学生邀请父母在网上进行了防疫知识网络答题。
20.(2022 梓潼县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被誉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他是首位中国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B.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高原病防治和急救。
C.北京冬奥会能够惊艳世界,原因之一就是它展示了冰雪运动从贵族运动转型为平民运动,此次冬奥会带动3.46亿普通民众喜欢冰雪运动。
D.长津湖战役对于朱彦夫还记忆犹新,顽强的朱彦夫不仅不会向长津湖的冰雪屈服,更不会向贫穷低头。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辨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20小题)
1.(2022 东莞市校级二模)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删去“其目的”)
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引入课堂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删除“随着”)
C.物流公司的兴起,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删去“和质量”)
D.她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天使”。(把“热情地”改为“由衷地”)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自发在网上留言”缺主语,句子修改为:她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天使”。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2.(2022 商河县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B.电视剧《在人间》虽然处处透着“老”,但却“圈”住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心。
C.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并不断升温,使学校的课后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D.据统计,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他们总期待自己收到新消息。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该删去“能否”;
B.正确;
C.有误,缺主语,删去“随着”或删去“使”;
D.有误,语义重复,删去“超过”或删去“以上”。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2022 长清区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晚节目《只此青绿》的服装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和认可。
B.葡文书籍《中国印象:文化与自然》在巴西首发,旨在向巴西人介绍中国各方面。
C.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才能实现。
D.济南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泉韵乡村形象。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发展、继承和认可”应改为“认可、继承和发展”;
B.正确;
C.有误,成分残缺,在“硬仗”的后面添加“的目标”;
D.有误,成分残缺,在“乡村振兴”后面添加“战略”。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4.(2022 新都区二模)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各部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正奋力同时间赛跑,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B.随着足球体育产业的持续壮大,三河村依靠本村良好的群众足球基础,走出了一条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之路。
C.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
D.2022年6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届时会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参加。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在“内防反弹”后面添加“总策略”;
B.正确;
C.有误,缺少主语,将“根据”删去;
D.有误,前后矛盾,将“大约”或“余”删去。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2022 雨花区校级二模)下列是一些同学的临别赠言,其中没有语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如同我此时的心情。
B.感谢学校培养了我,它不仅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更教会了我很多知识。
C.山水一程,能与你们相遇,是我的幸运。我相信,只要想念还在,那就不算分别。
D.通过与学校的相识,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改变。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月光”不能摇曳,也不能发出声响;
B.有误,语序不当,把“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调换位置;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对”。
故选:C。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6.(2022 江口县三模)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C.有误,成分残缺,在“书香校园”后添加“活动”;
D.有误,语序不当,将“思考”与“面对”互换位置。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7.(2022 丹东模拟)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加地温、控制地表水分蒸发和抑草灭草。修改:在“灭草”的后面加“的作用”。
B.我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的垃圾处理系统。修改:将“分类处理”和“分类收集”调换位置。
C.为了避免疫情不再蔓延,各级政府和防疫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修改:将“避免”去掉。
D.网课期间,家长更应引导孩子少看电脑、电视,改善孩子科学用眼的习惯。修改:将“科学”放到“习惯”的前面。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培养”。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8.(2022 零陵区二模)下面语段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①橘子洲是长沙的文化地标之一。它位于湘江之中,四面环水,绵延达数十里。②橘子洲的主要景点有颂橘亭、汉白玉诗词碑、毛主席畅游湘江纪念点、揽岳亭、枕江亭等组成。③其中,巨型汉白玉纪念碑格外醒目,正面镌刻着四个大字——橘子洲头,背面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④漫步橘子洲,我们能看到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风格独特的不少别墅。⑤通过美化橘子洲环境的举措,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更有魅力了。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①正确;
②有误,句式杂糅,可将“组成”删去;
③正确;
④有误,语序不当,将“不少”放到“民国”前面;
⑤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使”去掉一个。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9.(2022 碧江区 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袁隆平的一生中,无不以务实的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中外。
B.互联网金融放宽了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极大地满足了微小企业和个人融资的需求。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情。
D.江山如此多娇!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的一面则由田园诗派写出。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去掉“在”和“中”;
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放宽”改为“降低”;
C.有误,语意重复,“约”和“左右”语义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0.(2022 郧西县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每天读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
C.有误,语序不当,将“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互换位置;
D.有误,搭配不当,将“规定”改为“规范”。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1.(2022 南岗区校级模拟)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删掉“让”)
B.各级医院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将“改善”改为“增加”)
C.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删掉“约”或“左右”)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
故选:B。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12.(2022 孝感三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21年8月,中国国家跳水队引入了“3D+A”跳水训练系统,用于识别跳水动作和难度系数,还有一套分数系统,可以通过算法为动作完成质量。
B.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C.我国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D.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提供监测”;
B.有误,成分残缺,删去“在”或“使”;
C.正确;
D.有误,不合逻辑,删去“以上”。
故选:C。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13.(2022 烟台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B.我们的先辈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D.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应将“开启”与“开辟”互换位置;
C.有误,搭配不当,“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可改为“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教学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D.有误,语序不当,将“不仅”调至“中草药”的后面。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4.(2022 铁岭模拟)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松和竹是古典文学中传统意象。修改:“常用来”掉到“借”之前。
B.专家提醒我们,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者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修改:“他”改为“人”。
C.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修改:“是可想而知的。”改为“呢?”。
D.“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起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修改:删掉“以上”。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将“常”调至“借”的前面,并删去“常用”的“用”字;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5.(2022 鹤岗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梦的实现与否,取决于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B.由于影片《少年的你》热映,把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
C.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D.美国一些政客妄言病毒起源地的原因是掩饰政府抗疫不力、推卸责任引起的。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掉“与否”。
B.有误,成分残缺,应删掉“由于”。
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应删掉“引起的”。
故选:C。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16.(2022 富拉尔基区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他离开学校后,仍然无时无刻不记着老师对他的叮嘱。
C.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
B.正确。
C.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发展”后加上“的重要手段”。
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讨论和聆听”改为“聆听和讨论”。
故选:B。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17.(2022 鄂伦春自治旗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学习生活状态,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存在着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C.鄂伦春自治旗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欢迎。
D.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有误,多重否定不当,应删掉“不要”。
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发展”后加上“的问题”。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使用”和“选择”互换位置。
故选:C。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18.(2022 昭平县二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14日,2019年广西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暨漓江论坛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启动。
B.中美经济相互高度依存,能否坦诚务实,是当前中美经济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
C.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提高精神疆域。
D.为了让患流感的同学们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学校请来三个医院的医生。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正确。
B.有误,一面对两面,应删掉“能否”。
C.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拓宽”。
D.有误,歧义,应将“三个医院的医生”改为“医院的三个医生”。
故选:A。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19.(2022 莱州市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B.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C.太极拳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
D.为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疫意识,学校组织全校学生邀请父母在网上进行了防疫知识网络答题。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互换位置。
B.有误,句式杂糅,应将“对”改成“在”。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应在“答题”后加上“活动”。
故选:C。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20.(2022 梓潼县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被誉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他是首位中国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B.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高原病防治和急救。
C.北京冬奥会能够惊艳世界,原因之一就是它展示了冰雪运动从贵族运动转型为平民运动,此次冬奥会带动3.46亿普通民众喜欢冰雪运动。
D.长津湖战役对于朱彦夫还记忆犹新,顽强的朱彦夫不仅不会向长津湖的冰雪屈服,更不会向贫穷低头。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应为,语序不当,应将“首位中国”改为“中国首位”。
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急救”后加上“措施”。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长津湖战役”和“朱彦夫”互换位置。
故选:C。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考点卡片
1.病句辨析与修改
【考点讲解】
病句辨析与修改是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修改常见病句(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否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中考关于病句的题型可以分为2大类:(1)病句辨析类;(2)病句修改类。而病句修改类又可划分为语句修改类和语段内病句修改类。
一、选择辨析类
该题型可分为“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和“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两种情况。解答此类题,明确病因是关键。常见病句的类型: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眼睛”不能“集中”,应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
例: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解析:句中动宾搭配不当,“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应改为“英雄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上海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本句提取主干为“上海是季节”,“冬天”是“季节”,“上海”不是“季节”,应改为“上海的冬天是美丽的季节”。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
解析:本句属于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聪明”不能修饰“手”,应把“聪明”改为“灵巧”。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解析:句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面的“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
(二)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发挥着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解析:“无穷的”应紧靠“力量”。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2.动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移到“有”的前面。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他”应移到“如果”后面。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少主语
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通过”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后一分句由“使”领起,造成该句缺少主语,“通过”或“使”保留一个即可。
2.缺少宾语中心语
例:经过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解析: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得出”与“打赢一场战争”不能搭配,应在“战争”后面加上“的结论”。
3.主语赘余
例: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
解析:句首有主语“我们的革命先辈”,中间又出现“这些革命战士”,造成主语赘余,应删去“这些革命战士”。
4.谓语赘余
例:这部小说曾在《扬子晚报》上连载发表。
解析:“连载”是“连续刊载”的意思,与“发表”重复,应删去“发表”。
5.宾语赘余
例: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
解析:宾语“心事”和“心里话”重复,应改为“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6.修饰语赘余
例:这种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解析:“非常”修饰“奇缺”,“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前面再用“非常”修饰就多余了,应删去“非常”。
(四)结构混乱
1.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结构。
例: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解析:“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保留一个即可。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指本来是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却被杂糅成一个单句。
例: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解析:“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一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3.藕断丝连。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
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作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为突出“民间力量”,可从它后面断开,再在“在舆论……的作用”前加“民间力量”,使整个句子变成两句话。
4.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析:“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删去“对”。
(五)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遇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并列不当。
例:他们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解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最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4.主客体颠倒。
例: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
解析:“山山水水”是客观存在,是“熟悉”的客体,“他”是“熟悉”的主体。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从小在这长大,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他太熟悉了”。
(六)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
例:两个学校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解析:是“两个学校”还是“两个学生”,表意不明。
【规律总结】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
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
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加法,成分残缺要增加。
2.删除法,成分多余要删除。
3.替换法,用词不当要替换。
4.移动法,语序不当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