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B.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经过精心设计的2021年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搓捻”“担心”都是动词。
B.“动机”“精神”和“他的医术很高明”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C.“在森林里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好产品不愁没出路”两句中的“出路”含义不同。
D.“高尚”“坚强”“安贫乐道”都是褒义词;“卑鄙”“纯粹”“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侦破技术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D.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科学地应对,而不是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iǎn) 毫无利已 以身殉职(xún)
B.佩服(pèi) 冷冷清清 满腔热忱(chén)
C.狭隘(yì) 自私自力 拈轻怕重(niān)
D.鄙薄(báo) 低级趣味 麻木不仁(rán)
5.下面词语的感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狭隘 恭敬 奥秘 恍然大悟 B.纯粹 渊博 刻苦 美不胜收
C.慷慨 懒惰 怂恿 精益求精 D.礼赞 嘲笑 活泼 随声附和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
B.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后来产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东汉被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B.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
C.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坏了。
D.小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我拾起几片红叶一一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展示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
A.④②①③⑤⑥ 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④①③②⑤⑥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我们经常嘱咐他要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C.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D.机构改革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拍脑门子一哄而上不行,拈轻怕重止步不前也不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qiǎn),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是实践了列宁主义路线的。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chéng)。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qiāng)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D.他不鄙薄(báo)技术工作,是一个纯萃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2.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1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B.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C.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D.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宜“一刀切”。
1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
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D.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见异思迁,矢志不移。
1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佩服 家谕户晓
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 见异思迁
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 漠不关心
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 精亦求精
16.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E.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17.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C.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8.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
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比喻)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
D.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
1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20.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
B.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C.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
D.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
二、填空题
21.默读课文填空。
(1)《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__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对技术_____________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白求恩同志是__________共产党员,__________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__________,受加拿大共产党和__________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2.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
23.根据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24.“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句中的两个“极端”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25.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6.结合选文,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有哪些特点。
三、语言表达
27.阅读下面的材料链接,请你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链接: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28.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山县病逝。
示例: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2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________?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_______,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30.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展示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3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 )
(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
(4)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
3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句话删掉“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句话删掉“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判断下列各句的分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
(2)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成分残缺,应在“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前加“这种精神”;
B.成分残缺,应在“巡视探测”后加“的任务”;
D.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或将“的原因主要是”改为“主要是”;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纯粹”的意思是不掺杂别的成分的,也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多跟“是”连用),是中性词。D项中“‘卑鄙’‘纯粹’‘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说法有误。
故选D。
3.C
【详解】A.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句中指事迹大家都知道,符合语境;
B.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句中指她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符合语境;
C.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常表贬义,不符合语境;
D.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句中指我们不应该不关心疫情,符合语境;
故选C。
4.B
【详解】A. 毫无利已——毫无利己,以身殉职(xún)——xùn;
C.狭隘(yì)——ài,自私自力 ——自私自利;
D.鄙薄(báo)——bó,麻木不仁(rán)——rén;
故选B。
5.B
【详解】A.“狭隘”是贬义词,“恭敬”是褒义词,“奥秘”和“恍然大悟”是中性词;
B.都是褒义词;
C.“懒惰”和“怂恿”是贬义词,“馕慨”和“精益求精”是褒义词;
D.“礼赞”和“活泼”是褒义词,“嘲笑”和“随声附和”是贬义词;
故选B。
6.D
【详解】A.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后面不能跟宾语;
B.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含贬义。用在此处,与“勇挑重担”矛盾;
C.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用于述说“响应国家号召”的人,不合适;
D.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符合语意;
故选D。
7.C
【详解】A.“不足道”和“以为无出路”都是“人”的定语,是第一层次的停顿,应该用顿号。故错误;
B.提示语位于句子中间时,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喊着”后面的顿号改成逗号,故错误;
D.“四书”不是著作,不能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使用正确;
B. 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使用正确;
C. 人迹罕至:意为少有人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使用有误;
D.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使用正确;
故选C。
9.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通读语段可知,此语段介绍了白求恩故居所见,所感,结合语境中“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这一表述,可辨析④是第一句;②句衔接④句中“两层小楼”,是第二句;①③表现了一个“连贯”动作:弯下腰、拾红叶、将红叶加入书中,衔接紧密,是第三句第四句;⑤句中“直起身来”与上句衔接紧密,照应了上文“弯下腰”,是第五句;最后⑥句做总结。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②①③⑤⑥,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10.C
【详解】A.“精益求精”意思是好了还求更好,使用正确;
B.“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使用正确;
C.“漠不关心”意思是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属于搭配不当;
D.“拈轻怕重”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使用正确。
故选C。
11.A
【详解】A.正确;
B.热忱——chén;
C.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D.鄙薄——bó,纯萃——纯粹。
故选D。
12.C
【详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一句。找出内在的逻辑顺序。“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承接“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承接“①如《十六字令三首》”。三句排序为:③①⑤。然后结合选项分析,BC项符合。仔细阅读②④两句,“②句”是“④句”的前提。④是总结语。故选C。
13.A
【详解】A.“见异思迁”人意思是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常表贬义。形容人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物引诱,就改变想法。用在这里不合适,故选A。
14.D
【详解】D项,“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这里可用“积极进取”等词语。故选D。
15.B
【详解】A项,“家谕户晓”应写为“家喻户晓”;C项,“忱”的读音应为“chén”;D项,“精亦求精”应写为“精益求精”。故选B。
16.B
【详解】白求恩有一次在为伤员实施急救手术时受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不幸逝世。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并于12月1日为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纪念白求恩》一文,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地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地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可以判断此题的答案为B。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它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17.B
【详解】本题要结合词语的知识来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既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又要注意词语的比喻义,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A.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B.狂妄自大:形容人十分骄傲自满,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感彩不当。C.恍然大悟:人对某事情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D.翻来覆去: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故选B。
.
18.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效果的辨析。A、正确。“标准”“好看”人格化的词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恐怕也不过如此吧?”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写出了老师画图的手法高超。B、有误。这个句子虽然使用了“好像”一词,但这个“好像”并非表示比喻,而是表达猜测,估计。C、正确。把天空、河水喻成蓝水晶,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澄澈。D、正确。“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运用了拟人、夸张修辞。答案:B。
19.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语序不当,“首个”与“获得”应调换位置;C项一面不能对应两面,在“中国制造业”后边加上“能否”;D项否定不当,“避免”或“不再发生”去掉一个;故选A。
20.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D.“植民地”应为“殖民地”。
【点睛】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认真书写,规范书写,仔细辨析。
21. (1)1939年12月21 抗日战争 国际主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精益求精 (2)加拿大 五十多 抗日战争 美国
【解析】略
22. (1)设问 (2)排比 (3)对比
【详解】本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句(1)有问有答,属于设问修辞;句(2)五个“一个……的人”并列,属于排比修辞;句(3)将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做对比,属于对比修辞。
23.,、、、、。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第一句后边用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表示并列,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本句为陈述句,所以句末应用句号。
24.两个“极端”强调了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表现了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高度赞扬。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作用。在正确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其表达作用即可。极端的意思是特别。在这句话中强调了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表现了作者对其高度的赞扬。
25.对比论证。拿“不少的人”与白求恩进行对比,从反面论证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为突出人物某种特质,常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正面人物的光辉之处。本文将白求恩同志与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进行对比,是为了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6.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文本中的“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可得对工作有责任心。根据“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可得勇挑重担。根据“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可得不自吹自擂。根据“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可得对人民满腔热忱。
27.【示例】为了中国人民,他奔波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中国战士的生命,他徘徊在死亡边缘。他不断挥舞着手术刀,在战火硝烟中传递着共产主义精神,用博大的爱心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撑起一片蓝天。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医疗事业中。他的医术让人称赞不已,而他的精神更是拯救中国的良药。白求恩永远定格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他如火炬,照亮前方。
【详解】颁奖词写作思路:
写意法。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开掘法。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
综合法。综合表达颁奖主旨,使事、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可以综合运用,将人物的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
示例:他是一位外国共产党,他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投入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他一生的无私奉献和在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英勇的救死扶伤。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他是一个真正忘我付出的人,他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28.示例: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您不远万里,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您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您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您用您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含义。您的死重于泰山,您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颁奖词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了解颁奖词写作的基本要求,颁奖词的写法可以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人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心领神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注意情感与内容的融合,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29. 为什么这些民谣能走红呢 追本溯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第一空,要注意前部分阐述民谣走红的现象,“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这三句是阐述走红原因,可知前面填写“为什么这些民谣能走红呢?”。第二空,要注意所填写句子与“归根结底”是并列关系,所表达的意思属于同义反复,填“追本溯源”。
30.④②①③⑤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语序排列。此语段介绍了白求恩故居所见、所感。结合语境中“掩映在树木中”这一表述,可辨析④与其衔接紧密,衔接上句中的“红叶”是第一句;②表现了相近的意思,是第二句;①表现了上一句的“连贯”动作,衔接紧密,是第三句;③体现了上一句意后的另一个动作,是第四句;由“直起身来”辨析与上句衔接紧密,照应了开头。
据此排序为:④②①③⑤。
31. (1)抒情 (2)记叙 (3)议论 (4)议论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能力。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或观点时所使用的语言组合样式,包括以下五种: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1)从“我是很悲痛的”可以看出运用了抒情;(2)为记叙;(3)“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是一种观点,属于议论;(4)“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是议论。
32.不行。因为白求恩的医术高明是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公认的,假如范围删去的话,就变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那白求恩的医术就不一定是最高明的了。这样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详解】此题考查对议论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分析所要删掉的词语或语句,加以分析即可。最好先解释这个词语或语句的意思,再说出该词运用好的原因,然后答出所体现的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删掉“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就变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那白求恩的医术就不一定是最高明的了。“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删去。
33.删掉“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只说后一句“国际主义”就不够突出,“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也不够突出。再则删掉一个短句,前后都是长句,语句不够活泼。
【详解】此题考查对句意和句式的理解。解答时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抓住关键词语,根据句子前后的联系来思考。删掉“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只说后一句“国际主义”就不够突出,再则删掉一个短句,前后都是长句,语句不够活泼。
34. )× √ √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修辞和句式的掌握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1)句是先问后答,这是设问,不是反问的修辞。(2)“没有一个不”是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3)句连用“一个……的人”的句式是排比的修辞。
点睛: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