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与教训(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含答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与教训(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含答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04 19:18:34

文档简介

专题七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大成目标(2分钟)
1.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
3.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使用说明
1.根据知识清单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利用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每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3.组长明确安排预习达标,对不同层次同学有明确要求和安排;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全盘集体化
背景 ①国内: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国外:在资本主义包围下 ①工业发展的需要;②粮食供应的困难,出现粮食收购危机;③斯大林的决策
过程 (1)方针提出: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2)三个五年计划①一五计划:1928-1932,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②二五计划:1933-1937,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③三五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方针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开展及其存在的失误
结果 ①1937年实现工业化。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特点 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片面追求高速度。指令性计划(政府主导)。追求高积累。比例失调,粗放经营。 全盘集体化 机械化强制性追求高积累。
二、斯大林模式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特点
⑴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制。
⑵经济: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统得过死,缺乏活力。
⑶思想:个人崇拜、公式化、行政干预。
3、评价
(1)历史功绩:
(2)弊端:
①经济上,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②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4、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比较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集体化、农业税很重
工业 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调拨、计划供应
分配 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工资制(平均主义)
1怎样全面认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
1936年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也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⑵、斯大林模式的实质: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⑶、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①经济: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开展大清洗运动;
③思想文化: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2.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它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一.选择题
基础案
课前15分钟独立完成,课堂展示点评5钟。
提升案(20分钟)
合作探究9分钟,展示点评11分钟。
巩固案(10分钟)
6分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4分钟。。专题七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大成目标(2分钟)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使用说明
1.根据知识清单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利用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每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3.组长明确安排预习达标,对不同层次同学有明确要求和安排;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农业的相对落后;
(3)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4)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5)斯大林的逝世。
2、内容
(1)经济
①农业(突破口)
原因:农业发展迟缓是苏联经济的老大难问题,苏联的农业形势已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措施:a、扩大自主权 b、削减农业税 c、垦荒和种植玉米
⑵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⑶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
3、结果:失败
4、评价:
⑴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⑵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5、失败原因
⑴. 改革没有结合国情
⑵.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
⑶.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
⑷.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
二、苏联盛极而衰——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前期:
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后期:
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1、改革进程
(1)上台之初,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失败
(2)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①指导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这是改革失败的思想根源。
②改革方式: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
③政治措施: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总统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
2、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
3、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4、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客观:体制僵化,矛盾深化,阻力很大。
主观:
①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
②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
③改革使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
④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打破了旧的政治体制,新体制没有发挥作用
5、比较:戈尔巴 乔夫 改革和中国改革开放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背景 体制僵化、丧失活力 体制僵化、丧失活力
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性质 “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标 全盘西化 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政治前提 削弱、放弃党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策略 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 逐步推进,比较稳妥
结果 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
苏联的改革和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运动史角度:
1、社会主义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苏联工业化中可以看出),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诞生,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要防止认识、体制方面僵化。
2、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是否切合各国实际,根据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3、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最终必须要取代资本主义,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复杂、曲折艰难的。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防止急于求成的“左”倾冒进、又要防止右倾动摇。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看: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决克服教条主义的照搬照抄和死守教务不思进取,教务主义害死了苏联、教条主义害苦了中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以执政党的建设角度思考:
1、真正树立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证明对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改革,人民群众是坚持支持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尊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小岗)
2、要改革干部制度,密切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
3、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
4、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四)从体制改革角度
1、从经济体制看,只有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展生产力,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并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均于重视、防止僵化,不断保持体制活力,不断调整激活。
2、从政治上,要健全民主法制;健全权力监督制的机制,防止个人集权、个人崇拜。
3、正确的路线要保持相对稳定。(“一百年不动摇”)
4、要大胆突破旧体制束缚,广泛借鉴、创新体制。
(五)改革(成功)策略
1、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
2、要正确认识国情,制定切合国情实际的改革策略。
3、改革要积极稳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4、要及时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协调和各阶层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5、及时惩治腐败,排除利益集团阻挠。
(六)发展战略:
1、要和平发展。
2、要和谐发展(公平正义)人性化。
3、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科教兴国)科技创新。
5、统一发展(国家统一)。
6、社会主义改革是长期的、曲折的、伟大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
1、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C)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2、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选自《赫鲁晓夫执政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玉米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C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生产管理不善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
3、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C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C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5、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D )
A.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 D.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6、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6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7、(2008江苏考前考测)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D )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8、下列有关苏联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实行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取消收购制
B.赫鲁晓夫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地方的一部分权力收归中央
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D.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在经济改革方面将采取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
基础案(5分钟)
课前15分钟独立完成,课堂展示点评5钟。
提升案(20分钟)
合作探究9分钟,展示点评11分钟。
巩固案(10分钟)
6分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4分钟。。专题七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大成目标(2分钟)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使用说明
1.根据知识清单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利用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每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3.组长明确安排预习达标,对不同层次同学有明确要求和安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②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叛乱
目的 战胜敌人,巩固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分配 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影响 积极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①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②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收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③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 使农民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苏联的成立
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
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2.怎样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3)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创举,对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1928年,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一.选择题
1.1919年,苏俄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巴扎耶夫把家里仅有的一点余粮拿到市场一出卖,他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B )
A.交换到家里急需的生活用品 B.粮食被强行没收
C.以较好的价钱卖出粮食 D.需缴纳粮食税后才可出卖
2.1922年苏俄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运粮无能为力市场,这次他们的境遇可能是(C)
①.政府强行收缴他们的粮食 ②向国家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③.以较好的价钱卖出余粮 ④换回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
A.① B.② C. ②③④ D. ③④
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C、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4、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政策的相似点是( A )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基础案
课前15分钟独立完成,课堂展示点评5钟。
巩固案(10分钟)
6分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4分钟。。
提升案(20分钟)
合作探究9分钟,展示点评11分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