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含答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含答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04 19:18:45

文档简介

专题二 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2-3分钟)
【使用说明】
1、依据大成目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0-33页,勾画知识点,思考重难点,发现疑难点
2、课堂上利用5分钟时间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3、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升华案中的两个重难点问题。
4、课时:1课时。
一、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表现——自然经济解体
(1)背景:① 家庭手工业 与 小农生产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 主导 地位。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 某种程度的分解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 农村 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2)解体过程:
①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从 19世纪60年代 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影响: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对 自然经济 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 自然经济 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 ,沉重打击了 城市手工业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农产品的 商品化 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影响。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 自然经济 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促进了 近代民族工业 的兴起。
知识点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产生地区: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 上海 、广东 、天津 等 沿海 地区出现。
(3)产生途径:一部分 中小地主、官僚 、买办 、 商人 、 华侨 等 ,投资于 近代工矿企业 ;另一种是部分 手工工场 开始采用 机器生产 ,转变为 近代工矿企业 。
(4)产生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自然经济 逐渐解体。
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时期)洋务派创办的 民用工业 ,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5)代表企业:
时间 创办人 地点 工厂
1866年 方举赞、孙英德 上海 发昌机器厂
1872年 程启元 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主要分布行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 缫丝业 、棉纺织业 、面粉业、 火柴业 、造纸与印刷业 、船舶修造业 、机器制造业 、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知识点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高潮)
1、初步发展的时间:从 甲午战争 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2、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 甲午战争 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 建工厂 、设银行 、修铁路 、开矿山,大量 输出资本 ,同时继续增加 商品输出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 自然经济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②在 严重的民族 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以挽救民族危机。③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 多设织布 、纺绸等局 ,广为制造 ",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3、代表: 张謇 1899年在南通创办 大生纱厂 后又创办 轮船 、棉纺 、冶铁 、银行 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4、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意义: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探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目,探究以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瓦解,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2.列强利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多种侵略权益,扩大、增加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其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国经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冲击了封建制度。
探究二: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在何时得到了初步发展?初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发展有何影响?联系课文,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ABC三级同学同时探究)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影响:①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②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力量产生并逐渐成长起来,为中国社会变革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④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特点:
第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过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第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大多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第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集中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
第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与外国势力、本国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即依赖,有矛盾的关系。
一、选择题
A类题
1.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C﹚
A.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点拨:此题为逆向选择题,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题干的时间是“1873-1910年”,故选C项
B类题
4.片战争结束后出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消减大半”的现象主要反映 (A)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棉纱原料紧缺
C.松太地区市场疲软 D.农民购买力低下
5.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B)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B.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6.矛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不一定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油、洋布、洋纱-----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有了小火轮以后,他自己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天天不值钱,而且镇上的东西却一天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描写正确的是 (A)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类题
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C)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B)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化工工业 D.基础工业
9.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B)
A.社会经济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产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锻,方空曰纱。工匠各有转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材料一反映什么社会想象?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欧美风雨的产物。毛泽东同志也持此种观点。
(2)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开放式提问,言之有理即可。
【 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的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
【课后反思】

基础案(5分钟)
课前精读课本,规范书写,10分钟认真完成,课中5分钟快速梳理知识要点。
温馨提示:阅读课本30-33页,认真完成三个基础知识点,规范书写
升华案(20分钟)
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点拨重点难点知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思维点拨:
分析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辩证地分析。
温馨提示:
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要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
巩固案(10分钟)
巩固强化,B、C类问题独立完成,A类问题小组合作完成
温馨提示:注重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温馨提示:通过本课学习,你也还有那些问题需要教师解决?你的收获是什么?专题二 第3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3分钟)
1、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重点)
2、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难点)
【使用说明】
依据大成目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9-41页,勾画知识点,思考重难点,发现疑难点
规范书写,认真完成导学案
建议课时:1课时。
一、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 甲午战后,列强加紧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运动。
知识点二、民族工业的春天
原因
内因: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临时政府 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激发了 民族资产阶级 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 1915年 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因: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表现
(1)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 资本 增加。
(2)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等。
结局: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知识点三、曲折的发展
1、国民政府前期发展较快
(1)原因: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
(2)表现: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工业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3、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
(1)原因
①通货膨胀;②官僚资本和捐税负担;③美国经济的侵略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探究一:从图片中感受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观看以下投影图文资料,再阅读教材,概括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采取了哪些手段对中国资本主义进行打击压迫?
体会斗争中求发展的精神
从以下方面分析:
封建主义:勾结列强,勒索民族资本家;增加苛间杂税
帝国主义: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问题一:仔细观察这四幅“火花”图案,你从中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面对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实业团体,发展实业,通过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
问题二:阅读引言内容,思考: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顽强成长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民族危机深重;第二:中国经济落后,受人宰割,第三:民族资产阶级强烈的爱国心驱使
探究二:听《大染坊》主题歌,看歌词和影片剪辑,完成问题。
歌词: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
心中的滋味却有苦有咸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
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
这一场风华望眼好心酸
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
早知道这命运由天注定
我是否还要走万水千山
也许白发已无法遮掩
我还要把等待留在身边
也许爱恨瞬间一刹
我要把感动留在人间
留在人间
人间
思考:1、“我”的“命运”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命运?
在创办民族企业的过程中,历经酸甜苦辣,但不向坎坷命运低头。因“我”处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
2、“我”留给人间的是什么“感动”?
历经艰难曲折,但仍自强不息,敢于同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抗争。
3、总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心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但是由于民族资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一栏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作用:①在经济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②政治上:促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促进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思想上: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力条件。
一、选择题
A级
1、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中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C )
A 中英纺织品贸易的矛盾 B 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 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 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经分析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根本体现在( C )
①反对独裁专制 ②要求对外贸易 ③争取竞争平等 ④争取民族独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属探究式选择题。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斗争 的根本体现 是对外争取民族独立 ,对内争取民主自由,反对独裁专制,故选C
B级
3、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 A )
①外国资本主义 ②本国封建主义 ③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④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为了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 ( C )
A参加各种反帝爱国运动 B要求国民政府蠲免各项捐税
C积极从事各项政治活动,参政议政 D要求抵制洋货
C级
5、为了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 ( C )
A参加各种反帝爱国运动 B要求国民政府蠲免各项捐税
C积极从事各项政治活动,参政议政 D要求抵制洋货
6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由于生产效益好,因而经常受到官府的勒索,有的不得不关门歇业,这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B )
A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 B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C必须依赖西方资本主义 D必须依赖封建势力
二、材料题
如果你是荣家企业,请你进行策划。
【 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的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
【课后反思】
基础案(5分钟)
课前精读课本,规范书写,10分钟认真完成,课中5分钟快速梳理知识要点。
温馨提示:注重本专题前后知识联系,温故知新。
升华案(20分钟)
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点拨重点难点知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温馨提示:注意读图,以图阅史,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探究点拨:重难点知识,扩展思路,全面分析。地位从两方面分析,作用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分析。
巩固案(10分钟)
巩固强化,独立完成,分层达标,温故知新。
温馨提示:通过本课学习,你也还有那些问题需要教师解决?你的收获是什么?【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含答案,3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