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1 16: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岑参
作者名片
岑参(715-770),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因仕途原因,几度出塞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深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初读诗歌
行军 九日 思 长安 故园
岑参
强 欲 /登 高 去,
无 人 /送 酒 来。
遥 怜 /故 园 菊,
应 傍 /战 场 开。
重阳节
勉强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故乡
可怜
靠近
qiǎnɡ
bànɡ
结合注释和赏析,理解诗歌内容;
把握每一句的表达方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这一句交代了什么信息,表达什么情感?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无奈)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无人送酒”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
描绘了在战场上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惜花和思乡之情,以及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和平的渴望。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理解默写:
1.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2.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拓展
李益
作者名片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至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读诗歌
笛子
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结合注释和赏析,
理解诗歌内容;
把握每一句的表达方式。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对偶、比喻,将月下的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凄凉、苍茫、苦寒、空寂、惨淡。
景中寓情,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一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在万籁寂静中,夜风中送来声声的芦笛声,衬托出夜景的空寥寂静。
“一夜”和“尽望”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最后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遥怜故园菊 , 应傍战场开 。
(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8)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的句子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由听觉形象地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的句子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