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7小题,54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
A.18世纪下半叶 B.19世纪下半叶
C.19世纪初 D.20世纪下半叶
2.(2013·海南中考)电力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电力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信息技术革命
3.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作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的是( )
A.蒸汽 B.电力 C.核能 D.太阳能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那么,日渐成为工厂企业主导形式的是( )
A.大机器生产 B.工厂制 C.股份制公司 D.流水线生产
5.(2013·山东菏泽中考)下列表述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 )
A.“钢铁时代” “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火车时代”
C.“蒸汽时代” “棉花时代” D.“电气时代” “网络时代”
6.(2013·兰州中考)1931年,为悼念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的逝世,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斯蒂芬森
7.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一些历史名人名言进行分类。其中,“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应对应下列哪幅图片( )
A.爱迪生 B.本茨
C.牛顿 D.福特
8.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汽车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9.(2012·成都中考)交通工具的发明和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的发明者分别是( )
A.瓦特、莱特兄弟 B.斯蒂芬森、卡尔·本茨
C.哈格里夫斯、卡尔·本茨 D.斯蒂芬森、莱特兄弟
1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1年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1.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梦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 )
A.1870年、英国 B.1885年、德国
C.1903年、美国 D.1901年、中国
12.1910年,一位富有的英国冒险家想从英国到法国,你认为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
A.坐船 B.坐汽车 C.乘飞机 D.过海底隧道
13.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1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全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
15.(2013·广东梅州中考)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拥有了汽车。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汽车在同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是( )
A.蒸汽机 B.火车机车
C.飞机 D.珍妮纺纱机
1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 )
A.爱迪生 B.西门子 C.法拉第 D.本茨
17.下列关于汽车发明对人类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D.成为众多交通事故的根源
18.下列哪两个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
A.美国、英国 B.法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英国、法国
1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 )
①石油 ②电力 ③煤炭 ④内燃机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0.美国的莱特兄弟在飞机研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近代中国也有一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1910年,他制成了一架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你知道他是谁吗( )
A.冯如 B.詹天佑 C.魏源 D.侯德榜
21.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 ②汽车 ③轮船 ④飞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飞机 B.火车、汽船 C.火车、汽车 D.汽船、飞机
23.1931年,人类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力 B.畜力 C.电力 D.蒸汽
24.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莫凡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应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D.策源地:美国和德国
25.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是“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26.在长春国际汽车展上,小明同学看到了这样一个标志(右图)。它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A.莱特兄弟 B.法拉第 C.西门子 D.本茨
27.改变人们在夜晚采用煤油灯和煤气灯照明的状况的是下列哪项发明(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B.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C.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D.斯蒂芬森制造的火车
二、非选择题(第28题6分,第29题24分,第30题8分,第31题8分,共46分)
28.(2013·湖北宜昌中考)阅读材料,启迪智慧。
下面是九年级某位同学在学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有关内容时制作的表格:
开始时间 主要成果 主要标志 人类进入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珍妮机、A(瓦特)、轮船、火车 B “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 电灯、电话、C(卡尔·本茨)、飞机等 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D
(1)请在表格中A、B、C、D所在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4分)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1分)
(3)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有何积极影响?(1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棉纺织工厂开始主要用水力推动工具机。水力作为自然力受到地理和季节的限制。发明一种打破这种限制、适应性更强的新的动力机就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 1776—178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1800年则增加到4 143万英镑。毛织品在1788年的产量为75万匹,1817年增加到490万匹。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又增至3 000万吨。
材料三 “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新的动力机”指什么?该动力机的改良者是谁?这项改良的意义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原因在哪里?(4分)
(3)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是在什么时候?电力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什么影
响?(6分)
(4)在电器产品发明方面,哪位科学家最为有名?请举例说明。(至少答出2
项)(4分)
(5)这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成果?发明人分别是谁?(4分)
(6)以上材料给我们怎样的启迪?(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
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2分)
31.(2013·甘肃白银中考)前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3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1分)
(3)“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4分)
第一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点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B项。
2.B
3.B 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及高压输电技术相继发明并广泛应用,电力作为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故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B项。
4.C 点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股份制公司日渐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出现。
5.A 点拨: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钢铁、石油、电力等工业兴起,人类由“蒸汽时代”“棉花时代”进入“电气时代”“钢铁时代”,故A项符合题意。
6.B 点拨:提取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发明家”“熄灭电灯一分钟”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故这次悼念活动是为了纪念爱迪生,B项正确。
7.A 点拨: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爱迪生的名言,故答案选A项。
8.C 点拨:本题考查对火车、汽车的动力机的了解。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85年,本茨制成首辆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故本题选
C项。
9.D 点拨:本题考查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的发明者。火车的最早发明者是英国的斯蒂芬森,飞机的最早发明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故答案是D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卡尔·本茨发明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10.D 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成功地将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并率先生产出首批作为商品出售的汽车,故答案是D项。
11.C 点拨:本题考查莱特兄弟的杰出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底,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故答案选C项。
12.C 点拨:本题考查莱特兄弟的杰出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底,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乘飞机成为当时最快的交通方式。故答案选C项。
13.C 点拨:由题干中的“蒸汽大王……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等关键信息可知,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故文中“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电力的广泛应用。
14.C 点拨:题干中“大车不需要马拉”是指火车、汽车的出现;“新闻通过环绕全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是指电报和电话的出现,而汽车、电话、电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故答案是C项。
15.C 点拨: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蒸汽机、火车机车和珍妮纺纱机都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选项中只有飞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
16.A
17.D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汽车对人类的影响。而D项只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因素,并非根源,叙述错误,符合
题意。
18.C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故答案选C项。
19.A 点拨:本题容易误选B项。虽然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但它不是一种新能源,而是一种动力机。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开始大规模使用的能源。故将含③或④的选项排除,正确选项为A。
20.A 点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0年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飞机的近代中国飞机设计师是冯如,故答案选A项。
21.C 点拨:本题考查对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成果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底,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含④的选项。故答案选C项。
22.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的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本题选A项。
23.C 点拨: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及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此时的主要动力是电力,故答案选C项。
24.A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叙述皆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A项中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表述不正确,符合
题意。
25.B
26.D 点拨:本题考查对本茨的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茨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生产公司——本茨汽车公司,成批生产“本茨牌”汽车。时至今日,“本茨”(中文译名“奔驰”)仍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题中的标志就是该汽车品牌的标志,故答案选D项。
27.C 点拨:爱迪生在1879年制成耐用的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故答案选
C项。
28.(1)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D“电气时代” (2)答案示例:如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等。(说明:只要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可)(3)汽船、火车、飞机、汽车的发明不仅便利了交通,还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总之,这些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
29.(1)蒸汽机。瓦特。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说明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原因:工业革命的展开。(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生产领域发生持久、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也呈现出新变化,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出现。(4)爱迪生。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放映机、有声电影、蓄电池等。(答出其中2项即可)(5)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的富尔顿的轮船、英国的斯蒂芬森的火车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卡尔·本茨的汽车、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科技。
30.(1)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电灯、汽车、飞机等。(任举一例)(2)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就必须推进科学发展、推广科学的运用。(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
31.(1)英国。改良的蒸汽机。(2)煤炭。(3)电力。“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