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历史(下)(华师大版)期中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历史(下)(华师大版)期中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04 21: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期中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发电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爱迪生 C.卡尔 本茨 D.莱特兄弟
2.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1885年,分别将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并率先生产出首批作为商品出售的汽车的人是( )
A.卡尔·本茨和戴姆勒 B.布朗和马库斯
C.奥托和狄塞尔 D.福特和卡尔·本茨
3.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 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4.下列图片与莱特兄弟有关的是( )
A B21世纪教育网
C D
5.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都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林肯
6.某同学搜集到了下列三位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国际工人运动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赞叹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如果用列夫 托尔斯泰这位杰出人物的成就来证明的话,下列哪一选项符合( )21世纪教育网
A.出版了《物种起源》 B.撰写了《战争与和平》
C.创作了《蒙娜丽莎》 D.创作了《向日葵》
8.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公开发表反战宣言,因抨击德国法西斯,受到德国纳粹分子的迫害。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9.下列发生在1917年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C.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D.凡尔登战役发生
10.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国签订军事协定是在( )
A.1879年 B.1892年 C.1904年 D.1907年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德国和英国 D.意大利和俄国
13.从“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经济政策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俄国二月革命
14.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5.(2013·南京中考)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华沙条约》
16.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 )
A.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逐步摆脱经济危机
17.(2013·江西中考)“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18.(2013·江苏徐州中考)1933年,罗斯福新政期间,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上映,主题曲“我不怕大灰狼”鼓舞了美国人民战胜危机的士气。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
A.缩减农业生产 B.实施《国家产业复兴法》
C.恢复银行信用 D.发展对外贸易
19.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20.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
21.下面的漫画是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形象描述(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
A.《九国公约》签署 B.《慕尼黑协定》签署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D.莫斯科保卫战
23.有些漫画是生动的历史。下面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绞死希特勒》。从这幅漫画中,我们获得的最主要的历史信息是( )
A.希特勒是发动世界大战的元凶
B.希特勒死有余辜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D.国际正义力量的联合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要原因
24.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境地的军事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2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并引发了核泄漏,日本首相称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次核危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核危机是指( )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B.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军侵略日本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化学武器
D.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军火库爆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2分, 28题24分,共50分)
26.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请你参加以“美国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资料回放】
材料一 《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材料二 1861—1865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关乎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开启了电气时代,率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材料四 1933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减少了46%。……成千上万的工厂停工了,失业大军达到1700万人。失业者流落街头,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和用报纸裹身来取暖。为摆脱困境,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了七百多个法案。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和《社会保障法》,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一回答美国是于何时诞生的?(1分)
(2)谈谈材料二反映的这一重大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分)
【得出结论】
(3)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写出18—20世纪上半期对美国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三件大事。(6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简要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 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列宁是如何“改错”的?(4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罗斯福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罗斯福实行的措施对现在的美国经济有什么借鉴作用?(6分)
(3)以上所实行的两种政策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家瓜分。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九国会议……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材料一中《凡尔赛和约》出自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2分)
(2)材料二中的“局面”是哪个条约造成的?华盛顿会议中收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该会议对中国有何影响?(6分)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2分)
(4)对于这两次会议上中国的遭遇,你有什么感想?(3分)
材料三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哪个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哪个军事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5分)
材料四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
材料五 右图为1972年的《时代》周刊封面,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
(6)材料四、五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变对中日关系有何直接影响?(6分)
期中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 点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创制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故答案选A项。
2.A 点拨:1885年,卡尔 本茨和戴姆勒分别将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并率先生产出首批作为商品出售的汽车,现代汽车工业起步。故A项正确。
3.C 点拨: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为C项。
4.D 点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03年底,莱特兄弟成功地驾驶自行设计制造的安装有机械动力的载人飞行器升空飞行,宣告了航空新时代的到来。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5.A 点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最初是为拿破仑而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歌颂了俄国人民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故A项正确。
6.D 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7.B 点拨:出版《物种起源》的是达尔文,创作了《蒙娜丽莎》的是达 芬奇,创作《向日葵》的是凡 高,所以正确选项为B。
8.D 点拨: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并联系教材所学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9.C 点拨:A项发生于1914年,B项发生于1918年,C项发生于1917年,D项发生于
1916年。
10.C 点拨: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英国放弃长期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于1904年同法国签订了军事协定。故答案选C项。
11.C 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联系教材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故答案选C项。
12.C 点拨: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三国同盟的成员国有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实力最强的是德国,德国也是该集团的核心国;三国协约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英国的实力最强,在该集团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13.A 点拨: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了著名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故答案为A项。
14.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判断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苏俄面对国内战争的严峻形势而实行的,与题干时间“20世纪20年代”不符,故A项不正确;B、D两项均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采取的方针或政策。只有C项是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5.A 点拨:由题干中“中国山东问题”这一关键信息,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凡尔赛和约》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故答案是A项。
16.B 点拨: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项是苏联五年计划的影响;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7.B 点拨:注意题干中“五年计划”“苏联”“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等信息可知,这段话主要说明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故答案是B项。
18.B 点拨: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依据《国家产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故B项符合题意。
19.D 点拨:A、B、C三项均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而D项说法显然是错误的,错误之处在于“根除”。
20.B 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要回忆1929 —1933年经济危机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对德、日而言,它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并对外扩张;对美国而言,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它的法西斯政权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建立,故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
21.C 点拨:漫画展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被强行割去,由此可判定该国际会议是慕尼黑会议,原因是该会议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规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22.C 点拨:《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23.D 点拨:漫画中的三面国旗代表苏、美、英三国,中间的人物是希特勒。从题干的时间上判断,1942年,苏、美、英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这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D项。
24.D 点拨:本题考查再现史实的能力。1944年英美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打开了盟军从西线直捣德国本土的大门,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击
之中。
25.A 点拨:本题考查再现史实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了重大伤亡,同时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26.(1)1776年7月4日。(2)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实现国家独立;维护祖国统一;重视科技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等。
27.(1)实行新经济政策。(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实行“新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可以通过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言之成理即可)(3)通过政策调整,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28.(1)1919年1月至6月召开的巴黎和会。(2)《九国公约》。美国。《九国公约》方便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弱国无外交。帝国主义国家奉行的是实力外交,当时中国实力很弱,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建设强大的祖国。(5)《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轴心国集团。(6)中美关系由敌视到开始走向缓和。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