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14-19周)
单元名称 单元复习专题 课题 第三单元 节次 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字词 (1)请把本单元易错字音字形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从幼到老,从无知到有识,会看到很多风景,经历很多事,结识许多的人。我们在本单元的课文里,看到了_____________(不毛之地/人迹罕至)却趣味盎然的百草园,有时静如死水有时___________(人声鼎沸/疲惫不堪)的课堂,看似严苛实则_______(和蔼/质朴)的寿镜吾老先生,__________(小心翼翼/麻木不仁)地呵护海伦·凯勒 成长的莎莉文老师。它们,就像一朵朵渐次开放的鲜花,让我们的世界变得___________(花团锦簇/花枝招展),___________(美不胜收/喜出望外)。 参考答案:(1)略 (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和蔼;小心翼翼;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设计意图:掌握本单元的字形字音,并在实际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请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词性,写在括号内。 (1)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 (2)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 ( ) (3)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 (4)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 而绽开的花朵。 ( ) 参考答案:(1)动词(2)动词(3)动词(4)名词。 设计意图: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名词、动词。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人。 C.《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称呼有所不同,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而立之年——三十岁,花甲——六十岁。 参考答案:B(海伦.凯勒是美国人) 设计意图:识记本单元文学常识。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⑤⑥②③①④ B.⑤⑥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③ 参考答案:B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排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揭秘标题】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这两个题目中发现标题的作用吗?请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再塑生命的人》点明莎莉文老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设计意图: 回顾单元内容,掌握标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七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对联造句】 (1)临近期末,七(2)班班委为振奋班级学习热情,欲张贴一副对联在教室,请把下联的词语重新排序,组成完整的对联。 上联: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
下联:再现 王者风 辉煌 天道酬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副对联起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班级学习氛围浓厚,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描述班级学习情况。 参考答案:(1)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2)示例:不必说课堂上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也不必说课间为一道数学题争辩得面红耳赤的同学,单是那一本本干净整洁书写漂亮的作业就让人赞不绝口了。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排序组成对联的下联,掌握对联的格式要求。通过结合语境进行造句练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学以致用】 莎莉文老师是海伦 凯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莎莉文老师眼中的海伦 凯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站在莎莉文老师的角度,以第一人称,选择一个画面来描写海伦 凯勒。(最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设计意图: 转换视角,进行人物描写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