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的作用
[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教学要点]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高考在人物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也体现在这三方面。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一、怎样确定是形象作用类题
题干示例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 作用?请简要分析。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 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1.“主要人物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
(1)小说中塑造××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2.“次要人物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
(1)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析。
(2)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
3.“物象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
(1)小说多次写到×××(物),有什么艺术效果?
(2)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物)在文中的作用。
明辨题型
(1)题干中有“作用”“意义”“意图”“效果”“艺术价值”“好处”等字样
(2)根据题干问法和文章内容,区分是主要人物作用、次要人物作用还是物象作用
二、怎样解答形象作用类题
请分析《祝福》中祥林嫂、“我”、柳妈三个人物形象及祥林嫂要饭时使用的“破碗”这一物象的作用。
主要人物:祥林嫂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善良刚烈, 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想的压制下走向毁灭。(人 物形象)
(2)作者在故事的变化中完成了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情节),控诉了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线索人物: “我”(次要人物)
(1)“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展 开祥林嫂悲剧的过程。(情节)
(2)“我”是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反封 建思想但无力解决。(文章主题)
(3)作者通过“我”这一形象,探讨新文化新思潮的局限性(社会主题)
次要人物:柳妈
(1)柳妈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
(2)她的无聊愚昧推动了祥林嫂悲剧的展开;
(3)柳妈的无聊麻木是对祥林嫂挣扎反抗形象的反衬
物象:破碗(1)表明人物身份是乞丐; (2)展现了人物的状态
答题启示:
1.不论分析哪类人物形象的作用,都要明确其形象特点,都对情节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揭示作用
2.线索人物多以第一人称“我”出现, 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3.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还有衬托作用
4.物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映衬方面
命题角度一:主要人物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 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 想吃什么要点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注]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 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审题判断:“捡烂纸的老头”是作者刻画的主要人物,“用意”,表明此题是“主要人物的作用”类题。借鉴思考:《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主要人物,借鉴其答案思考。
详解精析:
“主要人物的作用”类题从三个角度思考:
对情节的作用:说中的老头见有人说自己,要去当街“打架”,推动故事走向高潮。这部分情节更多的是想表现老人的个性,所以此点可答可不答
对社会的作用:文章最后的问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没有人知道,这告诫我们,要对底层人士多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
对人生或人性方面的作用:小说中的老头是一个又老又丑,邋遢且遭人鄙夷的老人,然而他却能在别人说自己坏话时捍卫自己的尊严,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复杂和丰富的。
[参考答案]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技巧点拨]
主要人物的作用“三角度”:
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对人生或人性方面的作用:作品或折射人生某个阶段的某个问题,如勤奋、拼搏、成熟等;或折射人性方面的某个问题,如诚信、正直、善良、无私等。这些也是小说常见的主题。
命题角度二:次要人物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 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审题判断:结合原文,审视题干中“我”“作用”两个关键词,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次要人物的作用”。 借鉴思考:本题类同《祝福》中的“我”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 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答题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牵线搭桥, 推动情节 “我”给王有福捎钱约好见面而不得,二次见面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等一系列情节,“我”都是参与者,可见“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侧面烘托,个性鲜明 “我”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卑,“我”好心的提议,反衬了他的善良,所以“我”的存在使主人公性格更加鲜明
揭示主题, 增添魅力 “我”发现了主人公身上的善良品质,来折射社会中善良这种品行的主旨;王有福撞碎了玻璃, 折射做事要负责任的主题;“我”看玻璃墙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的主旨。所以文章通过“我”,便于揭示主旨
叙述人称,真实可信 文章是通过“我”这个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能让读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技巧点拨]
次要人物的作用“五方面”
第一方面,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如《祝福》中的“我”就有此作用。
第二方面,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显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清晰。如《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就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
第三方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如《祝 福》中的“我”就决定本文的叙述基调。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第四方面,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第五方面,叙述人称,真实可信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使用第一人称时,更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所以作为见证人,起到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这一点在前面的“叙述人称”中已提到。
[温馨提示]
准确把握小说中的“我”的作用
1.“我”是故事的参与者,有具体的语言描写或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这时的“我”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之一,“我”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看法、态度、愿望或者价值观。
2.“我”只是故事的见证者,是一个看客,这时候的“我”置身于故事情节之外,作者只是借“我”叙述故事。
3.“我”是次要人物,起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同时体现小说主题。 K
命题角度三 物象的作用
阅读《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文本见高考命题点二题型一“高考试做”),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审题判断:“小狗奎尼”是小说中的狗,属于小说中的“物象”,题干中的“作用”二字表明本题属于“物象的作用”,但是题干已经非常明确地要求简析“物象”奎尼对人物的映衬作用,因此物象对情节、环境、主题的作用就可以不必回答,找出文中对小狗奎尼的描写内容,然后分析其对人物的映衬作用即可。
借鉴思考:借鉴《祝福》中祥林嫂要饭时使用的“破碗”这一物象的作用。
详解精析:
答题角度(小狗奎尼出现的地方)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第一次 奎尼遭遇瘟疫和蛇咬,可知“我们”生活不易
第二次 奎尼和“我们”愉快地朝夕相处以及“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可知“我们”的善良和平等
第三次 “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的兴奋状态,可以看出“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第四次 “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奎尼的意外离世,使得“只剩她一个人”,映衬了“我”的朋友孤单无依
[参考答案]
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
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 的善良与平等;小
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
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
技巧点拨]
“四从思考”准确把握物象作用
三、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 饮
非 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 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 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 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 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 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 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 不舒服?
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 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 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
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
②“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