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之开放式主题探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之开放式主题探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1 14: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题型四:主旨开放式个性化探究
小说体阅读模式——四位一体: 外在(身份、地位、职业等)
人物 形象 > 性格
内在:个性品性心性才性命性
塑造 深 化 暗示
推 升 华 改
动 凸 显 造
刻画 主题 营 烘托
揭示 暗示 造
展 开
情节 环境
交代故事的时、地、环等
与 人 有 关(主题主旨)
①从主题涉及的指向角度看:——与人有关联
小说主题(具体如图说明 ★★★)
②从主题涉及的关系层面看:——以人为中心
(
美:审美思考
) 人性/人格/人品/人心:真善美假丑恶等褒贬 ---精神层面
(

道德思考
) (


) 生活方式:(传统/现代、农耕/科技等) 事(行为)
(

形象
) 生存状态:(不同阶层的生存命运状态等)
人生 生活态度:(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哲理层面
人: 人生追求:(人生意义/价值追求等) 景(特征)
文化文明: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等生活方式
人文: ---文化层面
(
真:哲理思考
)教育教化:及风俗礼仪等 物(特征)
人情:世态炎凉、人际关系等
涉及
历史文化/宗教文明/道德伦理/现实时弊反思等
人与社会现象
城乡发展反思/民族历史反思等
人与世界关系
人与自然宇宙:环境保护发展及哲理感悟思考审美等
关系层面:人与他人关系:对人性/人情/人格/人品的思考审视等
人与自我关系:修身养性/心灵关照/物质精神/的审视反思等
如何把握主题:解题思路:——重点(四位一体意识)★★★★★★
(


)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暗示
人物(性格命运及人物关系等)——表现
情节(故事及构思技巧)——揭示/启发
表层义:表面义,本来义等
含义 修辞义:双关义、比喻象征义等(双重或多重)
深层义 引申义:指代义、牵连义——与题目相关人事物等涉及含义
主旨义:情感义、事理义、哲理义(文化精神道德审美等层面)
交代时地人等环境特征、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等。
(
不同题目
人物型、
景物型、
事件型、
观点型、
抒情型
悬念型
......
) 对环境:
标题: 交代人物活动或出场的背景、创设故事背景等
文中人:衬托或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等。
内容作用:对人物:
对读者:设置悬念,引起好奇心和阅读期待和兴趣等。
对主题:揭示/暗示/突出主题思想;表达某情感态度等。
作用:结构作用:对情节:线索贯穿/结构脉络清晰/推动情节/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等
表层义(原本义;具体实指义)
双关义: 《审丑》
深层义(引申义;抽象虚指义)
比喻象征义《还乡》
技巧作用:对技巧
悬念《琴声缉凶》、反问《丧钟为谁而鸣》、反讽等
1.洗碑——许辉(2010安徽)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出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来,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顿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次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起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是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起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刹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明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刻碑。
  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
 
  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2.奖状——杜秋平
到西部贫困的山区后,我的脾气变得越发的坏了。其实早先我已经意识到这里条件的恶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要不是来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我想我是不会来的。
总算熬过了多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寒风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但是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衣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我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呆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地留下来。可我呢,却一直想着回到大城市去。我鼻子酸酸的。我想起夏日里学生们给我带来家里舍不得吃的瓜果,他们真诚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老师,你吃你吃嘛。我想起冬日里他们还用带着冻疮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给我往手上哈暖气,把温暖一直送到我的心里。
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我强打着精神,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
学生们都很听话,特别是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事实上这里多半是贫困的学生。学生们成绩还不错,他们也很上进,每每考试,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奖状。是的,奖状,他们拿回家后会得到父母的夸奖,把奖状小心翼翼地、庄重地贴在墙上,这就是全家的荣誉啊。虽然学校连奖品都买不起,但小小的、单薄的一张奖状就足以让他们感觉无上的光荣。小强子得到过奖状,他高兴地跳过;小霞也得到过,她高兴得连流出的鼻涕也忘了擦。小娜得到的最多,她有一双天真而智慧的眼睛,不怎么爱说话,笑得也很少,但领到奖状的那刻她总是微笑着的,冲着我微笑。
我组织完考试,决定过几天就离开。学生们提前知道我要离开的消息,都显得闷闷不乐,他们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轻轻牵着我的衣角嘟囔着小嘴舍不得离开我。上完最后一节课,我认真注视着每个学生,希望能记住他们每张可爱的面孔。可是我却发现小娜没有来。我一下子心里怪怪的,紧接着是焦虑和担忧,莫不是山路艰难出什么事了?今天连学校的领导都在教室里,村民也拥挤在窗子外面。他们都不希望我离开,但今天他们又是诚心来为我送行的。我的脸开始有些涨红,应该是羞愧。你看,连小娜都不愿意来给我送行了。
我正疑惑间,校长已经走到我的面前,他手里捧着一张很大的鲜红的奖状:“杜老师,你看,你要走。我们也没什么好送的,这张奖状是我们送给您的。感谢您给我们山区做出的贡献!”老校长面带皱纹的脸上写满真诚。
我深深向他们鞠了一躬,眼里止不住落下泪来。我手捧奖状,看着上面“支教模范”的字样,又一阵愧疚之情涌上来。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于是问校长,小娜为啥没来啊?校长居然说小娜可能以后不来上学了。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再念下去了。
我的心被重重地一击——这么刻苦、学习又很好的学生怎么能不上学呢!
我必须在我离开前去趟小娜家,劝说他的父母,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学呀。我望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决意要去看看小娜。
走了个把小时的山路才赶到小娜家。真难以想象,她每天那么早就可以赶到学校。我擦擦脸上的汗,刚要敲门,里面的吵闹声早已传出来,小娜哭喊的声音也传出来。父母一定在打她。
我急忙推开门,她母亲正一手拿着木棒,一手拉着小娜。我急忙跑过去夺过木棒,把小娜揽在怀里。“别打了,小娜学习很用功,为什么不让她上学,还要打她!”我气愤地瞪着她母亲。
“是杜老师啊,你不知道,她这娃以前学习还用功,可这回一定是在学校没好好学习。你看,你看,”小娜母亲用手指指墙壁——那上面满是鲜红的奖状,“以前回回都得奖状,可这次呢,居然没得奖状!我们大人辛苦供孩子上学容易吗!”
我的心一颤,一股更大的痛苦涌上来,我似乎感觉天昏地暗。事实上这次是怪我啊。我只顾早点回家,居然,居然忘记了评三好生,忘记了给孩子们发奖状。小娜是应该得奖状的!
我流着眼泪对她们说:“都怪我,是我的错……”
第二天,我把买好的火车票退了,我决定在这里多呆一年。
1.简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2.请结合小说内容,推测“我”能否在山区学校长期呆下去,并谈谈理由。
3.邻居们
老 舍
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象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
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设若长得够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的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
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
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
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
“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
“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
“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点!”
“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
“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
“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
“谁敢呢?”
“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
“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
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
信是杨家仆人送过去的,被明太太窝回去了。
下午,老妈子拿进一封信来。杨先生接过一看,门牌写对了,可是给明先生的。他忽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
“拿回去吧,我们不看这个!”
“给明先生的!”老妈子说。
“是呀,我们先生没那么大工夫看你们的信!”
“是送错了的,不是我们的!”
“送错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马上有了主意:“叫你们先生给收着吧。当是我看不出来呢,不用打算诈我!”拍的一声,门关上了。
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妇忙着去上学,忘了那封信。
下学回来,刚要吃饭,听见明家闹起来了。饭后,杨家的老妈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为一封信,要紧的信。杨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紧的信,为什么不挂号,而且马马虎虎写错了门牌呢?混蛋应受惩罚。他想起那些葡萄来……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
明先生见着了写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内容:他和一个朋友借着外国人的光儿私运了一些货物,被那个洋人晓得了。所以他担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宁肯挨打也不肯去,这太难堪了,就诬说杨家不给。明先生的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个穷酸教书的敢跟我斗气。哼!他向孩子们发了命令。
邮差下午四点多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写错了门牌的信,杨先生没有拆开;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
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的劝告了邻居,这必能感动了明先生。
一进家门,他楞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疯了,一院子满是破烂儿。他知道这是谁作的。怎么办呢?他想要冷静的找主意,可冷静不了,他的那点野蛮的血沸腾起来。扯下衣服,捡起两三块半大的砖头,隔着墙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听着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象赤裸裸的洗澡时那样舒服,无拘无束的领略着一点新的生活味道。他等着明先生来找他打架。
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看着破碎玻璃,虽不高兴,可也不十分不舒服。他开始想到嘱告孩子们不要再去偷花。可一想起杨太太,又不能不恨杨先生;可是恨与讨厌,他现在觉出来,是不十分相同的。“恨”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
第二天是星期日,杨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补窗户。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在因果上不关联,但带动了两家人情绪的发展,人物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构成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
B. 明先生认为杨先生穷酸,杨先生认为明先生混蛋,他们各自猜测着对方,自觉优越,作者从有限视角来叙述,让读者觉得分外可笑,同时也很可悲。
C. 小说通过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明太太自私、霸道、蛮不讲理、嫉妒心强而又自作聪明,市侩兼泼妇的形象。
D. 小人物、小事件、小篇幅,合乎老舍短篇小说“集中”“紧凑”的要求,最精巧的是人与事的配合,时合时分地推动着小说的发展。(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9. 老舍是文化型的伟大的小说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北京的市民社会,小说情节出人意料,结尾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主旨。(6分)
4.清兵卫与葫芦
(日)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看了眼说。一位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的客人说:“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看见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父亲恰巧不在家。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母亲陈述教员家访的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 “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骂着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首段用简练自然的语言概括全篇,把整个情节线索勾勒出来,但惟独留下一个缺省——“这件事”,这种语焉不详的写法,给读者阅读本文带来模糊的印象。
B、清兵卫在修身课上因为偷偷摩擦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小说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写了这个教员的爱好,使小说的悲剧气氛降低了,反倒多出点喜剧的意味。
C、“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带有小孩子的贪玩,为后文父亲的骂、揍做了铺垫,也正是父亲的及时教育才引导清兵卫最后走上绘画的正确发展轨道。
D、清兵卫用一毛钱在摊子边买来的很普通的葫芦,最后竟被卖到了六百元,作者用戏谑、夸张的手法写出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反衬了清兵卫的无知。
E、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普通生活场景出发,以自然的语言风格讲述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清兵卫的性格特点。(6分)
(3)“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清兵卫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8分)
第四节:题型四:主旨开放式个性化探究
小说体阅读模式——四位一体: 外在(身份、地位、职业等)
人物 形象 > 性格
内在:个性品性心性才性命性
塑造 深 化 暗示
推 升 华 改
动 凸 显 造
刻画 主题 营 烘托
揭示 暗示 造
展 开
情节 环境
交代故事的时、地、环等
与 人 有 关(主题主旨)
①从主题涉及的指向角度看:——与人有关联
小说主题(具体如图说明 ★★★)
②从主题涉及的关系层面看:——以人为中心
(
美:审美思考
) 人性/人格/人品/人心:真善美假丑恶等褒贬 ---精神层面
(

道德思考
) (


) 生活方式:(传统/现代、农耕/科技等) 事(行为)
(

形象
) 生存状态:(不同阶层的生存命运状态等)
人生 生活态度:(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哲理层面
人: 人生追求:(人生意义/价值追求等) 景(特征)
文化文明: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等生活方式
人文: ---文化层面
(
真:哲理思考
)教育教化:及风俗礼仪等 物(特征)
人情:世态炎凉、人际关系等
涉及
历史文化/宗教文明/道德伦理/现实时弊反思等
人与社会现象
城乡发展反思/民族历史反思等
人与世界关系
人与自然宇宙:环境保护发展及哲理感悟思考审美等
关系层面:人与他人关系:对人性/人情/人格/人品的思考审视等
人与自我关系:修身养性/心灵关照/物质精神/的审视反思等
如何把握主题:解题思路:——重点(四位一体意识)★★★★★★
(


)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暗示
人物(性格命运及人物关系等)——表现
情节(故事及构思技巧)——揭示/启发
表层义:表面义,本来义等
含义 修辞义:双关义、比喻象征义等(双重或多重)
深层义 引申义:指代义、牵连义——与题目相关人事物等涉及含义
主旨义:情感义、事理义、哲理义(文化精神道德审美等层面)
交代时地人等环境特征、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等。
(
不同题目
人物型、
景物型、
事件型、
观点型、
抒情型
悬念型
......
) 对环境:
标题: 交代人物活动或出场的背景、创设故事背景等
文中人:衬托或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等。
内容作用:对人物:
对读者:设置悬念,引起好奇心和阅读期待和兴趣等。
对主题:揭示/暗示/突出主题思想;表达某情感态度等。
作用:结构作用:对情节:线索贯穿/结构脉络清晰/推动情节/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等
表层义(原本义;具体实指义)
双关义: 《审丑》
深层义(引申义;抽象虚指义)
比喻象征义《还乡》
技巧作用:对技巧
悬念《琴声缉凶》、反问《丧钟为谁而鸣》、反讽等
1.洗碑——许辉(2010安徽)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出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来,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顿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次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起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是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起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刹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明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刻碑。
  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
 
  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1.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3.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诗中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罗永才的心理极其转化(由“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试题,并说明理由。(6分)
4.(1)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2)首先,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
小说中无论是丧妻的罗永才,还是洗碑的王石匠抑或以担草为生的山民无一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或悲或苦的人生的关注和同情。可以说,罗永才性格的淡然、王石匠的镇定从容、山民的坚忍等都是中国普通劳动人民朴实性格的真实写照。
其次,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罗永才丧妻之后的孤独、落寞,尤其是他晚上独自一人来到院中的场景令人唏嘘不已,但作者却用暖笔、亮笔来写他的悲苦;王石匠几十年如一日的洗碑,他独自承受孤独、寂寞,但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他将整个人生都融入到枯坐洗碑的过程中;还有那个与罗永才不期而遇的六十七岁的山民,整日担柴维持生计。作者在叙写他们的悲苦人生时,都注入了一种朴素的但也是坚韧的人生态度。他们虽然都生活艰辛,但他们都熬过来了。这种直面艰难和挫折的生活态度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深思索和深沉思考。
2.奖状——杜秋平
到西部贫困的山区后,我的脾气变得越发的坏了。其实早先我已经意识到这里条件的恶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要不是来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我想我是不会来的。
总算熬过了多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寒风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但是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衣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我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呆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地留下来。可我呢,却一直想着回到大城市去。我鼻子酸酸的。我想起夏日里学生们给我带来家里舍不得吃的瓜果,他们真诚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老师,你吃你吃嘛。我想起冬日里他们还用带着冻疮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给我往手上哈暖气,把温暖一直送到我的心里。
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我强打着精神,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
学生们都很听话,特别是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事实上这里多半是贫困的学生。学生们成绩还不错,他们也很上进,每每考试,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奖状。是的,奖状,他们拿回家后会得到父母的夸奖,把奖状小心翼翼地、庄重地贴在墙上,这就是全家的荣誉啊。虽然学校连奖品都买不起,但小小的、单薄的一张奖状就足以让他们感觉无上的光荣。小强子得到过奖状,他高兴地跳过;小霞也得到过,她高兴得连流出的鼻涕也忘了擦。小娜得到的最多,她有一双天真而智慧的眼睛,不怎么爱说话,笑得也很少,但领到奖状的那刻她总是微笑着的,冲着我微笑。
我组织完考试,决定过几天就离开。学生们提前知道我要离开的消息,都显得闷闷不乐,他们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轻轻牵着我的衣角嘟囔着小嘴舍不得离开我。上完最后一节课,我认真注视着每个学生,希望能记住他们每张可爱的面孔。可是我却发现小娜没有来。我一下子心里怪怪的,紧接着是焦虑和担忧,莫不是山路艰难出什么事了?今天连学校的领导都在教室里,村民也拥挤在窗子外面。他们都不希望我离开,但今天他们又是诚心来为我送行的。我的脸开始有些涨红,应该是羞愧。你看,连小娜都不愿意来给我送行了。
我正疑惑间,校长已经走到我的面前,他手里捧着一张很大的鲜红的奖状:“杜老师,你看,你要走。我们也没什么好送的,这张奖状是我们送给您的。感谢您给我们山区做出的贡献!”老校长面带皱纹的脸上写满真诚。
我深深向他们鞠了一躬,眼里止不住落下泪来。我手捧奖状,看着上面“支教模范”的字样,又一阵愧疚之情涌上来。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于是问校长,小娜为啥没来啊?校长居然说小娜可能以后不来上学了。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再念下去了。
我的心被重重地一击——这么刻苦、学习又很好的学生怎么能不上学呢!
我必须在我离开前去趟小娜家,劝说他的父母,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学呀。我望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决意要去看看小娜。
走了个把小时的山路才赶到小娜家。真难以想象,她每天那么早就可以赶到学校。我擦擦脸上的汗,刚要敲门,里面的吵闹声早已传出来,小娜哭喊的声音也传出来。父母一定在打她。
我急忙推开门,她母亲正一手拿着木棒,一手拉着小娜。我急忙跑过去夺过木棒,把小娜揽在怀里。“别打了,小娜学习很用功,为什么不让她上学,还要打她!”我气愤地瞪着她母亲。
“是杜老师啊,你不知道,她这娃以前学习还用功,可这回一定是在学校没好好学习。你看,你看,”小娜母亲用手指指墙壁——那上面满是鲜红的奖状,“以前回回都得奖状,可这次呢,居然没得奖状!我们大人辛苦供孩子上学容易吗!”
我的心一颤,一股更大的痛苦涌上来,我似乎感觉天昏地暗。事实上这次是怪我啊。我只顾早点回家,居然,居然忘记了评三好生,忘记了给孩子们发奖状。小娜是应该得奖状的!
我流着眼泪对她们说:“都怪我,是我的错……”
第二天,我把买好的火车票退了,我决定在这里多呆一年。
1.简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2.请结合小说内容,推测“我”能否在山区学校长期呆下去,并谈谈理由。
【答案】1.C
2.①突出表现了孩子们的优秀、上进,体现了奖状在孩子们心中的分量;②呼应标题,表现奖状的作用;③与下文老校长为“我”发奖状使我感到羞愧形成对比;④为后文“我”忘记发奖状导致小娜没得到奖状,回家挨打并辍学做铺垫。
69.观点一:“我”会长期待下去。①从感情上来说: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努力以及祈求的眼神,村民们真诚的感谢,都使“我”深受感动,而小娜被母亲误解这一事件,也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②从人物形象上来说:“我”是一个善良而有责任心的教师,对孩子、对事业的爱会促使他决定留下来。③从大环境的角度来说:国家对去西部支教会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观点二:“我”在一年后会选择离开。①山区的条件太艰苦太恶劣了,远离都市繁华,也不是自己的家乡。②“我决定在这里多待一年”,只是当时受到触动后的决定,所以“熬过”这一年后,“我”还是会按计划选择离开。③山里人理解我的处境与选择,不会太过挽留。④“我”并没有“太高的觉悟”,一直向往的是大城市的生活。
3.邻居们
老 舍
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象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
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设若长得够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的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
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
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
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
“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
“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
“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点!”
“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
“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
“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
“谁敢呢?”
“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
“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
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
信是杨家仆人送过去的,被明太太窝回去了。
下午,老妈子拿进一封信来。杨先生接过一看,门牌写对了,可是给明先生的。他忽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
“拿回去吧,我们不看这个!”
“给明先生的!”老妈子说。
“是呀,我们先生没那么大工夫看你们的信!”
“是送错了的,不是我们的!”
“送错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马上有了主意:“叫你们先生给收着吧。当是我看不出来呢,不用打算诈我!”拍的一声,门关上了。
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妇忙着去上学,忘了那封信。
下学回来,刚要吃饭,听见明家闹起来了。饭后,杨家的老妈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为一封信,要紧的信。杨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紧的信,为什么不挂号,而且马马虎虎写错了门牌呢?混蛋应受惩罚。他想起那些葡萄来……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
明先生见着了写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内容:他和一个朋友借着外国人的光儿私运了一些货物,被那个洋人晓得了。所以他担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宁肯挨打也不肯去,这太难堪了,就诬说杨家不给。明先生的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个穷酸教书的敢跟我斗气。哼!他向孩子们发了命令。
邮差下午四点多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写错了门牌的信,杨先生没有拆开;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
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的劝告了邻居,这必能感动了明先生。
一进家门,他楞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疯了,一院子满是破烂儿。他知道这是谁作的。怎么办呢?他想要冷静的找主意,可冷静不了,他的那点野蛮的血沸腾起来。扯下衣服,捡起两三块半大的砖头,隔着墙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听着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象赤裸裸的洗澡时那样舒服,无拘无束的领略着一点新的生活味道。他等着明先生来找他打架。
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看着破碎玻璃,虽不高兴,可也不十分不舒服。他开始想到嘱告孩子们不要再去偷花。可一想起杨太太,又不能不恨杨先生;可是恨与讨厌,他现在觉出来,是不十分相同的。“恨”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
第二天是星期日,杨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补窗户。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在因果上不关联,但带动了两家人情绪的发展,人物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构成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
B. 明先生认为杨先生穷酸,杨先生认为明先生混蛋,他们各自猜测着对方,自觉优越,作者从有限视角来叙述,让读者觉得分外可笑,同时也很可悲。
C. 小说通过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明太太自私、霸道、蛮不讲理、嫉妒心强而又自作聪明,市侩兼泼妇的形象。
D. 小人物、小事件、小篇幅,合乎老舍短篇小说“集中”“紧凑”的要求,最精巧的是人与事的配合,时合时分地推动着小说的发展。(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9. 老舍是文化型的伟大的小说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北京的市民社会,小说情节出人意料,结尾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主旨。(6分)
(3分)B
9.①写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困境。文明沟通,难以解决,“野蛮”的方式,却换来意想不到的太平,收到了讽刺的效果。
②揭露人性中的弱点。如明先生的狭隘、嫉妒、骄纵,杨先生的忍让、迂腐等,并进行了善意的嘲讽。
③新旧文化思想之间的冲突。杨先生是教师,自诩为“最新式中国人”,但他骨子里仍有旧式文人的迂腐隐忍;而明先生虽受过新式教育,并为洋人工作,可是仍有浓厚的狭窄虚荣的旧式思想,正是新旧文化的冲突引发了邻里间的矛盾。明杨两家的摩擦,体现了民族文化自省年代对文化价值观的反思。(6分。答出一点得2分。)
4.清兵卫与葫芦
(日)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看了眼说。一位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的客人说:“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看见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父亲恰巧不在家。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母亲陈述教员家访的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 “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骂着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首段用简练自然的语言概括全篇,把整个情节线索勾勒出来,但惟独留下一个缺省——“这件事”,这种语焉不详的写法,给读者阅读本文带来模糊的印象。
B、清兵卫在修身课上因为偷偷摩擦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小说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写了这个教员的爱好,使小说的悲剧气氛降低了,反倒多出点喜剧的意味。
C、“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带有小孩子的贪玩,为后文父亲的骂、揍做了铺垫,也正是父亲的及时教育才引导清兵卫最后走上绘画的正确发展轨道。
D、清兵卫用一毛钱在摊子边买来的很普通的葫芦,最后竟被卖到了六百元,作者用戏谑、夸张的手法写出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反衬了清兵卫的无知。
E、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普通生活场景出发,以自然的语言风格讲述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清兵卫的性格特点。(6分)
(3)“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清兵卫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8分)
(1)选E给3分 选B 给2分 选A给1分,选C、D不给分(A“给读者阅读本文带来模糊的印象”错,作者开篇故意语焉不详,这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C父与子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表现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粗暴扼杀,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D“戏谑、夸张的手法”错,“反衬了清兵卫的无知”错。)
(2)①聪明、有智慧。第2段中清兵卫制作葫芦的动作描写。
②执拗、有个性(个性独特)。对于客人的批评,清兵卫只是淡淡的一句“这样的好呀”;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情节中,清兵卫喜欢周正平凡的葫芦;客人、父亲喜欢奇特的葫芦。(举一例即可)
③有天赋和非凡的鉴赏力、审美能力。清兵卫一毛钱买的很普通的葫芦竟然被校役以五十块的价钱卖给了古董商,而古董商又以六百块钱的价格将葫芦卖给了当地的富家。
④性情孤独(不善沟通)。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这大概是一种天才的苦闷。
⑤不敢抗争。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粗暴地砸碎自己的宝贝葫芦时对清兵卫的神态描写。
(人物特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性格特点1分,分析1分;3点6分)
(3)①葫芦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或是叙事的焦点)。串联了小说的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痴迷葫芦、发现葫芦、买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②丰富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或为展现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服务);③深化主题,葫芦的最终归宿是对他父亲和教员的无知与粗暴进行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进一步深化主题;④“葫芦”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
(观点和分析各给1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4)启示:①从小说中教员与父母角度看:老师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并正确指导、调控,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健康成长。(2分)小说中清兵卫对葫芦富有天赋般的痴迷,却没有得到教员、家长的认同,(2分)相反却遭到教员的训戒和来自父亲的揍骂,扼杀了孩子的审美天性。(2分)老师家长应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能以权威压制孩子的发展。(2分)
②从孩子的角度看:人的追求总是容易被他人所阻挠或者干扰,但是人应该保持自己最初的追求。(2分)小说中,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了,令人感到悲哀!(2分)但更令人悲哀的是,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放弃爱好,并且毫无怨恨。一个曾经有着天才般独到审美力的孩子,可能会没有了甚至永远地消失了自己的创造火花。(2分)小说也让我们明白对自己正当的爱好兴趣,要敢于去争取,维护,并勇敢的坚持下来。(2分)
(启示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自己总结2分)
主题:本文通过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老师和家长扼杀的故事,表现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粗暴扼杀,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同时呼吁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个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