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
B. 在圆形跑道上快慢不变行驶着的摩托车
C. 吊扇在三挡位匀速转动
D. 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
D
解析: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圆形跑道上快慢不变行驶着的摩托车,尽管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吊扇在三挡位匀速转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其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因此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2.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处至最后一滴墨水处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C.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D.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C
解析:由题知,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像中纸带上“滴痕”可以发现,每个时间间隔(相同的时间)内小车的路程越来越小,所以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并且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故AB错误,C正确;小车运动的时间为7t,故D错误。
D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可由路程与运动时间求得,但与路程及运动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
解析: ①表示随着时间推移,物体运动速度不变; ②表示随着时间推移,物体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③中路程—时间图像为正比例图像,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④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在增大,v-t图像为正比例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5.(20-21·唐山期中)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 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的运动时间更长, 球在做匀速运动, 球平均速度大。
甲
甲
乙
6.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
C.用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
解析: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与各段的平均速度无关,故根据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无法求出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故AD错误。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故B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误。
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600 m
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8.(20-21·石家庄四十四中期中)一运动员在100 m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 m/s,中途的速度是7 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 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 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7 m/s B. 9 m/s C. 10 m/s D. 11 m/s
C
9.(20-21·石家庄期中)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 min后到达距甲地400 m的乙地,休息2.5 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 min才到达距乙地350 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
A. 60 m/min B. 70 m/min
C. 75 m/min D. 80 m/min
A
10.(21-22·张家口桥东区期末)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C.2~5 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D.5~7 s内,小车运动了6 m
B
11.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 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 min20 s,跑后500 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 min。则他跑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稍大”或“稍小”),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稍大
5
12.(20-21·石家庄期中)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
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
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 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他在起跑过程中速度是 (选填“不变”或“变化”)的,他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乙
路程
变化
10
13.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它在第4 s内的速度是( )
A. 2.5 m/s B.20 m/s C. 5 m/s D. 8 m/s
A
14.(20-21·河北师大附中期中)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2 s内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2~4 s内的运动速度是5 m/s
C.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D
15.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 s内甲车的速度是10 m/s
B. 在0~5 s内乙车的速度是1 m/s
C. t=10 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 t=10 s后乙车超过甲车
BD
1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B
17.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运动得较快
B.乙物体的速度是0.4 m/s
C.相同时间内,s甲∶s乙=3∶1
D.运动30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8 m
BD
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 ~19 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C
解析:由图可知,乙在甲出发3 s后才出发,所以甲、乙不是同时出发的,故A错误;由图可知,第24 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 s后两物体的s-t图像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故B、D错误;第4~19 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57 m-12 m=45 m,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19.某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10 min内飞行了120 km,则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km/h,经过半小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 m/s。
720
200
20.(20-21·唐山遵化期中)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表面,如图(a)所示,巡视器“玉兔二号”正在稳步驶离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5 s时,两人相距 m。
静止
25
2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甲
乙
向后运动
22.(20-21·石家庄四十四中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如下信息:“起步价10元,限2 km,按起步价加上超过的里程以2.60元/千米收费。”根据这些信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留整数)
23.(20-21·邯郸期中)正在镇初中读八年级的小芳同学,她家与学校之间有一段距离,她有两种方式去学校,走路或骑自行车。平时小芳走路的速度约为1.2 m/s,若走路去学校,需要20 min,若骑车去学校,只需要5 min,求:
(1)小芳家到学校的距离;
(2)小芳骑车去学校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