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1 16: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你还记得《安徒生童话》中的哪个故事呢?
《安徒生童话》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所作。兼具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它追求真、善、美,充满着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抨击;在美妙的故事中,蕴含着醇厚的诗意。
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品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小女孩留给你什么印象?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点明当时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故事发生的时间
1.乖巧和后面的悲惨的命运作对比 2.在大年夜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夸张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
小女孩家里很穷
从侧面说明拖鞋大
衬托小女孩的可怜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的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灯光和烤鹅的香味和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时社会的黑暗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那金黄的长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但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醉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在家也没人疼,突出可怜
冷得程度可怜的样子
动作描写
极其贫穷的家
处境悲惨
大年夜流落街头
又冷又饿,赤脚前行
一无所获,不敢回家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是谁造成了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为什么?
读5~9自然段,思考: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五 次
读5~9自然段,小女孩擦燃了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自读课文,圈画景物,完成下面的表格。
次数 看到的幻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大火炉
奶奶把她抱起来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小女孩太需要温暖了
第一次擦燃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下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舒服啊!
不是比喻词,而是小女孩的幻觉
女孩太冷,所以才出现火炉的幻觉,作者想象十分合理。
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小女孩的第一次美好的幻象破灭了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发出亮光来。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第二次擦燃
小女孩想留住火炉
更妙的是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小女孩太饿了
第二次美好的幻象破灭了
第三次擦燃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课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只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小女孩渴望向别的孩子一样,得到快乐和礼物
现实中她孤独,缺少快乐和关爱
圣诞树,是指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是圣诞节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近代圣诞树起源于德国,后来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圣诞节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
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了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人要离去了。
暗示小女孩即将离开这个世界
第四次擦燃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从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你把握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表达女孩对奶奶的思念和内心的渴望
第五次擦燃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表明小女孩见到奶奶时心情非常激动,想把奶奶留住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是小女孩梦想的地方,只有死了,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次数 看到的情景 女孩的愿望
第一次 大火炉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快乐
第五次 跟奶奶飞走了 幸福
第四次 奶奶 疼爱
读课文10-11自然段,说说小女孩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因为她走时看到了美丽的幻象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里两个“幸福”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前一个 “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读完整篇课文你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哪里?说说你的感受。
我对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赤着脚卖火柴的部分印象深刻。大年夜本是一家人欢乐团聚的时候,而小女孩却为生活所迫,独自在又冷又黑的街上卖火柴,她太可怜了。与小女孩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想我们在同情小女孩的同时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如果你遇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你会对她的父母说什么?
珍惜幸福 奉献爱心
本文通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冷漠,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
(1)本课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的作品还有( )等。
(2)课文先写了小女孩_______,再写小女孩________,最后写小女孩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冻死街头
悲惨生活
美好幻象
丹麦
安徒生
海的女儿
对穷苦人们的同情
1846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唯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