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2.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
学习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方法:赏析法、感悟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写作实践
一、书包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
1.提示:
角度一
题目:我的书包
将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从书包的大小、颜色、外观设计、款式、内部构造、使用时间等方面介绍我的书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书包的珍惜、喜爱之情。
角度二
题目:我是书包
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
角度三
题目:我和书包
着眼于书包和“我”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
2.范文展示
我是书包
我的主人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她12岁生日的时候,她的爸爸把我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了她。可以看得出来,她很喜欢我,每天带我一起上学,回到家便把我摆在书桌上。虽然主人十分宠爱我,但我还是有许多的烦恼。
我的主人非常喜欢画画,她说,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她对我的外貌很不满意,全身都是白色,太单调了!于是,她便拿起她那奇妙的画笔,为我的衣服点缀上许多花纹。她画得很认真,仿佛是在白纸上画画一样。但是,她却不了解我,我一点也不喜欢花衣服,白色多漂亮啊,象征着端庄和纯洁。尽管我感到不满,但我也不能有任何怨言,看到主人的脸上洋溢着快乐,我只好苦笑一下,把怨言藏在了心里,任由她在我的衣服上作画。
主人今年刚上初一,学习任务很重,所以要带的书自然也就很多。作为主人最忠实的小助手,我当然会主动站出来帮助主人拿书了。我把书吞进我的肚子里,我的肚子瞬间就鼓了起来,就像吃多了东西一样,涨得难受极了。主人把我背起来,向学校走去,我能感觉到她十分吃力地背着我,低着头,走得十分缓慢。
唉,主人太辛苦了,做个学生真的好累啊!就这样,我每天都帮助主人拿书,刚开始几天还勉强可以忍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的书越来越多,多得我都几乎装不下了,就连她也开始嫌弃我,说我装的书太少了。我感到很委屈,因为这根本不是我的错,是主人您的书太多。不过,即使我的声音再大,她也不会听见,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只能继续默默地忍受着这种痛苦。
亲爱的主人,虽然我只是个小书包,但我已经尽力去做好该做的事情了。我每天看着你上学,看着你回家,看着你笑,看着你哭,我相信,一定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您了。但是,我希望您可以站在我的角度去体谅、了解一下我。你给我“穿上花衣裳”,让我替你拿那么多的书,难道就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希望您可以洗掉我身上的油彩,让我变得洁白如初;我也希望您可以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给自己减减负,同时合理携带书籍,给我也减减负。
我衷心希望您可以开心学习,快乐成长,我将会是您永远的小伙伴!
二、餐桌前的谈话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会谈论些什么?是当天发生的事,还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提示:
①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来确定写作内容。
②内容确定了,就需要考虑你想在文中表现什么,也就是文章的立意。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2.写作指导
①审清题目:地点是餐桌前;人物是一家人;时间是聚集在餐桌前的时候(早晨、晚上、周末);内容是谈话。
②确定中心:表现亲人间互相关爱、共同分享、无私奉献的可贵,或表现两代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体谅、包容的必要
③选取素材:可以是一次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可以是一次激烈的争论,还可以是一次郑重的讨论……
④明确写法: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卒章显志,抒情议论……
3.范文展示
餐桌前的谈话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放假了,可以吃上老爸的大餐了。
到家时已晚上7点左右,父亲便在一边忙着洗菜,但母亲还没有下班,我就纳闷地问:“爸爸,我妈呢,怎么还不回来?以前三四点就下班了,今天……”,老爸说:“这几天工作量大,你妈8点多才回家。”
我听了很是心疼,毕竟老妈的身子骨一直不是很好,现在……能行吗?这时爸爸炒的菜熟了,他便出去盛菜,把碗放在桌子上,用筷子拨弄着菜锅里的西红柿,随后锅斜一下,块状的西红柿便滑落在碗中。
看着盛在碗中的西红柿,我不禁想到在初三上学期刚开学那会儿,我奶奶住院了,家中唯一一个厨艺好的住进了医院。老爸给我做饭,但老爸的手艺真是不敢奉承啊,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次爸爸给我接风洗尘,做了我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炒大米,但那西红柿似乎没熟,大米煮的太干,但那次我还是让自己强吃下去。
不知这次……几分钟后老妈回来了,她拖着疲倦的身体强打起精神给我打招呼,问我在学校里吃的怎么样,过得好吗?我一一回答。“行了,别聊了,先吃饭吧,一会儿菜凉了。”老爸过来叫到。我拿起筷子谨慎地尝了一口西红柿,惊讶道:“爸,你这次做的比上次好吃多了,厨艺怎么进步这么快。”
老妈自豪地说:“你以前不净说你爸做的饭不好吃吗,这几天他经常练着做饭就等你回来给你露一手呢。”听到这我感觉嘴里的西红柿变得更加香甜,回味无穷。眼睛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但我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我强把泪水憋回去,抬头看了看父亲,才注意到他的头发已花白,其实父母本不用这么苦的,都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
想到这我的泪水浸湿了眼眶,“这世间哪有什么岁月美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三、走出校园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义工……其中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曾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中心内容,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1.提示:
①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就好,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
②“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③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2.写作指导
(1)审题:走出校园(非校内,时间、地点不受限制)
(2)提炼中心:事情或者是景物如何触动你的内心,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3)选材:校外活动中的事件、场景、物品、歌曲等
(4)写法:托物寓意,明确线索: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3.范文展示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宁静的乡村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是那么的迷人;餐桌上没有大鱼大肉的丰盈,带着淡淡清香的茴香盒子是那么的让我难忘,那是开在我记忆深处最美的花……
每次回老家,拐过弯,总会看到姥姥站在村东头的高地上,手扶着粗糙的树干,一手拨开遮挡视野的柳条,望向那个拐弯处,等着我的归来。
一声鸣笛打破了等待的寂寞,不知姥姥等了多长时间。我从车上下来挥着手边跑边喊:“姥姥,我回来了。”姥姥往前紧走几步,脸上露出笑容说:“呦,又长高了,有点瘦了,是不是学习很紧呀?”姥姥一连串地问着,似乎每一个变化也逃不过姥姥的眼睛。姥姥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才放心地说:“走,割茴香苗去,给你烙盒子吃。”姥姥脸上荡漾着笑容……
勤劳的姥爷在房屋的西面开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小菜园,这里面种的都是时令蔬菜,不管有集没集,到姥姥家都不会为蔬菜而发愁。小菜园里,春天有香椿芽和小葱;夏天有芫荽,韭菜;秋天有茄子、黄瓜;冬天有蒜苗、荠菜。还有冬枣树、柿子树、金银花、樱桃树……
欣赏着美丽的小菜园,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姥爷、姥姥伟大的同时,也隐隐约约地感到这里面凝聚着他们对我的爱。“哎,接着!”姥姥的一句话让我从沉浸中回过神来,姥姥拿着镰“嚓嚓”地割着嫩嫩的茴香苗,绿油油的茴香苗顺着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抱在怀里,沁人心脾。
茴香苗很干净,几乎不用择,放在清水里洗两遍,控控水稍微晾一会,放在板子上,姥姥就会用那把锋利的菜刀把略有点水分的茴香苗切碎。母亲已经把面皮擀好,我也不会闲着,在姥姥的吩咐下把鏊子放在煤气上。
姥姥把喷香的茴香馅均匀地摊在面皮上,又得意地打了两个鸡蛋,绿绿的茴香,透明的蛋黄,白白的面皮,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更不用说吃了。姥姥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轻轻地把盒子放在鏊子上,静静地看着它起边,慢慢地转动,软软的面皮在姥姥手下变得那么温柔,姥姥一只手拿着铲子,一只手捏着面皮,像变魔术似的一下子便把盒子翻了过来,有点蛋黄的盒子皮散发着清香,转动不到二分钟,冒着热气的盒子便出锅啦!
香气四溢的盒子被切成三角形端上了饭桌,六盘不同的菜肴摆了上来,姥爷打开了存放好长时间的一瓶好酒,还有早早准备好的饮料,姥姥看着鏊子,招呼着我们“趁热吃,别凉了!”
全坐好后,举杯声,谈笑声,混合着茴香的香气,伴着浓浓的爱交织在一起,弥漫在姥姥的小院里,越飘越远……
这是开在我记忆深处最美的花,久久难忘……
四、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少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只是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当我们怀着敏感之心、感激之情去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生活一定很充实,一定有很多可写的东西。
五、作业布置
以你遇到的使你感动的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六、板书设计
如何“突出中心”
明线索
定详略
强技法
1《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心”的含义,认识到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和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3.培养围绕中心构思写作的习惯,体验写作乐趣,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和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教学难点:
培养围绕中心构思写作的习惯,体验写作乐趣,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方法:感悟法、交流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清代王夫之先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先生所说“意”,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即“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中心就如一支军队的元帅,一个军队没有元帅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一篇文章没有中心就会像一盘散沙。
二、写作指导
阅读提示内容,思考:
1.什么是文章中心?
中心,是文章传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是文章的灵魂。我们作文,只有先将 “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3.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猫》: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动物笑谈》:通过本文风趣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以及对动物的尊重与热爱。
《狼》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如何做到突出中心?
方法一:一条线索贯穿中心
如郑振铎写的《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第一只:活泼可爱,愉悦,难过;第二只:更有趣,更快乐,悲伤;第三只:厌恶、不喜欢,自责。
方法二:详略得当,围绕中心
如郑振铎写的《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详写。
方法三: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如《雨的四季》一文中,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的不同形态。
方法四:议论抒情,卒章显志
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突出人物勇敢机智。
方法五:对比衬托,突出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文中“我”的暴怒与母亲的体贴形成对比,“我”对生活的绝望与母亲的坚定形成对比,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母亲对儿子的深沉伟大的爱。
四、例文引路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孟晚舟
(点评:标题有文采,两句字数对等整饬,前一句引用杜甫名篇《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后一句化用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故乡在望,心境平和,情景交融,温馨动人,点明中心。)
舷窗外一片漆黑,机翼上的航行灯闪烁不停,在寂静的夜空中,这些许的微光显得格外温暖。
(点评:“漆黑”对比“微光”,飞机外的景色,自然而然引出下文的感想。细品之下,这是客观景色,更是主观感受:身处漆黑的世界,微光来自内心的强大。)
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
(点评:树高千尺,不忘根本。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所有国人坚强的后盾。边写航程,边写心境。)
近乡情更怯,不觉间泪水已模糊了双眼。
(点评:“近乡情更怯”为宋之问名句,这也是被囚禁1000天后回国的真切感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往事一幕幕闪过,恍若隔世,却又历历在目。
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抉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
(点评:往事一幕一幕,点出党和国家的关怀后,没有罗列繁琐的法律程序和过往经历,多次强调“过去的1028天”,让人感慨万分。)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铭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有些抵达,难免迂回,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
(点评:引用作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名言,抒写失去自由的日子里内心之愁苦。善用整句,颇有文采。)
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浩瀚星河总有一予我希望,感动于心,感激于情。
(点评:“无数次……”的排比抒情,渲染出一幅幅动容画面,对来自外界关怀的感动感激,流溢于字里行间。前一阵,数千万华人为孟晚舟联署签名,呼吁加拿大释放孟晚舟,无疑给加方施加了巨大压力。)
我们祈祷和平,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崇尚伟大,可贵的是,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是如此伟大,全体同胞数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让我们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迈向共同富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点评:再次感谢伟大的党和国家,抓住不可少的核心。实事求是地说,华为很强大,很优秀,但没有中国崛起的背景,孟晚舟回国希望渺茫。接着,运用借代和比喻手法,“绚丽的中国红”借代国旗,点燃“信念之火”喻指重获信心,化实为虚,使得表达不显干瘪。)
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与我一起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丘;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
感谢亲爱的伙伴们,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回首此间,满是静水流深的情义和雷霆万钧的担当。
感谢亲爱的同事们,虽然分别已久,你们的真挚鼓励和持续坚守,让我们始终风雨同舟,艰难征程波澜壮阔,赤诚初心历久弥坚。
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你和你们,就算素未谋面,你们的浓浓情意、切切问候和深深祝福,如一道彩虹,斑斓了坎坷路途上的一隅天空。
(点评:“至暗时刻、喜乐苦悲、遥遥相伴、丛丛荆棘、层层山丘、风雨同舟、全力以赴、素未谋面、历久弥坚……”一系列的四字词,显得文章语气铿锵,自有风流。“斑斓了坎坷路途上的一隅天空”,“斑斓”化用为动词,不失新意。)
午夜梦回,最是心底那一轮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亦是我滞留他乡三年每分每秒的心灵归宿。秋风掠过,登机前,温哥华已需寒衣加身。此时,祖国的秋日正是天朗气清、暖阳和煦,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赏橙黄橘绿时。
(点评:以感情为线索突出中心。温哥华的寒冷,祖国的天朗气清,对比之下,让人无限期待。遥望国庆,更令人神往。末句“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赏橙黄橘绿时”,化用苏轼名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贴切自然, 没有斧凿痕迹。)
祝愿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却是世间最暖的归途。
(点评:世间最温暖的字眼,就是“回家”。朴素而打动人心。首尾呼应,浑然圆熟。)
五、课堂小结
写文章并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而是要围绕中心来写。可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来写;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需要详细叙述、细致描写,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要简略叙述;还可以运用点题、对比、烘托等技法来突出中心。
六、作业布置
在成长的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有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请以《滋味》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板书设计:
一条线索贯穿中心
详略得当 围绕中心
如何突出中心 开门见山 点明题旨
议论抒情 卒章显志
对比手法凸显主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