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习题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习题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1 09: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令令令令令令
知识框架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
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西晋的建立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统治腐朽:西晋的统治阶级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在生活上以豪华奢
侈为荣,追求享乐
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
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西晋的短暂
八王之乱
统一和北方
影响: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
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各族的内迁
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游牧民族的内迁
概况:①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
陕西关中
②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
北方游牧民
迁到山西一带
族的内迁
③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十六国: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
,总称为“十六国”
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氏族苻氏建立的前秦
逐渐强盛,并统
前秦
一了黄河流域
统治措施: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
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
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名师讲坛
1.西晋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1)统治阶层的争权夺利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2)西晋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
(3)西晋统治后期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来维护统一。
(4)统治阶级奢侈腐化。
2.据西晋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
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这些少数民族的做法证明了自身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有效统治。
也说明了中原经济文化先进,对少数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
【唯物史观】
材料
面对少数民族的内迁,西晋江统认为“非我
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建议将内迁
的少数民族迁出关外,达到“戎晋不杂,并得其所”。
这样,他们“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也会因“隔
阂山河”而“所害不广”。
摘编自《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