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四个盲人摸同一头大象,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是因为摸到的位置不同,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教师出示:玩具小老虎 图片
2、学生观察交流。
3、引导探究,深入理解。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并说说理由。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
部分。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练一练”(1)的活动。
3、练一练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作业:练一练第三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