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劝学 同步考点梳理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劝学 同步考点梳理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1 14: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1课 劝学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词语
给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绳( zhòng ) 輮(róu) 槁暴(gǎo pù) 就砺(lì)
参省(cān xǐng) 须臾(yú) 跂(qǐ) 楫(jí)
跬步(kuǐ) 骐骥(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
金石可镂(lòu ) 螯(áo) 蛇鳝(shàn)
二、文学文化常识
1、作品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写作背景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3、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
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之性恶”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常识梳理
1.《荀子》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弟子所著,现存32篇。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
主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认为人不能决定自然规律的存亡,天也不能决定人类的治乱、吉凶和命运。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2)“隆礼重法”学说。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基础,强调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
作品评价:《荀子》一书的思想,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其处于进步和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礼义伦理思想对于封建基础的巩固以及封建上层建筑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文中应为第二义。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半步。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指极近的距离,或比喻数量极少。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十驾”即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
三、课文释译
段解: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段解:论证学习的意义——改造提高自己。
思路导引: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作者所用喻体常见、易懂,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段解:论述学习的作用。
思路导引:本段阐明利用外部条件的重要性,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假于物”的后天学习。
段解: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思路导引:作者在本段连用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渐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这是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说明“学不可以已”。
四、文言常识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学识渊博。
(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体现在某种事物中。
答案 (1)广泛地学习 (2)爪子和牙齿 (3)藏身
4.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
5.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应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2)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3)以为轮(省略句, (之)以(之)为轮)
(4) 使之然也(省略句, (之)使之然也)
(5)金石可镂(被动句,(被)雕刻)
(6)朽木不折(被动句,(被)折断)
五、重点讲解
文本研究
【思考1】解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 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总领下文。
【思考2】解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比。
②中绳:合乎,木匠用的墨线
③輮: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④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⑤虽:即使
⑥有:同“又”
⑦槁暴:晒干
⑧不复挺者:直
⑨輮使之然也:这样
⑩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磨刀石
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
而日参省乎己:检验;省察;相当于“于”。
知明:同“智”,见识
2. 研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
明确  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习,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思考3】解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跂:踮起脚后跟
②疾:劲疾
③彰:清楚
④假:借助,利用
⑤利足:善于奔走
⑥致:到达
⑦水:用作动词,游水
⑧绝:横渡
⑨生:同“性”,资质、禀赋
⑩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 研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  第3段论证的是学习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①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有时学习比思考更重要;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
【思考4】解读第四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神明:非凡的智慧
③自得:获得
④跬步:跨出一脚;跨两脚。
⑤无以:没有用来……的
⑥十驾:一天的行程
⑦功在不舍:舍弃
⑧锲:刻
⑨镂:雕刻
⑩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心:因为心思
跪而二螯:腿;蟹钳
寄托:藏身
用心躁:浮躁,不专心
知识拓展:

(1)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 细读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 说理的方法 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明确
形象化的表述 说理的方法 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比喻论证(正面) 学习重在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比喻论证(反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比喻、对比论证 学习贵在坚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比喻、对比论证 学习成在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考5】概括梳理整篇文章
明确 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思考6】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问题】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明确 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
技巧点拨—探究说理方法
【任务引导】“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除了比喻论证,本文还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论证方法,做到了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入木三分。
【任务活动】试分析概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
明确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明晰主旨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表达了对学习的作用、意义,以及方法态度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