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实验题(9)【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实验题(9)【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1 22: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多次用到玻璃棒,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成后,小陈所得的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粗盐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较多的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实验二:用实验一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下。
(1)称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根据计算值称量精盐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量取:小金同学根据计算值在量取水时仰视了,则他的错误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是小江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江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江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________;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为有关食盐的两个实验(天平使用时1克以下用游码):
(1)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并测定产率实验。
a.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b.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c.某同学所测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产率明显偏低________ (选填字母)。
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D.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2)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a.步骤如下:
①计算;②称量和量取;③_____________;④装瓶
b.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B.量取水读数时俯视
C.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D.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E.配制结束后,不小心洒出一部分溶液 F. 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 。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________两个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NaCl)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填序号),改正错误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正确称取氯化钠时出现了指针向右偏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选填字母)。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右盘中减少砝码 D左盘中增加食盐
(4)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量取水时,如果按照仰视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6.如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计算:需要水和________克氯化钠。
(2)称量:B操作中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D操作应选用________毫升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
(3)溶解: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配制好的上述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①加入5克氯化钠固体 ②把水蒸发掉25克
③加入6.25克氯化钠固体 ④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右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
(2)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3)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蒸发 D.溶解、过滤、冷却
8.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9.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
(2)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
A. 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E. 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3)配制溶液也可以利用浓溶液配置稀溶液,若该实验小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计算时必须查阅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________(选填 “ 甲 ”或“乙”)。
(2)小明将一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
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_____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吗?________;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
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
推导出h与ρ液的关系式________(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1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步骤是______(填名称)。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配置5%的盐水200克,则应称取食盐________克。若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该如何处理?________
(3)一位同学最后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食盐中含有杂质 B.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残留
C. 砝码缺损 D. 食盐还未溶解完
12.小滨和同学们做了如图几个力学试验,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下列实验过程: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滨使用的是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与___________(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②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小滨和同学们采用如下方法测量B液体的密度,请你将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B液体的总质量为150.4g;
②将B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为10ml;
③测量烧杯和剩余B液体的总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质量为________g,则B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小滨将弹簧测力计下挂着的物体A浸没在B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还与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1.实验一:(1)过滤 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2)AB实验二:(1)减少左盘上的氯化钠 (2)偏小
2.(1)DABC/ADBC (2)AB (3)①1.3 ②做出评估:不符合实验规范,不能篡改实验数据采取做法:再多做几组实验,排除错误数据
3.(1)a 引流 b 混合物 c AC (2)a 溶解 b ACD
4.(1)变大;AC(2)A(3)B(4)⑥⑦(5)控制变量法
5.(1)③;⑤③④②①(2)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3)8;D(4)50;偏小;烧杯和量筒
6.(1)5g(2)加入氯化钠,100(3)加快溶解(4)B
7.(1)漏斗(2)低(3)引流(4)C
8.(1)6.75、1.5 (2)在完全浸没前,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当物体完全浸没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 (4)B
9.(1)玻璃棒(2)B,E(3)10%稀硫酸的密度
10.(1)不变 乙 (2)p 不对 h=m/(ρ液S)
11.(1)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 搅拌,加快溶解 (2)10;用药匙取下些食盐直至天平重新平衡(2)ACD
12.(1)排开液体体积;1;无关; 1.2×103 (2)139.4;1.1 (3)小于;液体的密度
《水和溶液》实验探究训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