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 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5)后得到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
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装置为水的电解装置。
(1)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玻璃管a内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3)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往往会加入一些物质(如硫酸钠)以加速水的分解,而这些物质在水电解过程中并不改变。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C__________,D__________。
(2)目前人类最容易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部分溶液中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__________;
(2) 20℃时将8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5.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A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B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则F1__________F2,ρ1__________ρ2。(都选填“>”、“<”或“=”)
6.某实验小组进行物质溶解实验,20℃时,称取2.5g、5.0g、7.5g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入3个小烧杯中(均已盛装50mL水),均完全溶解。通过数字化实验测得它们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依据该实验,你能获得哪些有关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结论?(写出两点)
(1)__________;(2)__________。
7.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__________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__ρ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_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1)乙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3)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9.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水循环环节名称: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循环,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主要是__________。
(3)地球上的水体系统,进行循环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
10.图中甲、乙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与装置甲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在D处,应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答: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11.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__________气体,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12.如图为“水的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A、B、C、D、E、F代表水循环中的各个环节,请据图填空:
(1)海洋水体与陆地水体联系的环节主要有__________(填字母);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外因是:__________和地心引力。
13.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溶液中溶质分散的实际情况。
1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__________、F__________、H__________、G__________。
(2)通过__________(甲、乙、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武平平川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水循环__________(甲、乙、丙);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__________(填字母)。
15.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试管的水位下降快,它和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
(2)A端电极为__________极,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__________。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用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
16.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则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
(2)用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打开汽水的瓶盖后往往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_____有关。
17.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中个环节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①②③⑤⑥⑦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循环。
(3)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__
A. 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参考答案
1.(1)过滤 (2)玻璃棒;防止液体外溅 (3)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 (4)ab (5)甲、乙两种物质在t3℃时溶解度相同;乙>丙>甲;20≤a<40
2.(1)氢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和氧) (3)12%
3.(1)水汽输送;蒸腾 (2)E
4.(1)溶剂 (2)27.2
5.=;>
6.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条件下,溶解的氢氧化钠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写出两点即可)
7.等于;小于;小于
8.(1)不饱和 (2)15g (3)甲<乙<丙=丁(或丁=丙>乙>甲) (4)增大
9.(1)水汽输送;蒸腾;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 (3)太阳辐射
10.(1)便于检验气体(2)增强导电性(3)燃着的木条(4)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11.氢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能使它复燃,氢氧
12.(1)C E (2)E (3)太阳辐射
13.(1)碘(2)甲
14.(1)C水汽输送、F下渗、H蒸发、G地下径流。 (2)乙;甲;G
15. (1)B;2:1(2)阳;用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复燃 (3)氢气的溶解性比氧气大 (4)增强液体导电性 (5)水→氢气+氧气;水由氢和氧组成
16.(1)酒精(2)蒸发溶剂(3)气压;温度
17.(1)①降水 ②蒸发 ③水汽输送④蒸腾 (2)海陆间(3)B
《水和溶液》填空训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