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实验题(10)【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实验题(10)【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1 22: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水中溶解了食盐后,还能再溶解其他溶质吗?小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的实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
【猜想预测】: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容器盛满大豆后,还能再装入小米,因此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查阅资料】: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设计实验】:
⑴向20ml水中加入食盐直到不能再溶解
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固体,发现溶液颜色变成紫红色。
⑶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后发现食盐仍然不能再溶解。
【得出结论】:_________。
【拓展反思】: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探究“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球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若干实心球体,放入盛水量筒中进行实验,他们将测量及计算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4(或5~8)中球体露出水面体积随球体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乙物质制成体积为15厘米3的实心球体,当它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应为______厘米3。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小组同学认为还须进一步探究所得结论是否适用其它液体,表二所列三个方案中,符合探究要求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4)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贮水器的示意图,若图中的浮子是用甲物质制成的,如果换用乙物质制成相同体积的实心球体为浮子,贮水器中的最高水位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3.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他_________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_______N。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所示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N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N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4.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步骤D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最终得到NaCl晶体3.2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______。
5.实验一: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等仪器(写一种)。
(2)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称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实验二:实验室要把一些回收的氯化钠配制成质量分数为l6%的氯化钠溶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若称量发现回收的氯化钠共9.6g,则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4)下图是某同学配制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用字母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
②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③搅拌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过程中溶液洒出
6.在探究“浮力”和“物质密度”实验时,大宝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做以下实验(g=10N/kg):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金属块的重力;
(2)接着,把弹簧测力计下面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6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3)将金属块浸没水中,发现量筒液面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由此可知它的密度是_______kg/m3。
(4)利用以上所用过的器材,你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 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 未溶。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8.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2)操作⑤进行时,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_等仪器。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选填字母编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操作④后得到的滤液有点浑浊
C.制得精盐还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9.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的密度为ρ水,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如图所示);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_(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下同),所受液体的浮力________________。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_________(请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不计铅丝体积)。
10.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图(c)所示,是小华在测量石块的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__。
A.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
(4)石块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保持不变”)。
11.在实验室里,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提纯粗盐,请回答:
(1)在三步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但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在蒸发结晶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在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在蒸发结晶中,当滤液快干时,操作时要注意先________,再继续____________。
12.陈老师在讲授“浮力”的知识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过程:
(1)实验步骤C和D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的关系,步骤B和_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__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右图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得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g/cm3(g取10N/kg)
参考答案
1.食盐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不变
2.(1)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体积成正比(2)7.5 (3)A(4)降低
3.(1)往烧杯中加入水或从烧杯中倒出适量的水;2.5(2)探究较少的水能否产生较大的浮力(3)AC
4.(1)C(2)DACB(3)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4)80%
5.(1)过滤 蒸发皿(2)C (3)50.4 (4)CEADB (5)②③
6.(1)0.2 (2)9.0×103 (3)探究F浮与V排关系;探究摩擦力的大小等
7.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或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不相等
8.(1)D (2)玻璃棒 (3)AD
9.(1)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2)越小;不变(3)ρ水L h1L h2
10.(1)重力(2)F4-F1=F2-F3(3)A(4)保持不变
11.(1)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3)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搅拌
12.(1)排开液体的体积;D;E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块浸入深度(3)2.5
《水和溶液》实验探究训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