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1 17: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讲义
一、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概念:明朝建立、灭亡,清军入关的时间及其统治区域范围的变化等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明朝建立后君主专制加强、海疆管理、边疆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背景与历史影响的认识;
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通过对比明清时期中外发展的不同趋势,理解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世界;了解明朝时期管理边疆地区的措施,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郑和下西洋、倭寇与西方殖民者侵犯、明朝边疆治理的措施。
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各种历史概念的比较分析。
知识梳理
(一)明朝政治制度变化: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南京,国号大明。同年灭元。
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大,被比喻为宰相。
(2)宦官专权的出现:获得协助皇帝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二)海上交通和陆海防
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主要方式:朝贡贸易(3)意义: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①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陆海防
地区 措施 影响
北方草原蒙古 重修长城;和议,互市;册封 1、保持明朝边疆安宁2、促进边疆地区发展3、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打下基础4、无法有效应对外部问题
今西藏地区 设行都指挥使司(因俗而治)
东北 设奴儿干都司,册封
内地 废行省,设“三司”,后增设“巡抚”
东南沿海 戚继光抗倭,稳定形势
南海诸岛 反击西、葡、荷兰侵略失败
(三)明清易代——清朝的建立
1、清朝建立
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②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2、明清易代
①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②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经过20多年的战斗,清军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知识精讲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
⑴起义: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逐渐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⑵灭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即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丞相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
(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职位,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不能对君主起制约作用。
【微点拨】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
【即学即练1】明朝后期,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在朝会上与万历皇帝争辩,上书批评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万历皇帝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3.宦官专权:明代皇帝厌政,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果,也是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
【知识拓展】读图明史——明代内阁的权力
4.特务统治:明代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
5.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⑴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七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⑵评价:
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大航海。
②消极: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2.倭寇之患
⑴概况:元末日本海盗骚扰东部沿海;明初海禁,沿海海盗等与倭寇勾结,走私杀掠。
⑵应对: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倭患基本消除后,朝廷遂放松海禁。
3.西方的侵扰
⑴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⑵表现: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租占澳门;17世纪前期,荷兰和西班牙分占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边疆关系
⑴明蒙关系:
①对抗:明朝重修长城;瓦剌和鞑靼与明战争;瓦剌俘虏明英宗。
②和平: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之后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⑵西藏:
①册封:明廷封授乌思藏各地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②管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
⑶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满洲崛起和清兵入关
⑴后金建立: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
⑵改号大清: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⑶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⑷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考法01 宰相制与明代内阁制异同
1.相同点:都是皇权加强的重要表现,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不同点
(1)从地位上看,宰相是法定中央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内阁是非法定的咨询机构。
(2)从职权上看,宰相拥有法定职权,即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而内阁仅充任皇帝个人的助手和顾问,无决策权。
(3)在对皇帝的影响上,宰相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典例1】明朝时期内阁阁臣们与皇帝朝夕相处,职司代言,声势显赫。阁臣们敢于规劝皇帝的错误决定和行为,积极为皇帝举贤任能,参与人员的选拔和考核。在内阁颇具影响力时,阁臣所推荐的官员多被采纳和任用。材料反映明朝内阁
A.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B.直接管理全国军政事务
C.导致丞相制度彻底终结 D.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考法02 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原因
及其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
1.趋势: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相权由实到虚,地位逐渐下降;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
皇权附庸。
2.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3.作用
(1)积极: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完善
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
治清明;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
(2)消极: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削
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典例2】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基础过关练
1.“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
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
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 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
2.明宣宗年间,票拟制度形成、内阁官员审阅大臣的奏章,并附上处理意见交由皇帝批复。皇帝若觉得票拟可行,便朱批下发到六部执行。这说明票拟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内阁决策权制度化
C.提高了决策效率 D.推动中枢机构趋于成熟
3.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 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 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4.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两广盗贼多起,广东和广西巡抚互相推诿不任事。韩雍两度被任命为总督,“开府悟州,遂为定制”,“三司皆长跪白事”。这表明( )
A.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 B.地方制度发生调整转变
C.分化事权降低行政效率 D.国家监察体制日趋完备
自我提升
1.明初废除行省制度,以都司典兵,布政司理民,按察司执法,凡军戎调发之政,布、按二司不得专,非有符验,都司亦不听调也。这一变革( )
A.成为地方吏治腐败的催化剂 B.有利保障地方的长治久安
C.推动“省制”退出历史舞台 D.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掣肘
2.明英宗在位时,对司礼监的倚重逐渐压倒内阁,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开明代室官专政先声。英宗北伐失利后,明景帝以王振祸乱朝政为由,大力起用内阁重臣。这反映了当时( )
A.内阁与司礼监分权制衡 B.皇权强化趋势较为明显
C.国家处于内外交困局面 D.文官巴结宦官以求升迁
3.明朝中后期,内阁的票拟制度被逐渐固定下来,内阁首辅因拥有票拟权而权威渐重,政事决于一身,但是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说明( )
A.内阁逐渐统领六部 B.内阁成员来源广泛
C.宦官操纵国家权柄 D.制度本质没有改变
4.明朝中期,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说明了( )
A.内阁逐步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有效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C.内阁与六部共同协作制约皇权 D.阁部制衡下君主专制的加强
5.明代中期以前,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身份入职内阁者,人们称之为阁臣或阁老。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凡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者,则被尊称为“阁部”。这说明( )
A.内阁已转变为行政机构 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
C.内阁大学士趋向年轻化 D.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
6.明中期以后,三司权力向巡抚转移,巡抚衙门成为实际上的省级权力机构,三司为其下属;但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及清修《明史》,均因巡抚挂衔都察院而将巡抚列在都察院下。这客观上反映了( )
A.巡抚已然完全摆脱临时差遣的性质 B.巡抚职权在法律上与事实上的矛盾
C.三司并立不利发挥巡抚应有的效能 D.巡抚设置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7.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第三次北征,“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帝问群臣当复进否,群臣唯唯,惟阁臣(杨)荣(金)幼孜从容言宜班师,帝许之"。由此可见,当时( )
A.内阁具有辅佐功能 B.决策民主化程度高
C.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政治统治相当昏暗
8.《皇明名臣经济录》中记载,“以都司典兵,布政司理民,按察司执法,凡军戎调发之政,非有符验,都司亦不听调也”。在此情境下,明朝设置了巡抚制度,并逐步演化成为明朝重要的监察制度。由此可知,巡抚制度( )
A.健全了明朝的中央官制 B.利于减少地方割据风险
C.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9.明朝初期,内阁大学士只是侍从顾问之臣,只有“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的职权,但“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经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一转变说明内阁( )
A.成为法定的中枢权力机构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对皇权具有显著制约作用 D.地位和权力得到提高
10.明隆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史载其“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太监冯保)为之左右也”;而张(居正)、冯(保)二人“所以胶漆如一人者,仅以通慈圣(太后)一路耳”。这体现了当时( )
A.内阁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 B.中枢政务运作的制度化
C.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D.内阁成为议行合一机构
【即学即练1】A【典例1】A【典例2】B
基础过关练DCDB
自我提升1.D2.B3.D4.D5.D6.B7.A8.B9.D10.C
第1页,共3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