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江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增值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诬蔑(miè) 缭望 挑拨离间(jiān) 袖手旁观
B.抉择(qué) 萦绕 强词夺理(qiǎng) 不修边辐
C.枷锁(jiā) 推搡 怒不可遏(è) 销声匿迹
D.蠕动(lú) 浮燥 纷至沓来(tà) 亭台楼阁
2.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 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B.终于找到了一口水井,他 如饥似渴地喝着甘甜的泉水。
C.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 招摇撞骗的事情。
D.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 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或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 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
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
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
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A.④③②⑤① B.⑤③④①② C.⑤③①④② D.④⑤②③①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C.矜,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6.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7.诗文名句默写。
(1)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蒹葭采采, 。(《诗经 秦风 蒹葭》)
(3)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5)《卖炭翁》中,“ , ”通过反常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老翁的悲惨境遇。
(6)《小石潭记》中,“ , ”用鱼儿的数量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二、阅读理解(50分)
名著阅读。
(A)“妈大概起来了,我呢,才下工回家。”保尔想到这里,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加快了脚步。“学校把我赶出来,倒也不坏,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不会让你安生,现在我真想吐他一脸唾沫。”保尔这样思量着,已经到了家门口。他推开小院门的时候,又想起来:“对,还有那个黄毛小子,一定得对准他的狗脸狠揍一顿。要不是怕给撵出来,我恨不得立时就揍他。早晚要叫他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B)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彼得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被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8.选文A中,神父和保尔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情节概述)
9.选文B中,保尔为什么要冒死救朱赫来?随后保尔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情节概述)
综合探究与运用。
材料一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少数人受利益驱动,盲目追求点击量和曝光度在一些“吃播”节目中假扮所谓“大胃王”,一边胡吃海喝一边暗中催吐,造成极大的浪费。
材料二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旋即,全国上下闻令而动,狠抓落实,以扎实举措推动全社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
材料三我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耕地减少、地力退化、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是粮食丰收丰产的现实威胁。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粮食贸易不确定性愈发凸显。正因为如此,要端稳端牢 14亿人的饭碗,在全力开源基础上更需持续节流。
10.请你从材料三中提炼出两条我们必须厉行节约粮食的原因。
11.结合以上材料,拟写一条关于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
文言文阅读。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①,秋登②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华(huā):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学学半 ②以补不足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1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
②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古代诗歌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5.诗歌的首联中,一个“ ”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 的情绪。
16.试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说说你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
艾叶香中寻玉佩
邹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干做成的,一端连接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麦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质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的衣袋里,这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一个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叶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奶奶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小块艾叶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的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我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亮的竹笛,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却不见了。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7.作者回忆了有关奶奶的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 →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8.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下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②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19.联系上下文,研读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20.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说明文阅读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①在2015年年底的网络售票高峰时,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在较低画质下分辨橘子、橙子,鱿鱼、章鱼以及明星照片等,有一些确实难以分辨。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
③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这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这种测试目前主要分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
④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开始只提供静态的图片,比较容易被某些软件识别;后来变成动态的验证码图片,使得识别器不容易辨识哪一个图层才是真正的验证码图片。这种验证码的防垃圾注入几乎可以达到100%,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同时它的动画效果可以多达百种,所以还可以增强网站页面的美观效果。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就属于这种类型。
⑤手机短信验证码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来验证客户的真实性。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这种功能,这就可以比较准确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⑥手机语音验证码可以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客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拨,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⑦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变化速度,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远高于普通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使得用户不会感觉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使得用户更容易辨认。但目前这种验证码因技术难度太高,还没得到推广。
⑧大家弄明白了什么是验证码以及验证码的主要类型,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它的作用。
⑨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就必须通过验证,这时操作者就要依次输入数字、字母,有时还要加上来自互联网文档中无法被计算机辨识但用户可以肉眼识别的文字图像(如12306图形验证码);而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可以顺利打开网页,否则不行。它在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方面的使用原理都是这样。
⑩就拿12306验证码来说,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区分在页面上进行操作的是人还是自动化软件,从而可以有效阻止黄牛恶性囤票。而它的“进化史”其实也是一部不断与黄牛和抢票软件“斗智斗勇”的历史:从一开始的简单数字、字母、加减法,到闪烁变形字母、干扰线变形字母再到现在的图形验证。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但无论如何,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之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就如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片验证码一样,目前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的,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取代。
2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22.第④段中加下划线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3.第⑨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4.“视频验证码”即将在生活中推广,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它可以应用到哪些地方?请用简洁的语言举例说明。
三、写作(50分)
25.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时光赛道上,我们正忙碌地行走着,而那一段段逝去的生活却让我们忍不住回头观望,或温暖,或开心,或烦恼……引人无限回想。
请以“那段▲的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温暖”“奋斗”“诗意”“幸福”……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⑶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缭望”——“瞭望”,挑拨离间(jiān)——(jiàn);B.抉择(qué)——(jué),不修边辐——不修边幅;C无误;D.蠕动(lú)——(rú),浮燥——浮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答案】B
【知识点】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A.光明正大:意为明白不偏邪。泛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借以形容一个人做事诚恳,言行一致。用于此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用于此句不合语境。使用不正确。C.招摇撞骗:意思是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用于此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用于此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3.【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重复啰嗦;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语意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二去一;B.动宾搭配不当,“开启”和“开辟”对调位置;C.关联词语运用不当,“但”改为“也”;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描述的是动力火车。④句总体指出文段的内容“超级高铁”,应放于首位;③句是对④句的解释说明,其中“这一概念最初于”,紧跟上句,故放在④后面;②句中“在此基础上”是关键词明确提示了马克斯的设想是在奥斯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故②在③的后面;⑤句详细阐述了“超级高铁”的运行,故接下来应⑤;①句是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其形状,句子中“也”是暗示性词语,应排在最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5.【答案】D
【知识点】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项,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A
【知识点】拟人;夸张;借代
【解析】【分析】A.“喊”拟人化的词语,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河水汹涌的情态,不是比喻的修辞,而是拟人修辞。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夸张的修辞,形象写出了“我”的激动和喜悦。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用具有地域特色的着装借代陕西的乡亲,借代的修辞。D.“唱、笑、招”等拟人化的修辞,写出了回延安的高兴和激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7.【答案】(1)涵虚混太清
(2)白露未已
(3)拣尽寒枝不肯栖
(4)一任群芳妒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涵 、 栖 、 炭 、 许 ”
故答案为:⑴ 涵虚混太清 ⑵ 白露未已 ⑶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⑷ 一任群芳妒 ⑸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⑹ 潭中鱼可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8.保尔质疑《圣经》,被神父打骂,后来因为将烟末儿撒在神父家的面团上,被神父赶出了学校。“那个黄毛小子”在保尔第一天上班时企图以大欺小,傲慢无礼地对待保尔。
9.朱赫来是保尔的忘年交,不仅指导保尔练习英国拳术,还教他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是保尔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所以保尔要冒死相救。随后,保尔被人告发,被匪徒抓了起来,受尽了折磨。
【知识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点评】⑴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⑵ 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8.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内容的掌握。本题考查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联系整部作品来看,因为保尔质疑《圣经》,被神父打骂。后来因为保尔将烟末J L撒在神父家的面团上,被神父赶出了学校。“那个黄毛小子” 在保尔第一天上班时企图以大欺小,傲慢无礼地对待保尔。这就是保尔和两个人物之间的不愉快事件。
故答案为: 保尔质疑《圣经》,被神父打骂,后来因为将烟末儿撒在神父家的面团上,被神父赶出了学校。“那个黄毛小子”在保尔第一天上班时企图以大欺小,傲慢无礼地对待保尔。
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积累和概括能力。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朱赫来对于保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他是保尔的忘年交,不仅指导保尔练习英国拳术,还教他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是保尔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所以保尔要冒死相救。保尔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保尔被人告发,被匪徒抓了起来,受尽了折磨。
故答案为: 朱赫来是保尔的忘年交,不仅指导保尔练习英国拳术,还教他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是保尔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所以保尔要冒死相救。随后,保尔被人告发,被匪徒抓了起来,受尽了折磨。
【答案】10.必须厉行节约粮食的原因:①耕地减少、地力退化、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等。②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凸显。
11.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知识点】广告标语;材料探究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10.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信息的筛选和概括。内容概括要学会抓关键词、抓重点信息。必须厉行节约粮食的原因:①耕地减少、地力退化、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等。②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凸显。
故答案为: 必须厉行节约粮食的原因:①耕地减少、地力退化、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等。②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凸显。
11.本题考查对宣传标语的拟写。首先,内容要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然后注意语言简洁准确,最好富有文采。示例: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故答案为: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答案】12.同“敩”,教导;②弥补
13.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②学习就跟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收获它的果实。
14.重要;目的;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性,有利做事。
【知识点】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句意: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同“教”,教导。
②句意: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补:弥补。
故答案为: 同“敩”,教导 ; 弥补
1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强,勉励。 犹,犹如。华,花朵。其,它的。实,果实。
故答案为: 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②学习就跟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收获它的果实。
14.①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乙]文把古人学习的目的和今人学习的目的进行比较。
②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可以知道,古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从“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可以知道,古人学习是为了推行主张,造福社会。从“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可以知道,古人学习是为了涵养德性,有利做事。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十分推崇古人的学习目的。其实,学习就应该像古人那样。
故答案为: 重要 ; 目的 ; 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性,有利做事。
【答案】15.入;欣喜昂扬
16.内容方面: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情感方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参考译文】
【甲】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乙】
古时候求学的人都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都是为了别人的称赞,只能说说罢了。古时候求学的人是为了别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来对社会谋利;现在求学的人都是为了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求得升官。学习就跟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收获它的果实;评讲文章,就好像赏玩春天的花朵一样,修身利行,就好像收获秋天的果实一样。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15.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理解。首联“入”“照”二字勾勒出清晨后禅房四周的环境,透露出诗人欣喜的情绪。
故答案为: 入 ; 欣喜昂扬
16.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情感。“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意思是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结合关键字“悦”“空”, 围绕“大自然的山水对人的作用”及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情感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内容方面: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情感方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答案】17.带“我”摘艾叶;荒年做艾叶饼
18.化静为动,传神地写出了山茶花红得鲜艳欲滴的样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老屋的简朴,表达了“我”对老屋的亲切感。
19.神态:娇羞。情感: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20.“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奶奶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这两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奶奶卖掉,换成了面粉,为后文写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知识点】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情节和内容的梳理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归纳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品析语言的特点。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要求从修辞手法、炼字、表现手法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语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善于从人物的神态和心理的角度,结合上下文去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段落的呼应和关联,然后瞻前顾后的去理解和作答。
17.根据题干带我“摘艾叶”的提示。找到第③段“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可概括为:教“我”磨面作艾叶饼;
带“我”摘艾叶;荒年做艾叶饼。
18.①要求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①段“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句中加点的“流”是“流淌、流动”的意思,用在这里化静为动,传神地写出了山茶遍野,山茶花竞相开放,红得鲜艳欲滴的情状,突出了山茶花充满生机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②从“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看出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运用此表现手法表现的是老屋的古朴,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老屋的亲切感。
故答案为:化静为动,传神地写出了山茶花红得鲜艳欲滴的样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老屋的简朴,表达了“我”对老屋的亲切感。
19.根据第③段“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可知,奶奶会做艾叶饼,表现她的手巧与勤劳;
根据⑤段“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是给我的压岁钱”,新年给我压岁钱,可见奶奶的慈爱;
根据第⑥段“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者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可知,为了活命,奶奶卖了玉心佩,做了艾叶饼,可见,奶奶的坚韧;
根据⑥段“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可见奶奶为人的善良;
根据第⑦段“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莒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可知,奶奶年老后,沉浸在对爷爷的思念,有时会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可见她对早已离世的爷爷的痴情。
故答案为:神态:娇羞。情感: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20.第一问
根据⑤段“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可知,玉心佩是祖传之物,结合⑧段“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可知,玉心佩的珍贵,对奶奶来说,卖掉玉心佩实属万般无奈之举,心有愧疚和遗憾,不想让家人知道,因此,临终也没有说出玉心佩的去向。
第二问
根据第⑥段“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可知,这里暗示奶奶卖掉玉心佩换成了玉米面,体现了奶奶对家人关爱,卖掉心爱之物让家人吃好。为下文“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做铺垫。
故答案为:“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奶奶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这两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奶奶卖掉,换成了面粉,为后文写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答案】21.验证码
22.不能删去。“几乎”起限制作用,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了图形验证码防垃圾注入的程度接近于完美,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过于绝对。“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
24.QQ、微博、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异地登录或者输入密码连续出现错误后可用视频验证码进行验证。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⑶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⑷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2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的判断。判断说明的对象主要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标题一般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则要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明确其说明的内容。本文的说明对象很明显是“验证码”。
故答案为: 验证码
2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乎”是“十分接近,差不多”的意思,说明了“验证码防垃圾注入的程度接近于完美”,删去后说法就太绝对了,不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故答案为: 不能删去。“几乎”起限制作用,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了图形验证码防垃圾注入的程度接近于完美,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过于绝对。“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⑨段划线句子举了验证码在防恶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方面的使用原理的例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
故答案为: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
24.本题为开放类试题,属阅读启示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根据文本中“视频验证码”的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等特点,结合生活体验,说明情况即可。
故答案为: QQ、微博、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异地登录或者输入密码连续出现错误后可用视频验证码进行验证。
25.【答案】我经历的那段难忘生活 我记忆中的童年是由我的老祖母带大的。那时她认为她的快乐便是我的一切。可以说她用她的晚年铸造了我初入人群的人生,用晚年的烛光为我照亮了人生新的航向。
与其说是难忘的回忆,到不如说是送我人生起航的一段时光。
从我三岁那年,老祖母便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花白的中短发,一双有 着慈祥目光的眼睛,深深的陷下去的眼窝。记忆中的她总是会用她那双褶皱的双手把我揽在她的怀里,尽管那时她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但在她的怀里,我总是会感到一阵阵温暖。
小时候坐小儿车一直到了五岁,也正是老祖母在小车旁一直陪伴了我五年。幼时的我受尽了家人的宠爱,而老祖母对我却是最温柔的。她常常推着小孩的竹车,里面便是她心爱的我,手里还随手提着一个装满零食的袋子。后来我渐渐地长大了,从此渐渐地离开了老祖母的怀抱,但紧接着她又用她的慈爱为我 打开了一扇神话般的大门。从《牛郎之女》到《天井》,再到《八仙过海》。面对浩瀚的星空,一次又一次的引|起我对天空,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到了上学的年龄,第一次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回到家我首先向她展示我所学到的东西。不!与其说是展示,倒不如说是向一位不识字的老人炫耀。然而,老祖母的高兴,这是我第一次见她兴奋的流出了泪水。
后来,我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对目不识丁的老祖母越来越冷淡了。但她依然在为我叙述着那无边的天空....
不幸的是,有一天我失去了她,那天早.上她意外地离开了。中午我放学回家后,眼前的一切对我来说犹如一场噩梦。看到这一切,我的脚步停住了,我再也不敢相信这就是事实。不!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场噩梦。但一切的一切我都再无法阻挡,我只有傻傻的站在那面对着这没有预料到的一切。我痛苦的回忆着我们在 一起度过的那段时光,我哭了整整一夜。
到现在,每当回忆起那段童年往事,心绪总会变得一团糟。不只是对老祖母教育的感激,还是对她的思念,还是对她冷漠的自.....无论什么时候再回忆起那段童年时光,思绪中都依然抹不掉她,眼中依然是那一片苍老的白发.....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命题式作文的写作。这是一道材料加半命题的作文,材料指出人生路漫长,有开心,有温暖,有烦恼……要求以“那段▲的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写出自己对那段生活的感悟,写出自己的体悟来,注意文体是记叙文,就要注意细节和情节的渲染。
【提取立意】 本文应以我经历过的某段生活为写作内容的重点,以这段生活给我带来的感悟或感情为表现的主旨。题目贴近学生生活,需要从生活选取人物与事件,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