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1 13: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2.(2022·云南玉溪·七年级期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3.(2022·云南大理·七年级期末)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4.(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东汉 B.东晋 C.西晋 D.北魏
5.(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中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是由谁来完成的( )
A.秦始皇 B.司马炎 C.汉武帝 D.曹操
6.(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西晋与秦朝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B.都是一个统一的王朝
C.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 D.都是在少数民族的进攻下灭亡的
7.(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A.焚书坑儒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8.(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在360多年间,先后有30多个大小政权交替兴灭。其中短暂统一全国的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北魏
9.(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该“内乱”是指(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楚汉之争 D.国人暴动
10.(2022·云南大理·七年级期末)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哪个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
A.前赵 B.成汉 C.后赵 D.夏
11.(2022·云南临沧·七年级期末)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
A.秦朝末年 B.西晋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12.(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少数民族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C.匈奴、蒙古、羯、氐、羌
D.蒙古、鲜卑、羯、氐、羌
13.(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魏晋以来,北方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杂居,长期相处使各族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内迁各族普遍使用汉语,西北各族的歌舞、乐器受到汉族人民喜爱。这些现象表明此时我国北方出现了(  )
A.民族分裂与社会动荡 B.民族融合
C.经济发展与国家统一 D.中央集权与大一统
14.(2022·云南大理·七年级期末)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被称为“五胡”的是( )
A.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B.匈奴、蒙古、羯、氐、羌
C.匈奴、鲜卑、羯、氐、羌
D.匈奴、犬戎、羯、氐、羌
15.(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三
材料四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1)材料一中的“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中央集权制度”最早产生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二,指出其组织机构的职能。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短暂统一的朝代是哪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哪一次?
(4)为了推行材料四中董仲舒提到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综上所述内容,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16.(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图为两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如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四:2018年12月13日,“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共赢之路”为主题,聚集“一带一路”战略参与方共商“一带一路”推进模式,探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信息服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使用大量人力去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至少写一个)
(3)材料三图中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西汉设置的什么官职?
(4)据材料四,说明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故C符合题意,ABD没有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
【详解】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C项正确;ABD都没有完成统一,排除A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西晋,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八王之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惠帝时,在统治集团内部,八个诸侯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最高权力,发生了一连串的相互残杀和战争,历时16年之久,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5.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诸侯蜂起,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魏国司马炎篡位自立,以晋代魏,公元280年,晋国灭吴,实现了东汉末年以来的短暂的统一,B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故A项错误,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思想、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大一统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故C项错误,排除C项;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晋在南下匈奴政权的攻击下灭亡,秦朝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D符合题意;秦朝结束了战国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排除AB两项;秦朝从前221年到前207年,西晋从266年 -316年,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排除C项。选D项。
7.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八王之乱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C符合题意。A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B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D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综上所述,排除ABD。故选择C。
8.A
【详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统一全国的是西晋,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A项正确;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但主要偏安江南,排除B项;前秦和北魏作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曾统一北方,但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排除CD项。故选A项。
9.B
【详解】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晋惠帝时期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也推动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B项正确;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和项羽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最终刘邦胜利,建立西汉,排除C项;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政权,总称为“十六国”,是分裂时期,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12.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在历史上合称“五胡”,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少数民族不全是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和西方不断内迁的少数民族,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B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以来,北方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杂居,长期相处使各族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内迁各族普遍使用汉语,西北各族的歌舞、乐器受到汉族人民喜爱”可知,材料表明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长期相处使各族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分裂,排除A项;魏晋以来,我国处于政权分立的状态,排除C项;秦汉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与大一统,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被称为“五胡”,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15.(1)分封制。
(2)秦朝;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
(3)西晋;赤壁之战。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追求大一统。
【详解】(1)依据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可知“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将土地和人口赐给贵族和功臣,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以巩卫周王室。
(2)依据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可知“中央集权制度”最早产生于秦朝,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二“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可知其组织机构的职能是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
(3)根据材料三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短暂统一的朝代是西晋,西晋曾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统一。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4)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推行材料四中董仲舒提到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综上所述内容,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到秦朝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再到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实现短暂统一,可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是追求大一统。
16.(1)防御匈奴(或“阻止匈奴南下”)。
(2)匈奴、鲜卑、羌、氐、羯。(任写一个即可)
(3)起点:长安;终点:大秦(或欧洲);张骞;西域都护。
(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有利于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互利共赢;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1)
根据材料“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防御匈奴(或“阻止匈奴南下”)。
(2)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两晋时期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有很多,匈奴、鲜卑、羌、氐、羯。(任写一个即可)
(3)
根据材料“丝绸之路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得,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大秦(或欧洲);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张骞有关系,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西汉设置的西域都护,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4)
本小题联系当今社会的意义灵活掌握,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有利于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互利共赢;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