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北庭都护府
2.(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小鹿同学查阅相关史料后,列出了大事年表如下。表格中?处应填的是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 主要大事记录
建元元年 公元前140 17岁 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献“天人三策”。
建元二年 公元前139 18岁 纳卫子夫为夫人,升卫青为太中大夫。
建元三年 公元前138 19岁 张骞出使西域。
建元五年 公元前136 21岁 置五经博士。
建元六年 公元前135 22岁 罢丞相许昌,以舅田蚡为丞相。
A.汉高祖年纪
B.汉武帝年纪
C.汉光武帝年纪
D.汉献帝年纪
3.(2022·云南玉溪·七年级期末)导演在拍摄电影《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该场景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是( )
A.瓷器 B.葡萄 C.丝绸 D.铁剑
4.(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玄奘
5.(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汉代,“丝绸、漆器从中国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西域的良种马、玻璃、宝石等物传入中国。”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6.(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西汉时期的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贡献。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长安 B.洛阳 C.大秦 D.安息
7.(2022·云南德宏·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路线示意图所反映的是( )
A.丝绸之路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8.(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之路 D.通往东亚之路
9.(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汉武帝时我国对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过马六甲海峡,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这条航线被称为( )
A.南方丝绸之路 B.南洋航线 C.海上丝绸之路 D.中南航线
10.(2022·云南玉溪·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注重以友好交往为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材料三:据印度Zee新闻网站2015年2月25日报道称,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即疆独活动)除了在新疆发动暴恐袭击之外,还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如昆明实施暴恐袭击……中国再次审议了该国第一部“反恐法”草案,以应对国内民众日益担心恐怖主义的局面,为反恐铺路,帮助维护全球安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两条路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辟的 谁为它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从何时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是怎么管理这个地区的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你可以为国家统一和发展做些什么?
11.(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为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而设置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汉朝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12.(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还派出军队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贸易紧跟在胜利的汉朝旗帜之后,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北地区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使“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并说说这条通道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三 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依据材料三回答,共建“一带一路”有什么意义?
13.(2022·云南大理·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图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说出一位开辟或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2)材料二中的实物是通过什么路相互交流的?说说“这条路”的开通有何作用?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汉朝廷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今天我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14.(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材料三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A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请你举出两个最著名的石窟。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15.(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宁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年?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材料二 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材料三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
材料五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钢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会“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16.(2022·云南临沧·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1)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的都城,它是什么,终点是什么。
(2)最早开通丝绸之路的人是谁,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叫什么?
(4)沿着丝绸之路,在西汉末年有一个外来宗教传入中国,这个宗教是什么?
(5)说出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A
【详解】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A项符合题意;BCD和标★号的区域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40,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献“天人三策”。由此可见,表格中?处应填的是汉武帝年纪。ACD与大事年表信息无关,故选B。
3.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13年后返回长安,西汉对西域各国的情况有所了解。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瓷器以及铸铁、凿井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纷纷东来。因此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内地的水果,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场景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故A正确;卫青是反击匈奴的大将军,东汉的班超出使西域,玄奘是唐代去天竺求佛法的高增,故BCD错误。
5.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 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是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要道,C项正确;中国的商品进入到罗马帝国不能代表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A项正确;洛阳是东汉都城,大秦是指当时的古罗马,安息是指当时的古伊朗,都不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排除BC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的路线示意图所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A项正确;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排除B项;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排除C项;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在途中被匈奴抓住,张骞威武不屈,始终不忘使命,在被扣留10余年之后,寻机脱逃,历经艰险到达大月氏。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还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相隔南海,因此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最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1)长安;南海。西汉;张骞。
(2)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3)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4)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 “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南海;第二小问:这两条路最早是在西汉时候开辟的;第三小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从西汉时期就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小问:当时的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来管理这个地区。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认为我可以为国家统一和发展努力读书,积极宣传国家的政策,促进友好发展,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互动,维护国家统一。
11.(1)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而设置的地方管理制度是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12.(1)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
(2)起点:长安;终点:欧洲;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分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西北地区设置西域都护使“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根据材料三“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可归纳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13.(1)A:长安;E:大秦;张骞。
(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西域都护。
(3)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可得出,途中路线为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最远到达大秦,即古罗马。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奠定基础,张骞是开辟“要道”的功臣。
(2)
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可得出,料二中的实物是通过丝绸之路相互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汉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
(3)
综合上述材料,今天我国重提丝绸之路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14.(1)长安 张骞
(2)西汉末年,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3)有助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依据材料一可知A点代表的城市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
(2)依据材料二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佛教就是在西汉末年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开导了众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
(3)依据材料三“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可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助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等。
15.(1)公元前221年;郡县制。
(2)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5)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成为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2)
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全国文字;作用:可从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进行总结。
(3)
措施:根据“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得出“推恩令”;作用:根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结合所学,得出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根据所学可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指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5)
根据所学,可从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等角度总结回答。
16.(1)起点:长安;终点:欧洲(大秦或古罗马)。
(2)张骞;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西域都护。
(4)佛教。
(5)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1)
根据材料“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
(2)
根据所学可知最早开通丝绸之路的人是张骞,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叫西域都护。
(4)
根据所学可知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
(5)
根据所学可从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来回答丝绸之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