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发生于4世纪后期,交战双方为前秦和东晋,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
A.八王之乱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2022·云南大理·七年级期末)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3.(2022·云南临沧·七年级期末)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以下成语故事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A.草木皆兵 B.退避三舍 C.围魏救赵 D.纸上谈兵
4.(2022·云南临沧·七年级期末)本学期我们所学习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巨鹿之战②陈胜吴广起义③淝水之战④赤壁之战⑤官渡之战⑥黄巾起义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5.(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A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 B.北魏 C.夏朝 D.东周
6.(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单元主题,与下图目录相关的单元主题应是
目录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A.统一国家的建立第 B.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以上材料记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作用 D.意义
8.(2022·云南保山·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将都城迁到洛阳,并要求族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通汉婚。孝文帝此举
A.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状态 D.增强了北魏的军事实力
9.(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官员在朝廷中使用的语言是( )
A.鲜卑语 B.匈奴语 C.汉语 D.羌语
10.(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始通 B.北方经济发达 C.民族交融加强 D.南北政权分立
11.(2022·云南玉溪·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王羲之曾“坦腹东床吃胡饼”,晋朝王长文“于成都市中蹲踞吃胡饼”。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发展 B.江南经济开发 C.民族交融加强 D.对外交流频繁
12.(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为了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同学们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由这三幅图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3.(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认真观察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请写出图一中的交战双方。此次战争有何意义?
(2)请写出图二中的交战双方和其中一方的领导人。
(3)图一和图二中两次战争共同点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14.(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好的学习方法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七年级的小松同学发现历史老师在指导同学们学习时,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画示意图】
材料一
分封制的本质是分土分民,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样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封建体制。这个体制等级森严,翦除了叛乱的潜在威胁,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具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据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1)小松同学在完成如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你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帮助他将图中的①②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分封制的影响。
【方法二:识读地图】
材料二
(2)对比图1和图2,小松发现,政治形势和国家疆域从战国到秦朝都发生了变化。你能说说是怎样的变化吗?面对这种变化,秦朝开创了哪一政治制度?
【方法三:制作表格】
材料三 汉朝稳固边疆、开拓疆域的措施
领域 具体措施
A军事 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对抗匈奴,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区域;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
B政治 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敦煌等四郡
C对外交往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
③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3)如表为小松所在学习小组共同绘制的表格。阅读表格判断,③对应的领域是______。(填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③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方法四:绘制思维导图】
材料四 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主要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一是国家统一,二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三是地方治理体系,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的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据部颁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1)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思维导图中④⑤⑥处的内容补全。
(5)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知道别的学习方法吗?
15.(2022·云南玉溪·七年级期末)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四: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诸侯应履行的义务和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又有什么创新措施?
(4)据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场改革?归纳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
(5)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这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16.(2022·云南大理·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于何时、受哪个国君的支持进行变法?有何影响?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拓跋氏为长孙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魏主”指的是谁?这段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中的哪项措施?这个改革有何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7.(2022·云南临沧·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一系列措施。
材料三: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在迁都洛阳后,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以上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8.(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三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摘编自《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6世纪前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有哪些,并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19.(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改革】
材料三: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帝作为华夏民族最远古的先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帝文化在后世几千年里广泛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宗教等方方面面,黄帝逐渐被确立为至高无上的华夏始祖。黄帝文化数千年来对华夏族的形成、发展、推动、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黄蕊《黄帝文化及其在华夏族形成中的历史作用》
(1)传说中黄帝有何发明?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帝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变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使得对外战争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据张荫麟《中国史纲》
政治 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②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④统一度量衡
军事 ⑤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材料二中的“孝公变法”又被称为什么?表中的哪一项措施使秦人“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填写序号即可)
材料三 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北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增多,手工业和商业日趋活跃;另一方面,缓和了此前因长期战乱而导致的民族矛盾,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据李翠《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3)请举出一项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根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向北方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使中原汉族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说说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有哪些?
21.(2022·云南曲靖·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的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出现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局面。
材料三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四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
(1)材料一反映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秦汉时期的民族交流有哪两种方式?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2.(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时期,这一时期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图示话分立】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图示”中①、③二处应填写的政权名称写出来。并指出魏国的建立者是谁?
【迁徙话开发】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原汉族为何纷纷迁往江南?归纳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姓氏话交融】
材料三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场改革?该改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总结话特征】
材料四
时期 时代特征
夏商周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秦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 ?
(4)综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写出材料四中“?”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23.(2022·云南德宏·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卷二十一上》
(1)材料一与哪次改革有关?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材料二与哪次改革有关?此次改革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4世纪后期)前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晋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大败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B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A项;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排除C项;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末,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A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排除B项;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赵国与魏国之间的战役,排除C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之间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383年淝水之战是前秦苻坚攻打东晋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出现很多成语,如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A项正确;退避三舍是晋国和楚国交战,晋国国君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排除B项;围魏救赵和纸上谈兵都是战国时期的战役,排除C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巨鹿之战是秦末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淝水之战是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战役;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官渡之战是曹操大败袁绍军队,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①③④⑤正确;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都是农民起义,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②⑥错误。A项正确;B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A项。
5.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上称之为“北朝”。其中,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6.D
【详解】根据材料“第16课 三国鼎立,第17课 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繁荣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7.B
【详解】根据题文信息“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记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B。
8.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中的移风易俗的措施对于促进鲜卑族的汉化以及鲜卑族和汉族的交流,而这与当时的民族交流融合的趋势是相符合的,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士族门阀势力的打击,排除A项;北魏并未统一中国,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军事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官员在朝廷中使用的语言是汉语。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项正确;鲜卑语是北魏人自己的语音,孝文帝改革中的规定使不允许在朝廷中使用鲜卑语,排除A项;匈奴语和羌语不是北魏官员在朝廷中使用的语音,排除B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汉人的饮食融入了胡人的饮食,体现了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影响,故选C;丝绸之路的开通是汉武帝时期,A错误;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到,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说明民族交融不断加强。选项C符合题意;通过材料看不到关于商业贸易发展的信息,排除A;通过材料看不到江南经济开发的信息,排除B;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属于我国国内民族交往,不属于对外交,排除D。故选C。
12.D
【详解】图片反映的是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魏晋南北朝的特征为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D项正确;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夏商周之前社会特征,排除A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先秦时期社会特征,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13.(1)曹军,孙刘联军(写出双方领导人的名字也可给分);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前秦,东晋;苻坚
(3)以少胜多;失败方都是骄傲自大;胜利方都使用了巧计(只要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得分,其它答案只要正确也行)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苻坚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的一方曹操和淝水之战中的前秦苻坚都骄傲自大,胜利方都使用了巧计。
14.(1)①诸侯;②卿大夫;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由战国纷争到国家统一;由割据纷争到统一全国;中央集权制度。
(3)C;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④西晋;⑤郡县制;⑥民族交融。
(5)参观历史遗址、阅读历史书籍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影响是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对比图1和图2,小松发现,政治形势和国家疆域从战国到秦朝都发生了变化。从战国到秦朝政治形势的变化是由战国纷争到国家统一,国家疆域的变化是由割据纷争到统一全国;面对这种变化,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3)如表为小松所在学习小组共同绘制的表格。阅读表格判断,③对应的领域是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到南北朝时期的统一王朝有秦、汉、西晋;地方治理体系由西周的分封制演变为秦朝的郡县制;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5)除了以上四种方法,我还知道别的学习方法有参观历史遗址、阅读历史书籍等。
15.(1)制度:分封制。义务: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作用:加强了对全国疆域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皇帝制度。
(3)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话。
(5)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要与时俱进,继续深化改革。
【分析】(1)
根据材料“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 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根据材料“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可知,诸侯应履行的义务是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对全国疆域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
根据材料“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可知,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是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
(3)
根据材料“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西汉初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人士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根据材料“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
(5)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西周、秦朝、汉朝、北魏时期实行了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要与时俱进,继续深化改革。
16.(1)商鞅(又叫卫鞅、公孙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改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
【分析】(1)
“商君”商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影响:根据“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结合所学得出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材料二中“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根据“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得出改鲜卑姓为汉姓;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综合材料,可从改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17.(1)时期:春秋时期;
标志: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目的:富国强兵;
措施:建立县制。
(3)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写出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中难免会遇到阻力;改革要与时俱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符合本国国情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时期:由材料“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改革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
标志: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
目的:由材料“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及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措施:由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建立县制。
(3)
措施:由材料“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在迁都洛阳后,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及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
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启示: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中难免会遇到阻力;改革要与时俱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符合本国国情等。
18.(1)朝代:秦朝、西晋。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主要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关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
【解析】(1)
朝代: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世纪前,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有秦朝和西晋。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可知,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3)
改革:根据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
19.(1)商鞅;“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2)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结汉亲(任选其一)。
(3)奖励军功;使秦国富强起来。
(4)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5)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
【详解】(1)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是商鞅。材料中的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为改革的推进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还有说汉话、穿汉服、结汉亲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施行的奖励军功政策有关,依据材料“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据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0.(1)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对华夏族的形成、发展、推动、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商鞅变法;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3)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各民族间的长期交往、统治阶级的民族政策、设立管理机构、民族政权间的战争等。
【解析】(1)
传说中黄帝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根据材料一“黄帝文化数千年来对华夏族的形成、发展、推动、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知,黄帝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对华夏族的形成、发展、推动、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材料二中的“孝公变法”又被称为商鞅变法,表中的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的措施使秦人“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
(3)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等。根据材料三“另一方面,缓和了此前因长期战乱而导致的民族矛盾,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根据材料四“汉族人向北方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可知,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使中原汉族的生活发生的变化是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可知,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有各民族间的长期交往、统治阶级的民族政策、设立管理机构、民族政权间的战争等。
21.(1)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流交往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2)战争与民族迁徙、友好交往等方式。
(3)汉化措施。
(4)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是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流交往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2)
根据材料二,由“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可知与战争相关;由“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的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可知与民族迁徙相关;由“关中之人,戎狄居半”,可知友好交往。因此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的民族交流有的方式是战争与民族迁徙、友好交往等方式。
(3)
根据材料三“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4)
根据材料四“孝文帝改革……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22.(1)吴,东晋,曹丕。
(2)躲避战乱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4)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
魏蜀吴三国鼎立,①是吴;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并立,③是东晋;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的南迁;最主要原因:北方人口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3)
根据“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4)
综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23.(1)改革:商鞅变法。改革主要内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通婚。
(3)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改革创新等。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这体现的是商鞅变法;改革主要内容有,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这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有,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通婚。
(3)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认识是,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改革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