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1 15: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动荡的春秋时期
1.(2022·云南曲靖·七年级期末)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2.(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铲 D.铁农具
3.(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末)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5.(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去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
6.(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的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7.(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8.(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的是( )
A.人们重视使用肥料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9.(2022·云南红河·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
10.(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1.(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亨用九鼎,请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A.周王室衰微 B.青铜制作工艺得到进步
C.经济得到发展 D.三家分晋
12.(2022·云南德宏·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诸侯支持,王室强大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诸侯变法,谋取发展
14.(2022·云南昆明·七年级期末)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展开激烈争斗。他们争斗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争夺霸主地位 B.臣服于周天子
C.提高军事实力 D.建立统一国家
参考答案:
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历史统一的趋势日趋明显。故正确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D正确;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排除A;骨耜出现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排除B;青铜铲集中在夏商和西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产物,排除C。故选D。
3.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铁器牛耕的推广。我国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牛耕。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所以牛耕的作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牛耕的使用
4.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原始社会中,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铁制工具在春秋时出现;青铜工具是奴隶社会的典型工具,②①④③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5.D
【解析】根据题干“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去朝齐11次,朝晋20次。”说明周天子的地位下降,诸侯的地位提升,D项正确;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不是题干主旨,排除B项;天子依附于诸侯,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依据题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人物不是任用管仲进行改革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宰相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C项正确;商朝和西周时期诸侯称霸,排除AB项;齐桓公生活在春秋时期,不是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D正确;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状,ABC排除;故选D。
10.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A项正确;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但是没有以上材料的说法,排除C项;楚庄王,北上争霸,邲之战击败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位列春秋五霸,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解析】根据材料“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效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青铜制作工艺得到进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得到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三家分晋,七雄初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著名的有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战争中华夏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故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项。
13.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五位霸主,史称春秋五霸,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相互进行争霸战争,A项“扶助弱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排除B项;D项主要是战国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于是出现了春秋五霸,A项正确;臣服于周天子是表面现象,提高军事实力才能争霸,“尊王攘夷”体现的主要目的是政治上取得领导地位而不是建立统一国家,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