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4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1 23: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几幅图片是日本的和服和中国的汉服的对比,还有日本文字和我们中国汉字的对比图。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日本的文化里面包含着我们很多中国元素。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古代日本与我们古中国又有什么往来呢?中国的文化对日本又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其中的第11课:古代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 11 课
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
●初步了解古代日本社会。
2011版的新课标要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重点):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日本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3.知道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特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难点:
知道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6世纪前的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慕府统治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52一54页!思考以下问题:
1.日本这个国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什么时候统一?是哪个几民族统一?
2.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叫什么?
3.日本居民分有哪几部分?分别从事什么?
4.日本为什么要向我们中国学习?那一次的学习叫做什么?这次学习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5.大化改新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6.什么叫慕府?慕府里的最高领导人是谁?是天皇吗?
7.日本进入慕府时代经历了多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1、大和政权的统一:
(1)地理特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
由北海道、本州、四
国、九州四个大岛及
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1一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精讲释疑:一、6世纪前的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思考:6世纪前的日本是个什么样状态的国家?
【合作探究】
(1)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史料佐证】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 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 东夷传》
精讲释疑:一、6世纪前的日本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 《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
《汉书 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 东夷列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相关史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1、大和政权的统一:
(3)统一:
5世纪时,日本中部的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
精讲释疑:一、6世纪前的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思考:6世纪前的日本是个什么样状态的国家?
【合作探究】
(2)经济:
(1)政治:
2、大和的统治:
大王是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田部”:从事农业
“海部”:从事海洋捕捞
【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一、6世纪前的日本
思考:6世纪前的日本是个什么样状态的国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合作探究】
文字
服饰
建筑
钱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合作探究】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归纳日本学习唐文化进行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材料二:7世纪初,日本仍处于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一些地方贵族反抗中央,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使皇权旁落。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遣唐使来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1、背景(原因):
2、时间、人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根本原因)
(催化原因)
孝德天皇
7世纪,大和皇族发动政变暗杀了苏我入鹿,并消灭了苏我氏宗家,孝德天皇即位,开始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浩浩荡荡的改革。
宫廷政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苏我入鹿
(乙巳之变暗杀苏我入鹿图)
中臣镰足
苏我入鹿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开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合作探究】
思考:大化改新涉从什么时候开始?
据《日本书纪》记载,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并在向隋炀帝递交中的国书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
【相关史事】
1.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2.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1.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将土地分给公民,六年分一次,不能买卖;
3.统一赋税
内容:
政治:
经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合作探究】
思考:大化改新涉及到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孝德天皇
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比较
日本 唐朝
政治 中央:二官八省(太政官相当于尚书省、八省实际上是唐三省、六部、九寺中某些部门的综合)地方:国、郡、里 中央: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
地方:州县制
经济 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合作探究】
思考: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唐朝制度有什么区别?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什么重要的影响?
【合作探究】
1.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2.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加以创新。
3.要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
启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二、大化改新
【合作探究】
思考:我们能从日本的大化改新里面得到什么启示?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合作探究】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文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政治制度
唐朝政治制度
政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日本和服
日本和服
中国唐服
建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中国:岳阳楼
中国故宫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铸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中国茶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后百余年,日本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豪强贵族纷纷建立庄园,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中央对地方逐渐失控,社会局势动荡。
1.历史背景:
日本武士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三、慕府统治
【合作探究】
思考:日本什么时候出现慕府统治?
1.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2.建立封建庄园,“不输不入”,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物。
3.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三、慕府统治
2.出现原因:
【合作探究】
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日本出现慕府统治?
①武士:
②武士团: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3.形成:
4.职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三、慕府统治
①时间:
②人物:
③地点:
5.幕府统治:
12世纪晚期
源氏首领源赖朝
镰仓
①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②天皇实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③武士集团长期的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6.镰仓幕府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三、慕府统治
镰仓 ,现为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与京都、奈良并称为日本三大古都。
【知识拓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鹤冈八幡宫是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
思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仅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积极: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扩展。
消极: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合作探究】
精讲释疑:三、慕府统治
如何评价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遵守的封建道德,始于镰仓幕府时期,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他的主公。“明治维新”后,武士废除了,但对新式军队战士仍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杀),以示忠勇、义烈。
镰仓时代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精讲释疑:三、慕府统治
3—4世纪,朝鲜半岛基本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676年,新罗统治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10世纪,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改国号为朝鲜。
【知识拓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化改新
武士和武士集团
大和政权统一
地理特点
内容、作用
时间、原因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的幕府统治
含义
课堂小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2019年4月30日 - 当地时间5月1日,伴随零点钟声响起,从5月1日零点开始,明仁天皇的长子德仁皇太子就正式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同时开启新元——令和。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堂练习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C
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C
3.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A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咀嚼融化,终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大化改新
善于学习、改革创新
1、上述材料牵涉到日本哪一历史事件?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
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做到与时俱进。
2、日本效仿中国进行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