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小刚,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实验室或生活中简易的工具帮助舅舅轻松点把稻谷装上车,看谁的办法多。四人一组讨论并画出简易图示。
更上一层楼
请你以自己刚才设计的某个方案编一道计算题,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中考连线
(09年杭州中考) (7分)杭州市政府投巨资于民生工程,对背街小巷实施景观改
造。施工中,一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
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如右图所示)。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
匀速提高2m.求:
(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 焦。
(2)工人拉绳子的力为 牛;拉力的功率为 瓦。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1年杭州中考) (5分)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l > G2,则所用的拉
力F1 F2(选填“>”、“<”或“=”),其机械教率η1 η2
(填“>”、“<”或“=’)
挑战自我
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h=2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Wf=180J,绳重不计。则人的拉力为 N,动滑轮的重力为 N。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A.40% B.50% C.80% D.100%
课外作业:
(09年杭州中考题)(5分)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l;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
(10年杭州中考题)(3分)某人用100牛的力提起了350牛的重物,那么他可能使用了(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D.一支杠杆
(10年杭州中考题)(4分)如图,长为3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2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的中点,30千克的乙小孩位于板的左端。现两个小孩均以0.1米/秒的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
动, 秒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乙小孩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
功率为 瓦。(g=10牛/千克)
(11年杭州中考题)(3分)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
简单机械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顾什么是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理解杠杠平衡条件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的特点及其作用。? 4.?理解机械效率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让学生知道各简单机械的使用?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及使用与计算 2.难点:自主编写科学计算题。?【教学过程】?
一、学以致用
教师出示小刚遇到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出尽量多的方案。
对学生方案展示并简单点评,并回顾一下基本知识点。
1、杠杠平衡条件 F1L1=F2L2
2、滑轮组不计摩擦时F=G总/n ,S=nh
3、η= W有/ W总
4、斜面光滑时FL=Gh
二、更上一层楼
布置学生从方案中选一个编一道科学计算题。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计算题的出题。
展示学生编的计算题让全体学生评论并计算。
三、中考连线
近年有关简单机械试题呈现,让学生了解中考试题的出题方式与难度
(09年杭州中考) (7分)杭州市政府投巨资于民生工程,对背街小巷实施景观改
造。施工中,一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如右图所示)。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提高2m.求:
(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 焦。
(2)工人拉绳子的力为 牛;拉力的功率为 瓦。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1年杭州中考) (5分)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l > G2,则所用的拉
力F1 F2(选填“>”、“<”或“=”),其机械教率η1 η2
(填“>”、“<”或“=’)
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1、滑轮的摩擦2、动滑轮、绳子本身的重力3、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五、挑战自我
平时练习时大多不计摩擦的一些理想状况,如果要考虑摩擦该如何分析呢?
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h=2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Wf=180J,绳重不计。则人的拉力为 N,动滑轮的重力为 N。
当要考虑摩擦时, F> G总/n ,S=nh依然成立,W总=W有+W额(其中W额包括克服摩擦做功和克服动滑轮本身重力做功)
平时练习时通常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练习,如果两种不同的机械组合又该如何分析呢?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A.40% B.50% C.80% D.100%
六、小结 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
1、简单机械基础知识回顾
2、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
课件13张PPT。简单机械复习课三合中学 谢水华一、学以致用周六小刚到开东风汽车的舅舅家玩,
看见舅舅正满头大汗地把约50千克每
包的稻谷装上车厢上,于是小刚就想…假如你是小刚,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实验室或生活中简易的工具帮助舅舅轻松点把稻谷装上车,看谁的办法多。四人一组讨论并画出简易图示。一、杠杆:
杠杆五要素是 、 、 、 、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 。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用公式可表示为 。
知识回顾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动力臂阻力臂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L1=F2L2知识回顾二、滑轮组:
(1) 定滑轮实质上是 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能改变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 ,但不能改变 。
(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 ,
即F=G总/n 。
(4)奇动偶定原理: 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若n为偶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
等臂力力的方向2力力的方向几分之一定动知识回顾三、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时可以省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
四、使用机械时必需做的功叫 ,
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叫 ,
机械效率等于 的比值。
力功有用功额外功有用功与总功 请你以自己刚才设计的某个方案编一道计算题,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二、更上一层楼三、中考连线(09年杭州中考) (7分)杭州市政府投巨资于民生工程,对背街小巷实施景观改造。施工中,一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如右图所示)。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提高2m.求:
(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 焦。
(2)工人拉绳子的力为 牛;拉力的功率
为 瓦。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 440809691.7%
(11年杭州中考) (5分)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l> G2,则所用的拉力F1 F2(选填“>”、“<”或“=”),其机械教率η1 η2(填“>”、“<”或“=’)>>影响滑轮效率的因素1、滑轮、绳子的摩擦
2、动滑轮、绳子本身的重力
3、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h=2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Wf=180J,绳重不计。则人的拉力为 N,动滑轮的重力为 N。四、挑战自我20030 当要考虑摩擦时, F> G总/n ,S=nh依然成立,
W总=W有+W额(其中W额包括克服摩擦做功和克服动滑轮本身重力做功)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A.40% B.50% C.80% D.100%A五、小结说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内容运用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复习简单机械知识并进行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