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彩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机械运动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彩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1 19: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彩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二人在同一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4:1 B.2:1 C.1:2 D.1:4
2.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8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怎么可能走了8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物理概念(  )
A.长度 B.时间 C.路程 D.速度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彩灯闪烁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4.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
C.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B物体运动0.5s通过的距离是1m
5.如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A与C B.A与B C.B与C D.C与D
6.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电子时钟显示用时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②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0.03m/s
③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④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
8.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B.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9.小杜同学坐在行驶的火车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他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
C.他相对于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D.他相对于火车内走动的乘务员是静止的
10.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一定越快
B.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1.联合收割机正将收割的稻谷放入拖拉机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对这两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
A.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B.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静止的
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12.由s﹣t图象可知,关于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v乙<v甲<v丙 B.v乙<v丙<v甲
C.v乙>v甲>v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系统由30颗非同步卫星,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是其中3颗同步卫星运动轨迹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卫星1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卫星2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静止的 D.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运动的
1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乙图中气球下,系在细杆下的小旗没有随风飞舞,是因为小旗相对于风是静止的
C.丙图中两盗贼后面的警车能够追上盗贼的车
D.丁图中风向左吹,a车静止,b车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
15.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10m/s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______m。
16.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之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真实成绩相差______秒。(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7.填写下列长度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5______;
(2)一张纸的厚度是75______。
18.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车窗抛物等行为。如果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2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相当于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了___________m。若某段内环路线长6km,驾驶员按如图所示标志通过该段道路至少需要___________min。
19.合肥已经进入地铁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4、5号线的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8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该速度值合为______m/s。
20.某同学测量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1.12cm、21.13cm、20.12cm、21.13cm、21.14cm,由数据可以得出物体真实长度是______cm。北斗导航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8nm=_______m。
21.物理学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a、b是小亮两次跑步时,照相机记录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记录的时间内,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表示小亮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如图乙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在实验中,除了需要秒表这个测量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属于_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
(2)实验中使斜面坡度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 c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速度。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始计时,那么会使所测全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小球在做 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 _____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_______vBC(选填“>”<”或“=”)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 ___________m/s。
24.如图,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亮同学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测量的物理量 AC段 AB段 BC段
路程/cm 80.0 40.0 40.0
时间/s 6.5 4.0
平均速度/(cm/s) 12.3 10.0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这样更有利于测量______;实验时,小亮发现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松手后小车不动,这时他应该______(选填“用手推一下小车”、“适当增大斜面的坡度”或“适当减小斜面的坡度”);
(2)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在小车到达金属片的同时要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若测时间时,测量者反应的略慢些,到达之后一段时间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上表是小亮完成的部分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为______s,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
(4)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知道,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5.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
(2)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______;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______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5)为了较准确的测量从A到C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3次,其目的是 ______;
该组设计了实验表格如下,请将第一行空格补充完整______ ;
次数 路程s/m 速度v(m/s) 平均值vl/(m/s)
1
2
3
(6)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______ 。
A. B.C.D.
26.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用公式表示);此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______;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D
7.D
8.C
9.B
10.A
11.D
12.C
13.D
14.D
15.190
16.0.3
17.cm/厘米 μm/微米
18.40 4.5
19.列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80km 22.2
20.21.13 2.8×10-8
21.a b t2
22. 刻度尺 间接 较小 延长 16.00 小于 大
23.加速 1.8 1.5 < 4.8
24.较小 时间 适当增大斜面的坡度 偏小 2.5 16 变速 乙
25. 使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45.0 0.5 大于 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时间t/s C
26. 停表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45.0 0.5 大于 越来越快 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