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2022-2023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声现象2022-2023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1 19: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2022-2023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
B.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演员的合唱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C.晚会期间,现场观众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D.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
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拉二胡时手指不断在弦上移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的
D.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4.下列生活实例场景所蕴涵的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长期戴着耳机大音量听音乐会造成耳聋是因为音乐声传递的信息量过大
B.乙图,用同样响度的声音在室内和室外讲课,在室内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加强原声
C.丙图,家庭中安装真空隔音玻璃窗可有效降低噪声是因为真空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丁图,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接近障碍物发出“嘀嘀”报警声表明声能传递能量
5.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下列哪种物质中传播的最快(  )
A.湖水 B.空气 C.煤油 D.钢轨
6.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2017年开始,迁安实行了春节禁放政策。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正确(  )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是噪声
B.鞭炮声音调非常高,影响人的健康
C.电子鞭炮代替鞭炮,是因为电子鞭炮能够模仿鞭炮的响度
D.禁止燃放鞭炮,是在声源处消声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能够传递能量
8.在线支付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人脸、指纹和声纹等生物支付。手机记录下支付人的声音信息后,就可以直接通过声音进行支付。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各种乐器音色不同因此能够区分它们
D.道路两旁植树可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
10.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的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要利用理想实验法进行分析总结 B.实验中钟形罩确实被抽成了真空
C.实验得出声音的传播必须介质 D.该实验同时能够得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1.下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捡查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13.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填空题
14.如图,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这主要是利用鼓声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鼓声是鼓面______ 产生的,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声的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会增大。假如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变为0.1m / s,游戏中,将会出现什么情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5.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西瓜时,总喜欢拍几下,以判断西瓜的生熟;②登雪山时不能高声说话;③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车后方情况;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填序号)。
16.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有一个足够长的水管,小明在管的一端敲击,小红在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______次响声。(水管中无水)
17.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8.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19.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这说明声音可以______,通过听诊器可以清楚的听到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因为它能够减少声音分散,增大______。
20.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成功闯人决赛如图所示,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他这次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若一名运动员以该速度沿直线向一山崖跑去,在某处大喊一声并继续以该速度向前运动,2s后听到回声,则他喊话处距离山崖为___________m。(此时声速为340m/s)。
21.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22.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___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___________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_。该问题研究的方法叫做 ___________。
23.在探究声的特性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纸片划动的速度,观察纸片振动________,可探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边,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的一端,听其响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手拨动锯条的力,观察锯片振动________,可探究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
24.以下所示情景,是爱动手的小明做的一些声学实验:
(1)如图甲,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刻度尺,观察到刻度尺振动的 ___________(填“快慢”或“幅度”)不同,而且还能够听出刻度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_(填声音特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___________(填“频率”或“振幅”)有关;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__________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会 ___________;当喇叭音调越高,肥皂膜振动越快,可见音调与发声体 ___________(填“频率”或“振幅”)有关。
25.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_______;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乒乓球做实验所体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_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26.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聚酯棉、实木、泡沫、海绵)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声音是______(填选项),你认为其他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______;
A.音叉的声音 B.机械闹钟的闹铃声
C.机械闹钟指针走动的“嚓嚓”声 D.以上都可以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______。(选填字母代号,下同)
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______;
A.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B.所听见声音的音色
C.所听见声音的音调
D.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3)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好______,理由是______;
(4)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四种材料中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材料的是______。
材料种类 聚酯棉 实木 泡沫 海绵
距离/m 0.2 1.8 0.5 1.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D
7.D
8.C
9.B
10.B
11.C
12.A
13.D
14.信息 振动 响度 鼓停时花还在传递
15.①③ ②④
16. 2
17.振动 响度 音调
18.变小 真空 甲和乙 甲和丙
19.传递信息 响度
20.10 350
21.小 好 强 海绵 响度 传播过程中
22.A、B D、E ③②①④ 控制变量法
23.改变 频率 不改变 改变 幅度
24.幅度 响度 振幅 空气 能量 振动 频率
25.发声体在振动 不能 转换法 ① 频率 音调
26.B 声源的响度不易控制且声源不稳定 D A 方案二 人耳不易分辨响度差别不大的声音 聚酯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