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B.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等于10秒
B.v甲<v乙,t可能等于30秒
C.v甲=v乙,t可能等于10秒
D.v甲=v乙,t可能等于30秒
3.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1.5km/min C.150m/s D.40m/s
4.《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从全程看,兔子的平均速度更大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D.以爬行的乌龟为参照物,睡觉中的兔子是静止的
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6.在公路上并列行驶的两辆汽车,甲车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也向东运动。如果以楼房为参照物时则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
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8.A、B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4,则A、B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8∶3 B.3∶8 C.1∶6 D.1∶4
9.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彩灯闪烁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8:3 B.2:3 C.3:4 D.6:1
12.某同学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79cm、17.80cm和17.28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17.81cm B.17.805cm C.17.79cm D.17.82cm
13.在公路上并列行驶的两辆汽车,甲车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也向东运动。如果以楼房为参照物时则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
14.如图所示,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若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
二、填空题
15.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如图所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神州十二号”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形成组合体后,相对于________,“神州十二号”是静止的。
16.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物体在第1s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物体在第2s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物体在第5s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8.五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时,记录了以下数据:8.22m、8.25cm、8.23cm、8.24cm、8.74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19.甲乙两同学沿永康巷步行,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0s-12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同学的平均速度
理由:______。
20.图中为新型冠状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将该病毒图像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该病毒图像的整体宽度为______cm。若使用透气孔径为3.0μm的口罩,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新型冠状病毒。
21.水平地面上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乙的速度为______米/秒,经过10秒,甲与乙相距2.5米,乙与丙相距4米;再经过10秒,甲与丙之间相距______。
22.某同学将一段钢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缠绕了20圈,形成如图甲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测量该钢丝圈的长度L=______cm,该细钢丝的直径为 ______cm;图乙停表示数为 ______s。
三、实验题
23.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AC之间的距离是 __cm,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 __;
(2)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__;
(3)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m/s。
24.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些(选填“大”或“小”);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25.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在实验中,除了需要秒表这个测量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属于_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
(2)实验中使斜面坡度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 c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速度。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始计时,那么会使所测全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
(2)实验时使斜面保持很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目的是_______。
(3)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D
6.C
7.D
8.B
9.D
10.B
11.B
12.A
13.C
14.D
15.运动 天和核心舱
16.0.4 1 0 0.5
17.0.1 变速 0.1
18.8.24cm
19.D
20.3.60 不能
21.运动 0.25 13米/3米
22.3.60 0.18 275.1
23.80.0 时间 大 0.5
24.加速 0.5 小 <
25. 刻度尺 间接 较小 延长 16.00 小于 大
26.v= 小 方便记录时间 变速 0.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