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图中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现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则( )
A.入射光线逆时针转过10°,反射光线也逆时针方向转动10°
B.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
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光线消失
D.只将纸板B向后翻折,反射光线保持不动
2.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 )
A.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
B.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变小
C.她在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她以0.5m/s的速度靠近镜面,像以1m/s的速度靠近她
3.战国时期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皮影戏 B.水中倒影 C.潭清疑水浅 D.空中彩虹
4.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1)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2)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3)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4)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上述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A.(1)与(2) B.(3)与(4)
C.(1)与(4) D.(2)与(3)
5.关于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
B.虚像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
C.虚像人眼能够看到,也可以用光屏接到
D.虚像人眼能够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接到
6.如图所示为“金边日食”,能解释“日食”形成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直线传播
7.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将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A射到O点,若将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角i为反射角
B.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这时反射光不存在
C.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90度
D.角i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8.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 B. 笔在水面“折断”
C. 墙上的手影 D. 色散现象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10.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水中倒影
C.月食的形成 D.雨后彩虹
11.夜晚的扬子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绿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 B.黑花绿叶 C.红花绿叶 D.黑花黑叶
12.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的光偏折程度最大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处的外侧,会看到示数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在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13.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退到看不到硬币的位置保持不动,如图所示。向碗内慢慢加水,直到刚好再次看到整个硬币,此时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湖面上的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选填“实像”、“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天上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所示,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16.真空中的光速约为______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一般是______(相同/不相同)的,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这是因为光在均匀空气中沿______传播,在公路拐弯B处装上______(凸/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减少事故的发生。
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已经画出,若入射角为37°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则此时折射角为______。
18.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向水面,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_(0/90)°。保持入射点不变,当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30°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_(顺/逆)时针旋转30°,折射光线旋转的角度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0°。
19.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EF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AOF=35°。图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_,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____°,折射光线在___________(水/空气)中。
20.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使弟弟在A处恰好看不到硬币。当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又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1.如图,扬州瘦西湖公园绿树成荫,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看到“绿树”是因为树叶______(反射/吸收)绿光;“倒映着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反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______(实/虚)像。
22.2020年6月21日下午宁都上空出现了如图甲景象的日食,细心的小兵老师观察到树底下此时一片月牙形亮斑,如图乙,这是 ______现象,图乙中地面上月牙亮斑大小不同,是因为树叶之间的缝隙到地面的 ______不同。
三、实验题
23.如图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一把刻度尺上面,再取两段等大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B,直到B与A的像重合,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取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填“A”或“B”)侧观察;
(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受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______(填“实”或“虚”)像;
(3)如果有一块厚玻璃和一块薄玻璃应选择______玻璃进行实验;
(4)使用刻度尺,是为了得到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24.小聪同学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设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所用器材有:一小平面镜、铅笔、可以折转的硬纸板、量角器、光源(用的是红色激光笔)。
(1)如图甲所示,把一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面上,把一个白色硬纸板竖直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纸板粘接起来的,可以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线OB。小聪同学用量角器测量出此时入射角α是40°,反射角β是40°。小聪由此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旁的同学指出,不能这样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于是小聪和同学们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继续进行实验。当入射光线AO向法线ON靠拢时,观察到入射角逐渐________,反射角随着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乙实验中,把纸板F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在纸板F上将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探究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聪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方向(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看到反射光线沿OA方向(逆着原来入射光线)射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
2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 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
该同学根据上述一次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过程中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__。为了观察像的位置,实验者要在玻璃板的_________(“前面”、“后面”或“任何位置”)进行观察;
(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能/不能)呈现出像;将棋子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棋子A的像______(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2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了像的______。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______放置。
(3)如图丙所示,小明先后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A.透过 B.不透过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如图所示)。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8.小安和小庆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如图,他们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纸板B绕ON轴折转,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上;
(2)本实验中纸板A和B的作用是______;
(3)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如图时,反射角等于______度;
(4)实验时,当入射光线EO与平面镜间的夹角增大时,反射角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E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入射角和反射角。小安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小庆却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_(填“小安”或“小庆”)的结论正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D
6.D
7.D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虚像 大于
15.60° 37°
16.3×108 不相同 直线 凸
17.53°
18.0 逆 小于
19.AO 55 水
20.折射 虚
21.反射 反射 等大 虚
22.光的直线传播 距离
23.大小 A 不能 虚 薄 相等
24.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 减小 减小 不能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5.反射 折射 小于 增大 0° 是 没有探究当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发生的现象,不能得出普遍结论。
26.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刻度尺 前面 不能 不变 不动
27.位置 2 暗 没有将玻璃板竖直放置 B 不透过 C
28.同一平面 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60 减小 小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