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植被 (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植被 (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1 14: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一节 植 被
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一、植被与环境2.植被分类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一、植被与环境3.植被与环境(1)植被对环境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条件,从而促进更多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植被的演替经历数百年时间稳定植被裸地少数种植被改造土壤、水分多数种植被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机质。
通过光和作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通过植物蒸腾,大气获得了水汽。
(1)植被对环境的作用
植被对地表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有以下功能:
不同地区森林生态功能差异:
①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②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③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①丘陵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长江中上游山区的防护林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如西北防护林
③沿海地区: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堤,如红树林
④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
⑤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第五章 第一节
植 被
稳定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各自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光照强度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垂直结构
一、植被与环境
2.植被与环境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
一、植被与环境
2.植被与环境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类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热带雨林
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橡树林
③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分布在适应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条件,主要如下:
(1)光照条件的影响
一、植被与环境
2.植被与环境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
(2)热量条件的影响
(3)水分条件的影响
一、植被与环境
2.植被与环境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3)水分条件的影响
一、植被与环境
2.植被与环境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的分布反映干旱环境
铁芒萁的分布指示酸性土壤环境
碱蓬的分布指示碱性土壤环境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
旗形树的分布指示该地常年盛行的强风风向
解释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分别对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①对气候:调节当地小气候,减小温差、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②对地貌:减少侵蚀地貌
③对土壤:植被丰富,保持水土,保持土壤肥力。
④对水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
西双版纳作为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当地政府近年来采取“退胶还林”政策。
推断天然植被破坏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
灾害性天气增多。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土壤: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④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⑤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森林的成层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茁壮的植物,在弱光、荫蔽的密林底层仍能健康成长
B.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中的上层
C.有些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少量的阳光,该植物为喜阴植物
D.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阴、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2.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物高度越大
B.在足够的降水条件下,纬度越低,植物种类越多
C.在干旱地区,由于水分的缺乏,垂直结构往往不明显
D.在山地,植物群体的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与山地所在纬度有关,与山体坡向没有关系
A
D
随堂训练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回答3~4题。
3.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4.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
随堂训练
D
C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3~4题。
3.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4.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C.沼泽植被 D.热带草原
3.C 4.B
不同的森林
第五章 第一节
植 被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主要 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二、森林
1.森林的分布
1)热带雨林
植被特点:
①全年旺盛生长,呈深绿色,植被种类(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独特现象:各月均有花开;常见板根、茎花等现象;
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滴水叶尖主要是指热带地区对流运动显著,每天午后两点左右都会由于强对流而形成对流雨,而热带地区的植物较茂盛,雨水顺叶尖流下,形成滴水叶尖。滴水叶尖也是一个植物学名词,指叶尾细长,易含蓄水珠。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植被特点:
①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②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状根植物,没有茎花现象。
分布: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无明显干季
3)落叶阔叶林
夏季
冬季
植被特点:
①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
转黄,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
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海洋气候区
气候:
夏季炎热或温暖,生长季节达4-6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
亚寒带针叶林
4)亚寒带针叶林(泰加林)
植被特点:
由耐寒的松、杉类针叶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抗寒抗旱。由单一树种构成的森林,垂直结构简单。
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气候:
夏季温和、短促;
冬季寒冷、漫长。
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支柱根和板状根。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有些树种发育明显的板状根,高30-50厘米。
呼吸根。红树林发育各种形状的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呼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胎生”。红树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发,长出绿色棒状的胚轴,长13-30厘米,下端粗大,顶端渐尖,到一定时候便和果实一起下落或脱离果实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成为独立的植株。胚轴组织疏松,含有空气,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
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1.针对上述红树林植物的特点,分别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
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课堂活动
支柱根和板根——适应和防止风浪冲击;
呼吸根——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促淤保滩,净化空气;胎生——适应滩涂和海流,增强生存能力;
排盐腺体——适应海水浸泡,净化海水。
支柱根和板状根。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有些树种发育明显的板状根,高30-50厘米。
呼吸根。红树林发育各种形状的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呼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胎生”。红树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发,长出绿色棒状的胚轴,长13-30厘米,下端粗大,顶端渐尖,到一定时候便和果实一起下落或脱离果实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成为独立的植株。胚轴组织疏松,含有空气,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
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课堂活动
①红树林丰富了海岸生物多样性,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②红树林能够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草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草原
(2)主要类型: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
(1)分布: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
1)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湿季
热带草原干季
分布: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点: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原枯黄;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
2)温带草原
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半干旱区)
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植被特点:
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片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丛生禾草植物
温带草原
3.荒漠
(1)分布: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
(2)主要类型:
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热带荒漠
植被特点: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力沙漠中的花海。
温带荒漠
植被特点:
主要是旱生和盐生的灌木、半灌木的植被。
植物的叶面积缩小和退化,具有适应高温、干旱的特征。
三、草原与荒漠
3.荒漠植被
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无叶;
减少水分蒸腾
具肉质茎或叶;
贮存水分
覆盖茸毛;
根系发达;
抵抗灼热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植被类型的判读技巧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in China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
温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
植被类型的判读技巧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
植被类型的判读技巧
(2)根据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判断
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的为热带雨林。
②森林常绿、乔林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为常绿阔叶林。
③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的为落叶阔叶林。
④叶片呈针状的为针叶林。
⑤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的为热带草原。
⑥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的为温带草原。
植被
与环境
的关系
森林
草原
荒漠
改造植被生长的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在春末夏初
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形成层次明显的垂直结构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
叶片为针状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秋冬季落叶
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知识归纳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8.黄山迎客松的主要特点是(  )
A.多高大乔木,藤本植物层层缠绕,板根植物丰富
B.夏绿冬枯,植被较低,也会有较为矮小的灌木
C.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具有较宽的叶片
D.终年常绿,针状叶
7.A 8.D
“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石家庄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读图完成5、6题。
随堂训练
5.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6.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气温 C.降水 D.光照
D
B
(2021·广州高一检测)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9、10题。
9.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10.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苔原气候
随堂训练
B
C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6.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5.A 6.C
(2021·广东联考)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独木成林”而闻名的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7、8题。
7.榕树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8.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随堂训练
B
D
11.(2021·西安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林、热带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图b)。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随堂训练
(1)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贫瘠,植物生长缓慢。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
11.(2021·西安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林、热带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图b)。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随堂训练
(2)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
变化:分布高度自东向西升高(或分布高度自西向东降低)。原因:山顶苔藓矮曲林是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的,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或我国自西向东地势降低),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或降低)。
11.(2021·西安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林、热带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图b)。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随堂训练
(3)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
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保功效;生境独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