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表示淋巴液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如果淋巴液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B.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C.甲、乙、丙和淋巴液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2.高等动物细胞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C.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D.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高于蛋白质
B.进食水果后血浆中可能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多种糖类
C.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内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无机盐
4.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组织细胞间隙间的液体增多
B.红细胞内的液体增多
C.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增多
D.组织细胞的液体增多
5.下列不属于稳态失调的例子是( )
A.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 B.伤口感染引发局部化脓
C.正常人进食后血糖迅速升高 D.久居空调房引发空调病
6.分析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甲、乙、丙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C.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乙>肝细胞
7.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人脑中与上述现象有关的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小脑、下丘脑、脑干 B.大脑皮层、小脑、脑干
C.小脑、大脑皮层、脑干 D.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
8.下图表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③表示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箭头表示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⑤是指神经末梢
B.人体的反射弧至少由3个以上的神经元组成
C.刺激④既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也可以导致a处的兴奋
D.兴奋在②上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同箭头方向一致
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可以进行双向传导且传导速度较快
B.在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K+、Na+均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C.神经中枢的作用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
只要刺激导致效应器产生了相应的反应,就说明发生了反射活动
10.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 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D.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11.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1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甲图 乙图
A.在甲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相同功能的神经元
B.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C.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为兴奋部位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3.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新生儿完成这些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B. 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
D. 在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
14.下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c处兴奋时,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
B.刺激a、b点,可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①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②指针偏转的次数
15.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D.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发生反应;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发生反应
1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17.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类型的分泌腺,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是甲型腺体的分泌物
B. 雄性激素由乙型腺体分泌且在睾丸中起作用
C. 若甲型腺体为胰岛,则其中的分泌细胞为胰岛B细胞
D. 促胰液素是由乙型腺体分泌到小肠腔内,再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发挥作用的
18.某小组为探究雄性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且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性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需继续补充实验。下列补充实验合理的是 ( )
A. 重复进行上述实验,观察阉割后的现象是否稳定呈现
B. 以发育成熟的公鸡为材料进行摘除睾丸实验,公鸡不出现求偶行为
C. 给题干中阉割的公鸡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公鸡恢复了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D. 不摘除仔公鸡睾丸并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仔公鸡长大后出现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1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甲状腺对幼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实验组 ① 切除甲状腺 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
② 切除甲状腺十注射甲状腺激素
对照组 ③ 不做任何处理
④ 只进行相关手术不切除甲状腺
A. 实验组②中甲状腺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补充,不能通过饲喂补充
B. 该实验能说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 若①组停止发育,③④组正常发育,则直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D. 该实验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比用小鼠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指标更明显
20.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脑干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 刺激引发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C. 咳嗽反射过程中,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需要消耗ATP
D. 长期咳嗽伴发的咽喉肿痛的痛觉中枢位于脑干
二.非选择题。
21.(18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_____系统,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血浆与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_____。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22.(14分)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的,下图表示离体的联结起来的两个兴奋性神经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结构名称是_______,由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2)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分布特征是细胞外的Na+浓度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内的。神经纤维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3)给予B点一个有效刺激,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刺激D点,B点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经冲动在C处圈内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8分)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②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中 增加
③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同种其他动物个体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糜,导入十二指肠中 大量增加
④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1)动物激素是由____________分泌,通过___________传递,对靶细胞、靶器官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有机物。
(2)实验过程中,实验①起__________作用,说明胰液的分泌受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实验②则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只受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
(3)通过实验②和实验③,可以说明胰液的分泌还受__________调节。
(4)通过实验_______和实验_______,可以说明胰液的分泌是由胃酸刺激引起的。
(5)结合所学知识和本实验内容可知,胰液的分泌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且以__________调节为主。
24.(10分)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效应,该机制能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的兴奋性。某研究小组展开相关研究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钙较低,肌肉易抽搐痉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膜屏障效应,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K+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1)。然后降低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①图1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2中____(填“Ⅰ”或“Ⅱ”)所示的连接方式。若是图2中另一种连接方式,请画出理论上所获得的膜电位变化曲线。
②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膜屏障效应后,研究小组去除培养液中全部的Ca2+,其他条件不变,然后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结果虽然神经纤维上能形成动作电位,但是腓肠肌未收缩。对轴突末梢的研究发现,其膜上有Ca2+的运输通道,突触小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据此推测Ca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CCDAB 6-10 CBDCD
11-15 DBCAB 16-20 CACDB
21.(18分,每空两分)
(1)呼吸 消化 泌尿 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
22.(14分,除标注外,每空两分)
(1)突触1分 突触前膜1分 突触间隙1分 突触后膜1分
(2)高于 K+
(3)A、C、D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而在神经纤维上只通过电信号进行传导,电信号的传导速度远远高于化学信号的
23.(除标注外,每空两分,共18分)
(1)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体液(或血浆)
(2)对照 神经 神经
(3)激素(或体液、化学物质)
(4)③1分 ④1分(或④ ③)
(5)神经和激素(体液)的共同 神经
24.(10分,每空两分)
(1)Ca2+较少,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过强,很容易产生兴奋而使肌肉频繁收缩
(2)①Ⅱ 如图所示
②膜内Na+浓度的变化
(3)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以释放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