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再探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复习解:把①式两边同时除以15可得 2X +Y = 45
则有 Y = 45 – 2X ③
①②把 X = 20 代入③式有 Y = 45 – 2× 20
则 Y = 5把③式代入④式可得 21 X + 10 ( 45 – 2X ) = 470
去括号得 21 X + 450 – 20 X = 470
移项、合并得 X = 20
由②式变形可得 21 X + 10 Y = 470 ④相关知识复习解 由①式可得 Y = 200 – X ③
①②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把 X 106 代入 ③ 式得 Y 200 – 106
则 Y 94由②式可变形 8 X = 9 Y ④把③式代入④式 可得 8 X = 9 ( 200 – X )
去括号得 8 X = 1800 – 9 X
移项、合并得17 X = 1800
系数化为1得 X 10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⑴设: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
一般情况下,问什么设什么(直接设未知数法)。
当然还有“间接设未知数法”“设铺助未知数法”⑵列:根据所设未知数和找到的等量关系列
方程。⑶解: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⑷答:检验所求解,写出答案。相关知识复习请同学回答:答:思考:导 学 题 例 例题一 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
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
这时1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
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每只小牛 1天约需饲料
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解:设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X kg
平均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Y kg. 675X30Y 15=+940X(30+12)Y(15+5)+=解之得X =20Y=5由题意可列方程组: 答:这就是说,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20kg,
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5kg。饲料员李大叔对母牛
的食量估计较准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偏高。学 习 小 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⑴设:设未知数,可以直接设之,也可以间接
设之;⑷答:检验所求的解,写出答案。⑶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⑵列: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 全部含义的两个相
等关系,根据这些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
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并组成方程;导 学 题 例2、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 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
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 ,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解:设第一、第二车间原来分别有 x,y人,
依题意有:
解之得:答:略.课 堂 练 习1、填空
一架飞机的速度为X km/h ,风速为 Y km/h 则该飞机顺风速度为 ,逆风速度为 。( ) km/h( ) km/hX+YX – Y课 堂 练 习2.A市至B市的航线长1200km,一架飞机从A市顺风飞往B市需2小时30分,从B市逆风飞往A市需3小时20分。求飞机的平均速度与风速。解;设飞机的平均速度为X km/h,风速为Y km/h.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之得:答:飞机的平均速度为120km/h,风速为60km/h。课 堂 练 习3.一支部队第一天行军4小时,第二天行军5小时,两天 共行军98km,第 一天比第二天少走2km,第一天和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第一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X km/h, 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Y km/h,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之得:答:第一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12 km/h;
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10 km/h。课 堂 总 结
1.解实际应用问题必须写“答”,而且在写答案前要根据
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得结果是否合理,不符
合题意得解应该舍去。
3.一般来说,设几个未知数,就应列出几个方程并组 成方程组。2.“设”、“答”两步,都要写清单位名称。一、几点注意:二、实际问题中常见得类型及数量关系。课 堂 总 结⑵. 行程问题
路程 = 速度 × 时间
顺风(水)速度 = 航速 + 风速(水速)
逆风(水)速度 = 航速 – 风速(水速)
①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 = 总路程
②追及问题:两者路程之差 = 总路程⑴ . 工作量问题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1、某所中学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作业2 、某中学参加中学生运动会,获得金牌数与
银牌数之比是5:6,铜牌数比金牌数的2倍少5
块,金牌数的3倍与银牌数之和等于42块,求
该校获取三种奖牌各多少块?若组委会规定,
单独获取12块以上(含12块)金牌的学校,将
授予团体优胜奖,那么该学校是否能获得这个
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