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秋鄂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查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_______
(总分:100分 耗时:40分钟)
大题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煤气的燃烧。 B.雪融化成水
C.紫罗兰遇酒变色 D.自行车生锈
2.下列关于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中,最容易导致铁生锈的是( )。
A B C D
3.证明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的是下列哪位科学家?( )
A.牛顿 B.瓦特 C.拉瓦锡 D.奥斯特
4.下列几种气体中,不能支持燃烧的是( )。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氢气 ④氧气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几项标识中,表述剧毒的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差的地方植物长得不好。
B.庄稼长的太密也会影响生长。
C.土壤缺少肥力也会影响植物生长。
D.给植物浇水越多生长越茂盛。
7.下列几种植物中,属于木质茎的是( )。
A.红薯 B.豌豆 C.垂柳 D.草莓
8.下列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植物的茎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水分。
9.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木桶实验发现了(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柳树的生长规律。
C.植物的养分来源于土壤。
D.植物的养分来源于水。
10.下列几中动物中,不存在食物链关系的是( )。
A.猎豹——羚羊 B.老虎——苍蝇
C.长颈鹿——合欢树 D.狮子——野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在空气体积中,氧气含量约占_____%,氮气含量约占_____%,这两种气体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
2.当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时,往往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或沉淀等现象,例如香蕉逐渐变成黑色是________的变化,蜡烛在燃烧时___
___和______同时进行。
3.油松、银杏都是______茎植物,而蚕豆、甘薯都是______茎植物。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叶子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5.吃草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动物,例如________;吃肉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动物,例如________。
6.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通过食物链进行,这些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相互交织的食物链构成了一个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________。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猫头鹰、斑马、河马都是草食动物。( )
2.白糖加热后会产生新的物质。( )
3.林奈出生于瑞士,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
5.生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环境。( )
6.七星瓢虫的天敌是蚜虫。( )
7.在一条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
8.自然界中多几种,少几种动物无关紧要,影响不大。( )
9.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的科学家是法国人拉瓦锡。( )
10.在正常情况下,目前所有的金属都会生锈。( )
四、简答题。(14分)
1.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喷壶往纸上喷碘酒,纸会显现出字迹
吗?为什么?(4分)
2.1935年,澳洲人引入了20只海蟾蜍并投放到甘蔗园中,控制甘蔗园中的虫害。然而,海蟾蜍并没有起到灭虫的作用,反而带来了另一场灾难。海蟾蜍吃掉了身边所有的可能食物,对当地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他们带有剧毒,对当地人具有生命威胁。(10分)
①海蟾蜍被投放到甘蔗园的目的是什么?(3分)
②海蟾蜍在澳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③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B)。
A.煤气的燃烧。 B.雪融化成水
C.紫罗兰遇酒变色 D.自行车生锈
2.下列关于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中,最容易导致铁生锈的是(D)。
A B C D
3.证明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的是下列哪位科学家?(C)
A.牛顿 B.瓦特 C.拉瓦锡 D.奥斯特
4.下列几种气体中,不能支持燃烧的是(A)。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氢气 ④氧气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几项标识中,表述剧毒的是(B)。
A B C D
6.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光线差的地方植物长得不好。
B.庄稼长的太密也会影响生长。
C.土壤缺少肥力也会影响植物生长。
D.给植物浇水越多生长越茂盛。
7.下列几种植物中,属于木质茎的是(C)。
A.红薯 B.豌豆 C.垂柳 D.草莓
8.下列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没有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植物的茎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水分。
9.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木桶实验发现了(D)。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柳树的生长规律。
C.植物的养分来源于土壤。
D.植物的养分来源于水。
10.下列几中动物中,不存在食物链关系的是( B)。
A.猎豹——羚羊 B.老虎——苍蝇
C.长颈鹿——合欢树 D.狮子——野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在空气体积中,氧气含量约占__21__%,氮气含量约占_78_%,这两种气体支持燃烧的是氧气_。
2.当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时,往往会出现发光_、__发热___、__颜色变化或沉淀等现象,例如香蕉逐渐变成黑色是_颜色_的变化,蜡烛在燃烧时发光
___和_发热_同时进行。
3.油松、银杏都是_木质_茎植物,而蚕豆、甘薯都是_草质_茎植物。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子,叶子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光照____。
5.吃草的动物被称为_食草_动物,例如__水牛___;吃肉的动物被称为__食肉___动物,例如__老虎___。(此空答案不唯一)
6.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通过食物链进行,这些能量最终来自__太阳__。相互交织的食物链构成了一个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_食物网_。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猫头鹰、斑马、河马都是草食动物。(×)
2.白糖加热后会产生新的物质。(√)
3.林奈出生于瑞士,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5.生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环境。(√)
6.七星瓢虫的天敌是蚜虫。(×)
7.在一条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8.自然界中多几种,少几种动物无关紧要,影响不大。(×)
9.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的科学家是法国人拉瓦锡。(√)
10.在正常情况下,目前所有的金属都会生锈。(√)
四、简答题。(14分)
1.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喷壶往纸上喷碘酒,纸会显现出字迹
吗?为什么?(4分)
答:因为淀粉和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淀粉写的字遇到碘酒会变色,所以能看到字。
2.1935年,澳洲人引入了20只海蟾蜍并投放到甘蔗园中,控制甘蔗园中的虫害。然而,海蟾蜍并没有起到灭虫的作用,反而带来了另一场灾难。海蟾蜍吃掉了身边所有的可能食物,对当地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他们带有剧毒,对当地人具有生命威胁。(10分)
①海蟾蜍被投放到甘蔗园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目的是控制甘蔗园中的虫害。
②海蟾蜍在澳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答:海蟾蜍吃掉了身边所有的可能食物,对当地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他们带有剧毒,对当地人具有生命威胁。
③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告诉我们不要随意放生外来物种。(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