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复习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复习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2 09:08: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后小练
1.科学无处不在,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发现(发明)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苹果落地 发现万有引力 B.悬挂的灯晃动——手表
C.水的沸腾顶起壶盖——发明蒸汽机 D.挤奶女工没有患天花- 种牛痘预防天花
2.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用超声波诊断病人的病情
C.用鼻子闻花香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
3.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眼睛看就是观察
B、只有利用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
C、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
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4.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5.02厘米,26.08厘米、26.10厘米、26.079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26.058厘米 B.26.08厘米
C.26.09厘米 D.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
5.例题2: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2.40厘米, 这本书共有48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毫米 C.0.1毫米 D.0.01毫米
6.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 )
A.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力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B.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C.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D.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填空题:
1.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32圈的总长度是__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mm(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尺子受热和遇冷时导致的误差分析
尺子受热膨胀,读数 ______。遇冷收缩,读数 _________。
3.皮卷尺拉得紧和拉得松误差分析
皮卷尺拉紧,读数 ______。拉松,读数 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C
3.D
4.C
5.C
6.B
填空题:
1.5.00 1.6
2.偏小 偏大
3.偏小 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5张PPT)
科学入门 复习
浙教版 七年级上
复习导入
科学入门
科学:
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1.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
2.滴管的使用:
①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②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中。
③滴管用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实验:
3.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外焰加热
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石棉网
复习导入
科学入门
科学
实验:
5.加热的规范:
1、加热前要 试管外壁,防止水滴流下炸裂试管
2、加热时用洒精灯外焰,要先均匀 防止炸裂
3、加热时不要使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防止炸裂
4、试管夹要夹在离试管口 处
5、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
6、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于桌面约成 角,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或别人
擦干
预热
1/3
1/3
45度
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用正确:
2.放准确:
3.看准确:
4.读准确:
5.记准确:
根据物体长度和要求选用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的刻度尺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应当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
(1)累积法:金属丝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a测量步骤:
b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2)滚轮法:跑道长度
(3)化曲为直法:地图上铁路的长.
(4)组合法:金属圆柱体的直径.
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复习导入
科学入门
科学
实验:
测量:
1.长度的测量
c长度的单位及转化: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μm )=1000000纳米(nm)
1千米=1000米
2.体积的测量:
a规则物体:
b不规则物体(不溶于水也不会与水反应):
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使用公式计算
排水法:
1、选量筒: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放量筒: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正确:往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记下体积V1
4、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水中,记下体积V2
5、V石=V2-V1
c体积的单位及其转化: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1000000000毫米3
复习导入
3.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
科学入门
科学
实验:
测量:
不超量程 充分接触
稳定读数 视线相平
a测量步骤:
区别 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
最小刻度
量程
结构
读数时
原理 一般为1°C
0.1°C
一般为0~100°C
35-42°C
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内径很细
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
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不同温度计区别:
没甩时:直升不降
探究过程:
建立猜测和假设
提出问题
合作与交流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方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
(作出解释)
课堂练习
1.有下列现象:
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 B.火山爆发
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 D.含羞草开花
E.伊拉克战争 F.“神舟六号”上天
G.种子发芽 H.大雁南飞
I.昆虫蜕皮,青蛙冬眠
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G、H、I
2.如图,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1.56
1mm
课堂练习
3.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1.358米,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
1cm
1.35m
0.008m
4.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达-88.3 ℃。下表是三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的温度计是( )
温度计类型 测量范围
水银温度计 约-39℃~357℃
酒精温度计 约-114℃~78℃
煤油温度计 约-30℃~150℃
B
课堂练习
5.有A、B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的都是煤油。A玻璃泡大,B玻璃管内径大。用它们测同一种液体的温度,测量的精确度____高,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测的温度 。(选填“A>B、AA
精确度由液体体积的多少和玻璃管的粗细决定
A=B
6.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80立方厘米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好 ( )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
B
课堂练习
7.(1)25mm=____________μm (2)0.078cm=____________nm
(3)345cm=____________km (4)6370nm =____________μm
780000
25000
0.00345
6.37
8.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建立假设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定计划 D.提出问题
B
课堂练习
9.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蚂蚁可能靠触角寻找回家的路
1、每组中的蚂蚁太少,偶然性大,应多放几只数量相同的蚂蚁;
2、没有设置对照组,应多选择几只健康、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蚂蚁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
课堂练习
10.关于量筒和量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筒和量杯都能测量液体的体积
B.量筒和量杯的管径都很细,这是为了减小误差
C.量筒和量杯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D.量筒和量杯壁上的刻度单位都是毫升
C
1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D
课堂练习
1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平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C
19ml(平视)
11ml(仰视)
12ml (平视)
认为:8ml
实际倒出:7ml
课堂练习
13.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表实验方案: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 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环境条件是 乙组环境条件是 。
②实验材料选择 。
适宜温度,光照充足
适宜温度,阴暗环境
同样多株韭苗或蒜苗
3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