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3 物质的密度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3 物质的密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06 10:57: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3 物质的密度
一、单选题
1.关于密度公式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的特性分析。
【解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但是其大小却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哪个与密度相关,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主要从材料的尺度上改变电子元件的性能,与密度无关,故A不合题意;
B.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利用的是塑料为热的不良导体,故B不合题意;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因为泡沫密度小,所以墙壁的重力小,不会对演员造成太大的伤害,故C符合题意;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利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实验桌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小佳分别拿起后感觉其中一瓶特别沉。老师告诉她:轻的那瓶装着200g蒸馏水,沉的那瓶装满水银,水银密度是13.6×103kg/m3。则瓶中的水银质量为(  )
A.200g B.2720g C.10.88g D.272g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的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而两个瓶子的容积相等,那么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液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m水银=2720g。
故选B。
4.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像,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m液体,据此分析图像的形状即可。
【解答】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m液体=m容器+ρ液体V。
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即此时总质量不是0,也就是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小雪利用烧杯装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的质量为40g
B.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C.液体的密度为1.33×103kg/m3
D.当烧杯中装有体积为60cm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图像中的质量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液体的质量为零,此时图像中对应的质量就是烧杯的质量;
(2)(3)首先根据m=m总-m烧杯计算出液体的质量,再根据计算液体的密度;
(4)根据图像确定6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计算出液体的质量。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0g。根据m总=m烧杯+m液体可知,因为液体的质量为零,所以烧杯的质量就是20g,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80cm3时,总质量为100g,
此时液体的质量m=m总-m烧杯=200g-20g=80g;
那么液体的密度:,故B正确,C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总质量为80g,此时液体的质量:m=80g-20g=60g,故D错误。
故选B。
6.设有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ρ1=2ρ2,若取体积分别为V1和V2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V1= V2,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  )
A. ρ1 B. ρ1 C. ρ2 D. ρ2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混合液体的质量等于两种液体的质量之和,混合液体的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据此根据计算混合液体的密度。
【解答】混合液体的总质量m总=m1+m2=ρ1V1+ρ2V2=ρ1V1+=2ρ1V1;
混合液体的总体积V总=V1+V2=V1++2V1=3V1;
那么混合液体的密度:;
因为ρ1=2ρ2,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
故选A。
7.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小吴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cm,这种复印纸的质量规格是70g/m2,则该复印纸的密度为(  )
A.70kg/m3 B.700kg/m3 C.500kg/m3 D.1200kg/m3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用面密度×面积×张数计算出500张A4纸的质量,再根据V=Sh计算出体积,最后根据计算复印纸的密度。
【解答】设A4纸的面积为S,
那么这包复印纸的质量:m=70g/m2×S×500;
这包复印纸的体积V=Sh=S×0.05m;
那么复印纸的密度:。
故选B。
8.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和C,(ρA>ρB>ρC),投入三只满水的杯子里都沉入杯底,溢出水的体积关系为VA=VB<VC,则(  )
A.球A一定空心 B.球B一定空心 C.球C一定空心 D.球C一定实心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密度公式对三种材料的体积大小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浸没这种状态对三个小球的体积大小进行判断,前后比较,从而确定小球是否空心即可。
【解答】由密度根据公式 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因为ρA>ρB>ρC,
所以三个球的实心体积VA<VB<VC;
投入三只满水的杯子里都沉入杯底,
那么它们溢出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
因为溢出水的体积关系为VA=VB<VC,
所以A和B的体积一定相同。
因为实心时VA<VB,
所以A一定是空心的,B可能是空心也可能实心,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实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甲、乙两个实心球的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2∶3 C.1∶9 D.9∶1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得到:
甲和乙的密度之比:。
故选D。
10.质量1.25kg的水能把一个玻璃瓶装满,而某液体则需要1.5kg才能把这个瓶装满,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 B.1.16×103kg/m3
C.1.75×103kg/m3 D.1.2×103kg/m3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玻璃瓶被装满时,液体的体积肯定都等于瓶子的容积,即V水=V液,以此为等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水的体积等于液体的体积,即V水=V液体;
根据公式得到:;
即:;
解得:ρ液=1.2×103kg/m3。
故选D。
11.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ρ硫酸=1.8×103kg/m3)、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用塞子将三个容器的口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  )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等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对三种液体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等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因为ρ硫酸>ρ水>ρ酒精;
所以V硫酸那么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故选A。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计算出甲和乙的质量之比,然后结合体积之比,利用公式计算密度之比。
【解答】根据图片得到:2m甲+m乙=m甲+3m乙;
那么:m甲=2m乙;
根据得到:
那么二者的密度之比:。
故选C。
13.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4kg/m3 B.6kg/m3 C.2kg/m3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m=ρV计算出原来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根据计算剩余氧气的密度。
【解答】设氧气瓶的体积为V,
那么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ρV=6kg/m3V;
剩余氧气的质量:m'=;
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还是V,
那么剩余氧气的密度:。
故选A。
14.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铁 7.8×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干松木的密度小于酒精的密度,因此固体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
B.根据表格可知,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根据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质量大于酒精,故B错误;
C.根据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可知,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故C正确;
D.冰和植物油的密度相同,因此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不是一定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5.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   kg。
【答案】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1800(或1.8×103)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kg;
(2)根据公式m=ρV计算冰的质量。
【解答】(1)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为0.9×103kg;
(2)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m=ρV=0.9×103kg/m3×2m3=1800kg。
16.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则该零件的体积为   cm3,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铁的质量为   kg。(ρ铁=7.8×103kg/m3)
【答案】2000;15.6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计算出该零件的体积,再根据m铁=ρ铁V铁计算铁的质量。
【解答】该零件的体积为:;
铁零件的质量为:m铁=ρ铁V铁=7.8g/cm3×2000cm3=15600g=15.6kg。
17.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   kg/m3。
【答案】0.16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密度。
【解答】“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为:。
1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
(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    kg/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答案】(1)175.6g
(2)70cm3
(3)2.5×103;偏小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矿石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前后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就是矿石的体积;
(3)根据公式计算矿石的密度。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肯定会带出少许的水,那么测定的体积就是矿石和带出水的体积之和,即矿石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计算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解答】(1)砝码的质量:100g+50g+20g+5g=175g;
游码的质量:1g+0.2g×2=1.4g;
那么矿石的质量:m=175g+1.4g=176.4g;
(2)矿石的体积:V=200cm3-130cm3=70cm3;
(3)矿石的密度:。
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19.某同学想测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金属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金属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   。根据补充的步骤,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数据,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g。
【答案】(1)11.2;20;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
(3)12.8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塑料球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塑料球的体积等于丙和丁中量筒的示数之差,即V=V丙-V丁,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塑料球的密度;
(2)当塑料球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G=F浮力=ρ液gV排,只要测得加入塑料球前后量筒的示数之差,那么就可以得到V排,并计算出它的重力。
(3)将乙和丙比较,得到塑料球和金属块排开水的总体积,再根据G=F浮力计算出它们的总重力,根据公式计算出它们的总质量,最后根据m金=m总-m塑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塑料块的质量:m=10g+1.2g=11.2g;
根据丙、丁可知,塑料球的体积:V=46cm3-26cm3=20cm3;
塑料球的密度:。
(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
塑料球的重力为:G=F浮=ρ液gV排=ρ水g(V4-V1);
塑料球的体积:V=V2-V3;
塑料球的密度:。
(3)比较丙和乙可知,金属块和塑料球的总重力:G总=F浮力=ρ液gV排=103kg/m3×10N/kg×(46-22)×10-6m3=0.24N;
那么它们的总质量为:;
小金属块的质量:m金=m总-m塑=24g-11.2g=12.8g。
20.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2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求:
(1)桶的容积是   ×10-2m3。
(2)稻谷的密度是   ×103kg/m3。
(3)若用一辆最多能装载110kg物体的手推车把这堆稻谷从晒谷场搬运到谷仓,至少要运   次。
【答案】(1)2
(2)1.1
(3)50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当桶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水桶的容积,根据公式V桶=V水=就按即可;
(2)根据公式计算稻谷的密度;
(3)首先根据m总=ρ稻谷V总计算出稻谷的总质量,然后根据计算需要运的次数。
【解答】(1)桶的容积V桶=V水=;
(2)稻谷的密度:;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m总=ρ稻谷V总=1.1×103kg/m3×5m3=5500kg;
需要运的次数为:。
21.小红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
【答案】9∶4;4∶9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计算出甲和乙的密度,然后将二者作比即可。
(2)根据m=ρV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计算。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为:;
那么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8g/cm3:0.8g/cm3=9:4;
(2)当实心体的质量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甲:V乙=ρ乙:ρ甲=4:9。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⑵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31.8g,空烧杯的质量为90g。
⑶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⑷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⑸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⑹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
【答案】零刻度处;左;161.8;52;2.65;大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的方法: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3)物体的总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4)根据m水=m总-m杯计算出烧杯中水的质量,然后再根据计算水的体积;
(5)用(3)中总质量减去鹅卵石和空烧杯的质量得到里面水的质量,根据计算出其中水的体积,然后用(4)中水的体积减去这个水的体积得到鹅卵石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鹅卵石的密度。
(6)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相当于向右边添加砝码,那么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会偏小,那么计算出鹅卵石的体积会偏小,从而使密度偏大。
【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重,左盘轻,因此应该将平衡螺母网左调节。
(3)游码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1.8g,砝码的质量为:100g+50g+10g=160g,因此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1.8g+160g=161.8g。
(4)此时杯子中水的质量为:m水=m总-m杯=142g-90g=52g;
杯中水的体积:。
(5)放入鹅卵石后水的质量为:m水'=161.8g-31.8g-90g=40g;
此时水的体积:;
鹅卵石的体积:V=52cm3-40cm3=12cm3;
鹅卵石的密度:。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23.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⑴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g。
⑵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
⑶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   g;则该液体的密度ρ=   kg/m3。
【答案】60;28.2;0.803×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2)根据甲图确定量筒的分度值,然后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为准,读出液体的体积;
(3)托盘天平的示数=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将前后两次烧杯的总质量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根据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量筒的相邻大刻度之间为20mL,共有5个小格,因此分度值为4mL,那么此时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60mL;
(2)根据图乙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g+20g=25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3.2g,因此托盘天平的示数为:25g+3.2g=28.2g。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m=76.4g-28.2g=48.2g;
那么液体的密度为:。
四、解答题
24.一个质量为54g的空心铝球,它的体积为25cm3,已知ρ铝=2.7×103kg/m3,求:
(1)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得铝球的总质量为58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答案】(1)质量为54g铝的体积V铝= =20cm3,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25cm3-20cm3=5cm3。
(2)液体的质量m液=m总-m=58g-54g=4g,液体的体积V液=V空=5cm3,液体的密度ρ液= =0.8g/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公式 计算出实心部分铝的体积V实,然后根据V空=V球-V铝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
(2)首先根据m液=m总-m计算出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 计算液体的密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3 物质的密度
一、单选题
1.关于密度公式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2.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3.实验桌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小佳分别拿起后感觉其中一瓶特别沉。老师告诉她:轻的那瓶装着200g蒸馏水,沉的那瓶装满水银,水银密度是13.6×103kg/m3。则瓶中的水银质量为(  )
A.200g B.2720g C.10.88g D.272g
4.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像,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B.
C. D.
5.小雪利用烧杯装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的质量为40g
B.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C.液体的密度为1.33×103kg/m3
D.当烧杯中装有体积为60cm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6.设有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ρ1=2ρ2,若取体积分别为V1和V2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V1= V2,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  )
A. ρ1 B. ρ1 C. ρ2 D. ρ2
7.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小吴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cm,这种复印纸的质量规格是70g/m2,则该复印纸的密度为(  )
A.70kg/m3 B.700kg/m3 C.500kg/m3 D.1200kg/m3
8.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和C,(ρA>ρB>ρC),投入三只满水的杯子里都沉入杯底,溢出水的体积关系为VA=VB<VC,则(  )
A.球A一定空心 B.球B一定空心 C.球C一定空心 D.球C一定实心
9.甲、乙两个实心球的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2∶3 C.1∶9 D.9∶1
10.质量1.25kg的水能把一个玻璃瓶装满,而某液体则需要1.5kg才能把这个瓶装满,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 B.1.16×103kg/m3
C.1.75×103kg/m3 D.1.2×103kg/m3
11.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ρ硫酸=1.8×103kg/m3)、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用塞子将三个容器的口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  )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13.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4kg/m3 B.6kg/m3 C.2kg/m3 D.无法确定
14.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铁 7.8×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二、填空题
15.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   kg。
16.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则该零件的体积为   cm3,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铁的质量为   kg。(ρ铁=7.8×103kg/m3)
17.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   kg/m3。
1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
(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    kg/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19.某同学想测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金属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金属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   。根据补充的步骤,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数据,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g。
20.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2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求:
(1)桶的容积是   ×10-2m3。
(2)稻谷的密度是   ×103kg/m3。
(3)若用一辆最多能装载110kg物体的手推车把这堆稻谷从晒谷场搬运到谷仓,至少要运   次。
21.小红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⑵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31.8g,空烧杯的质量为90g。
⑶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⑷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⑸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⑹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
23.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⑴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g。
⑵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
⑶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   g;则该液体的密度ρ=   kg/m3。
四、解答题
24.一个质量为54g的空心铝球,它的体积为25cm3,已知ρ铝=2.7×103kg/m3,求:
(1)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得铝球的总质量为58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的特性分析。
【解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但是其大小却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哪个与密度相关,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主要从材料的尺度上改变电子元件的性能,与密度无关,故A不合题意;
B.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利用的是塑料为热的不良导体,故B不合题意;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因为泡沫密度小,所以墙壁的重力小,不会对演员造成太大的伤害,故C符合题意;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利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的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而两个瓶子的容积相等,那么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液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m水银=2720g。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m液体,据此分析图像的形状即可。
【解答】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m液体=m容器+ρ液体V。
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即此时总质量不是0,也就是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图像中的质量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液体的质量为零,此时图像中对应的质量就是烧杯的质量;
(2)(3)首先根据m=m总-m烧杯计算出液体的质量,再根据计算液体的密度;
(4)根据图像确定6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计算出液体的质量。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0g。根据m总=m烧杯+m液体可知,因为液体的质量为零,所以烧杯的质量就是20g,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80cm3时,总质量为100g,
此时液体的质量m=m总-m烧杯=200g-20g=80g;
那么液体的密度:,故B正确,C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总质量为80g,此时液体的质量:m=80g-20g=60g,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混合液体的质量等于两种液体的质量之和,混合液体的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据此根据计算混合液体的密度。
【解答】混合液体的总质量m总=m1+m2=ρ1V1+ρ2V2=ρ1V1+=2ρ1V1;
混合液体的总体积V总=V1+V2=V1++2V1=3V1;
那么混合液体的密度:;
因为ρ1=2ρ2,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用面密度×面积×张数计算出500张A4纸的质量,再根据V=Sh计算出体积,最后根据计算复印纸的密度。
【解答】设A4纸的面积为S,
那么这包复印纸的质量:m=70g/m2×S×500;
这包复印纸的体积V=Sh=S×0.05m;
那么复印纸的密度:。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密度公式对三种材料的体积大小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浸没这种状态对三个小球的体积大小进行判断,前后比较,从而确定小球是否空心即可。
【解答】由密度根据公式 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因为ρA>ρB>ρC,
所以三个球的实心体积VA<VB<VC;
投入三只满水的杯子里都沉入杯底,
那么它们溢出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
因为溢出水的体积关系为VA=VB<VC,
所以A和B的体积一定相同。
因为实心时VA<VB,
所以A一定是空心的,B可能是空心也可能实心,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实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得到:
甲和乙的密度之比:。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玻璃瓶被装满时,液体的体积肯定都等于瓶子的容积,即V水=V液,以此为等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水的体积等于液体的体积,即V水=V液体;
根据公式得到:;
即:;
解得:ρ液=1.2×103kg/m3。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等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对三种液体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等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因为ρ硫酸>ρ水>ρ酒精;
所以V硫酸那么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计算出甲和乙的质量之比,然后结合体积之比,利用公式计算密度之比。
【解答】根据图片得到:2m甲+m乙=m甲+3m乙;
那么:m甲=2m乙;
根据得到:
那么二者的密度之比:。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m=ρV计算出原来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根据计算剩余氧气的密度。
【解答】设氧气瓶的体积为V,
那么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ρV=6kg/m3V;
剩余氧气的质量:m'=;
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还是V,
那么剩余氧气的密度:。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干松木的密度小于酒精的密度,因此固体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
B.根据表格可知,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根据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质量大于酒精,故B错误;
C.根据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可知,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故C正确;
D.冰和植物油的密度相同,因此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不是一定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1800(或1.8×103)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kg;
(2)根据公式m=ρV计算冰的质量。
【解答】(1)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为0.9×103kg;
(2)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m=ρV=0.9×103kg/m3×2m3=1800kg。
16.【答案】2000;15.6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计算出该零件的体积,再根据m铁=ρ铁V铁计算铁的质量。
【解答】该零件的体积为:;
铁零件的质量为:m铁=ρ铁V铁=7.8g/cm3×2000cm3=15600g=15.6kg。
17.【答案】0.16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密度。
【解答】“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为:。
18.【答案】(1)175.6g
(2)70cm3
(3)2.5×103;偏小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矿石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前后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就是矿石的体积;
(3)根据公式计算矿石的密度。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肯定会带出少许的水,那么测定的体积就是矿石和带出水的体积之和,即矿石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计算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解答】(1)砝码的质量:100g+50g+20g+5g=175g;
游码的质量:1g+0.2g×2=1.4g;
那么矿石的质量:m=175g+1.4g=176.4g;
(2)矿石的体积:V=200cm3-130cm3=70cm3;
(3)矿石的密度:。
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19.【答案】(1)11.2;20;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
(3)12.8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塑料球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塑料球的体积等于丙和丁中量筒的示数之差,即V=V丙-V丁,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塑料球的密度;
(2)当塑料球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G=F浮力=ρ液gV排,只要测得加入塑料球前后量筒的示数之差,那么就可以得到V排,并计算出它的重力。
(3)将乙和丙比较,得到塑料球和金属块排开水的总体积,再根据G=F浮力计算出它们的总重力,根据公式计算出它们的总质量,最后根据m金=m总-m塑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塑料块的质量:m=10g+1.2g=11.2g;
根据丙、丁可知,塑料球的体积:V=46cm3-26cm3=20cm3;
塑料球的密度:。
(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
塑料球的重力为:G=F浮=ρ液gV排=ρ水g(V4-V1);
塑料球的体积:V=V2-V3;
塑料球的密度:。
(3)比较丙和乙可知,金属块和塑料球的总重力:G总=F浮力=ρ液gV排=103kg/m3×10N/kg×(46-22)×10-6m3=0.24N;
那么它们的总质量为:;
小金属块的质量:m金=m总-m塑=24g-11.2g=12.8g。
20.【答案】(1)2
(2)1.1
(3)50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当桶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水桶的容积,根据公式V桶=V水=就按即可;
(2)根据公式计算稻谷的密度;
(3)首先根据m总=ρ稻谷V总计算出稻谷的总质量,然后根据计算需要运的次数。
【解答】(1)桶的容积V桶=V水=;
(2)稻谷的密度:;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m总=ρ稻谷V总=1.1×103kg/m3×5m3=5500kg;
需要运的次数为:。
21.【答案】9∶4;4∶9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计算出甲和乙的密度,然后将二者作比即可。
(2)根据m=ρV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计算。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为:;
那么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8g/cm3:0.8g/cm3=9:4;
(2)当实心体的质量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甲:V乙=ρ乙:ρ甲=4:9。
22.【答案】零刻度处;左;161.8;52;2.65;大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的方法: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3)物体的总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4)根据m水=m总-m杯计算出烧杯中水的质量,然后再根据计算水的体积;
(5)用(3)中总质量减去鹅卵石和空烧杯的质量得到里面水的质量,根据计算出其中水的体积,然后用(4)中水的体积减去这个水的体积得到鹅卵石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鹅卵石的密度。
(6)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相当于向右边添加砝码,那么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会偏小,那么计算出鹅卵石的体积会偏小,从而使密度偏大。
【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重,左盘轻,因此应该将平衡螺母网左调节。
(3)游码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1.8g,砝码的质量为:100g+50g+10g=160g,因此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1.8g+160g=161.8g。
(4)此时杯子中水的质量为:m水=m总-m杯=142g-90g=52g;
杯中水的体积:。
(5)放入鹅卵石后水的质量为:m水'=161.8g-31.8g-90g=40g;
此时水的体积:;
鹅卵石的体积:V=52cm3-40cm3=12cm3;
鹅卵石的密度:。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23.【答案】60;28.2;0.803×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2)根据甲图确定量筒的分度值,然后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为准,读出液体的体积;
(3)托盘天平的示数=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将前后两次烧杯的总质量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根据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量筒的相邻大刻度之间为20mL,共有5个小格,因此分度值为4mL,那么此时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60mL;
(2)根据图乙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g+20g=25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3.2g,因此托盘天平的示数为:25g+3.2g=28.2g。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m=76.4g-28.2g=48.2g;
那么液体的密度为:。
24.【答案】(1)质量为54g铝的体积V铝= =20cm3,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25cm3-20cm3=5cm3。
(2)液体的质量m液=m总-m=58g-54g=4g,液体的体积V液=V空=5cm3,液体的密度ρ液= =0.8g/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公式 计算出实心部分铝的体积V实,然后根据V空=V球-V铝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
(2)首先根据m液=m总-m计算出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 计算液体的密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