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ing bō fā chóu hé pàn
yú shù sì yuàn guī huàn nǚ
【答案】王孙;停泊;发愁;河畔;榆树;寺院;归浣女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孙、泊、愁、畔、榆、院、浣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王孙、停泊、发愁、河畔、榆树、寺院、归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暝”的意思是 。( )
A.王维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 苦苦思索
(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
A.月落 寒山寺 B.乌啼 夜半钟声
(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 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答案】A;B;B
(1)A
(2)B
(3)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王维,“暝”的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乌啼、夜半钟声。
(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故答案为:A;B;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解答时,要想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这句的朗读节奏可根据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按“二二一”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增强语感。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空”渲染出宁静淡远的氛围。
B.颔联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视:泉流石上。
C.颈联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D.尾联表露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隐居山林的意愿。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 B错误,改:颔联上句是仰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俯视:泉流石上。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答案】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1)错误
(2)正
(3)正
(4)正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错误,描绘了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 ;《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 之情。
【答案】田园;愁绪;家乡的思念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田园、愁绪、家乡的思念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根据课文《枫桥夜泊》理解填空
这首诗采用 的写法,先写 ,然后追忆 ,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答案】倒叙;拂晓时景物;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枫桥夜泊
【解析】【分析】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长相思》的作者是 , 人,是 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以“ ”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答案】纳兰性德;满洲;清;纳兰词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长相思
【解析】【分析】《长相思》的作者是纳兰性德,满洲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阅读与理解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答案】(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2)、(5)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体味诗词的感彩。
(3)在理解这首诗大意的前提下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及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作分析。
(4)在理解这首诗大意的前提下解答。
(6)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能力。
(2)、(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修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次韵律之优美。
(2)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知识点】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叠用两个“一程”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这首词的风格婉约作简要分析。
(3)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此题,参见译文。
(4)对诗句中动词的赏析,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规范的答法是:××字运用……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
故答案为:(1)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修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次韵律之优美。
(2)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 “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点评】(1)本题考查叠词在文中的作用。
(2)、(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11.延伸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 、 、 ,这首诗是对景物的 描写。
(2)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理解诗句,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①下面对“铺”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残阳已接近江面,的确像是铺在水面上,同时“铺”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 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之感。
b.夕阳照在江面上,江面上十分平静,像是有一块地毯铺在上面似的。
②“可怜”的意思是( )
a.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木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天空中挂着精巧的银弓般的新 月,由衷地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b.值得怜悯,诗人看到江边夜景想到露珠易碎,新月未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残阳;江水;露珠;月亮;静态
(2)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珍珠;月;弓
(3)a;a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这首诗写了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一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珍珠,将新月比作弯弓。表现出九月初三夜的美丽。
(3)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故选a。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故选a。
(4)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1)残阳、江水、露珠、月亮、静态
(2)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珍珠、月、弓
(3)a;a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点评】(1)考查对诗中描写景物的掌握。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物挑出来即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三、综合实践
12.我能写出与下列诗句有联系的地名。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⑤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答案】庐山;南昌滕王阁;天门山;黄鹤楼;白帝城,江陵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长相思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理解了诗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意思是: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是: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出自唐朝王勃《滕王阁序》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旋澎湃。
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⑤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能力。
13.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这三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热爱,他们抒发自己感情的方法却是不同的,你知道吗?
【答案】三首诗的表达方式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在认真领会三首诗的内容后,就不难写出正确答案。三首诗的表达方式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热爱,抒发自己感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ing bō fā chóu hé pàn
yú shù sì yuàn guī huàn nǚ
2.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暝”的意思是 。( )
A.王维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 苦苦思索
(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
A.月落 寒山寺 B.乌啼 夜半钟声
(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 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空”渲染出宁静淡远的氛围。
B.颔联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视:泉流石上。
C.颈联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D.尾联表露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隐居山林的意愿。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6.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 ;《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 之情。
7.根据课文《枫桥夜泊》理解填空
这首诗采用 的写法,先写 ,然后追忆 ,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长相思》的作者是 , 人,是 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以“ ”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二、阅读与理解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1.延伸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 、 、 ,这首诗是对景物的 描写。
(2)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理解诗句,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①下面对“铺”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残阳已接近江面,的确像是铺在水面上,同时“铺”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 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之感。
b.夕阳照在江面上,江面上十分平静,像是有一块地毯铺在上面似的。
②“可怜”的意思是( )
a.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木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天空中挂着精巧的银弓般的新 月,由衷地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b.值得怜悯,诗人看到江边夜景想到露珠易碎,新月未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综合实践
12.我能写出与下列诗句有联系的地名。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⑤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这三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热爱,他们抒发自己感情的方法却是不同的,你知道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王孙;停泊;发愁;河畔;榆树;寺院;归浣女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孙、泊、愁、畔、榆、院、浣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王孙、停泊、发愁、河畔、榆树、寺院、归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A;B;B
(1)A
(2)B
(3)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王维,“暝”的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乌啼、夜半钟声。
(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故答案为:A;B;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解答时,要想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这句的朗读节奏可根据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按“二二一”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增强语感。
4.【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 B错误,改:颔联上句是仰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俯视:泉流石上。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答案】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1)错误
(2)正
(3)正
(4)正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错误,描绘了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答案】田园;愁绪;家乡的思念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田园、愁绪、家乡的思念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答案】倒叙;拂晓时景物;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枫桥夜泊
【解析】【分析】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答案】纳兰性德;满洲;清;纳兰词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长相思
【解析】【分析】《长相思》的作者是纳兰性德,满洲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答案】(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2)、(5)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体味诗词的感彩。
(3)在理解这首诗大意的前提下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及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作分析。
(4)在理解这首诗大意的前提下解答。
(6)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能力。
(2)、(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10.【答案】(1)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修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次韵律之优美。
(2)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知识点】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叠用两个“一程”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这首词的风格婉约作简要分析。
(3)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此题,参见译文。
(4)对诗句中动词的赏析,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规范的答法是:××字运用……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
故答案为:(1)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修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次韵律之优美。
(2)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 “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点评】(1)本题考查叠词在文中的作用。
(2)、(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11.【答案】(1)残阳;江水;露珠;月亮;静态
(2)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珍珠;月;弓
(3)a;a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这首诗写了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一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珍珠,将新月比作弯弓。表现出九月初三夜的美丽。
(3)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故选a。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故选a。
(4)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1)残阳、江水、露珠、月亮、静态
(2)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珍珠、月、弓
(3)a;a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点评】(1)考查对诗中描写景物的掌握。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物挑出来即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12.【答案】庐山;南昌滕王阁;天门山;黄鹤楼;白帝城,江陵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长相思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理解了诗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意思是: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是: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出自唐朝王勃《滕王阁序》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旋澎湃。
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⑤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能力。
13.【答案】三首诗的表达方式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在认真领会三首诗的内容后,就不难写出正确答案。三首诗的表达方式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热爱,抒发自己感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