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农业同步练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4分)
1.(本题2分)如下图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①大豆、②棉花 B.①甘蔗、②油菜
C.①油菜、②大豆 D.①棉花、②甘蔗
(本题4分)下图是我国四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分)图中A、B、C、D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别是( )
A.A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B为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C为我国人口分界线 D.D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3.(2分)图中我国沿30°N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西向东依次是( )
A.乳畜业、果林业、灌溉农业 B.混合农业、游牧业、果林业
C.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本题6分)“因地形,以高制塞”是我国古代修筑长城的重要原则。读河北省某段长城的景观图片及其所在地区的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4.(2分)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虚线表示长城在该区域走向,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2分)6.(2分)图示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正确的方向是
A.大力发展林果业 B.修筑梯田,种植小麦
C.发展水产养殖业 D.发展花卉、蔬菜等园艺业
7.(本题2分)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巨大的水能,其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见网状分布
(本题4分)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以下小题。
8.(2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京广铁路分布
9.(2分)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本题4分)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2分)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
11.(2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12.(本题2分)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本题4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2分)关于我国种植业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于在东部湿润地区
B.集中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C.小麦只分布在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水稻很少的原因是热量不足
14.(2分)关于糖料作物与油料作物主要分布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B.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南方油菜
C.甘蔗集中分布华南地区
D.油菜最大产区在长江流域
(本题4分)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2分)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
16.(2分)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本题2分)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0分)
18.(本题2分)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________的分布特点。
19.(本题2分)目前,我国的________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品种丰富多样。
20.(本题2分)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21.(本题2分)我国的四大牧区是________牧区、________牧区、________牧区、________牧区。优良畜种有________牧区的三河马、三河牛,________牧区的滩羊。________牧区的细毛羊,________牧区的牦牛。
22.(本题2分)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3.(本题2分)宜林则林、宜粮则粮——这是说明发展农业应该________。
24.(本题2分)气候对作物和牲畜种类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哪些作物、养殖何种牲畜。在我们熟悉的饮料作物和水果中,咖啡、香蕉芒果和榴莲产自____地区,茶、柑橘产自____地区,苹果、葡萄、桃子和梨产自____地区,这些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较严,达不到要求就难以生长。
25.(本题2分)在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________ 业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________ 业为主.
26.(本题2分)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也不同,其中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 (列举一例粮食作物),农作物的熟制是 ,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 。
27.(本题2分)气候对农业耕作制度的影响
①:在降水丰沛的地区,____决定农作物-年中可以播种的次数。
②:在降水少的地区,需要通过____发展种植业。此外,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三、解答题(共46分)
28.(本题15分)河南者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欧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____、____、____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29.(本题15分)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耕地类型 气候 地形
小麦集中产区 以旱地为主 冬季②____,夏季高温多雨 以④____、高原为主
秦岭—淮河
水稻集中产区 以①____为主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③____ 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2)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____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____趋势。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应____(单项选择)。
A.严格保护耕地B.大力围湖造田C.退耕还林还草D.控制城市发展
主题二: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
(3)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至少答出两点)
主题三: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
(4)粮食消费可分为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食用米饭、馒头等属于直接消费,食用____等属于间接消费。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____(至少答出两点)。
30.(本题16分)赣北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龙潭村进行野外考察,获取并整理出相关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材料一:龙潭村耕地面积2020亩,山林面积8962亩,人口3568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610人,人均年收入约19700元。
材料二:新平镇气候资料(如图)
材料三:新平镇(部分)等高线图(如图)
(1)考察时,同学们了解到龙潭村附近河段夏季多洪涝灾害。请你帮忙探究原因________。
(2)有村民建议,将图2中甲地的林地开垦为耕地。你是否赞成________ , 请说明理由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7.B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A
15.B 16.A
17.B
18.南稻北麦
19.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
20. 西北 南方
21.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青海和西藏
22. 历史悠久 明显地域差异
23.因地制宜
24.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25. 畜牧 种植
26.小麦;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27. 热量 灌溉
28.(1) 水土流失 滑坡、泥石流 低
(2)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B
(4)利用自身优势(如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乡村特色经济。
29.(1) 寒冷干燥 平原 水田 高温多雨
(2) 上升 下降 A
(3)①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②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③采用无土栽培;④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4) 肉、蛋、奶等 ①合理用餐;②剩余菜肴要打包;③实施“光盘行动”
30. 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 河道弯曲;地势低洼(平坦),排水不畅 不赞成;当地降水量大、集中性强、多暴雨(或甲地为山坡);开垦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甲地发展林果业经济、环境效益更明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