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市场上有“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和“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氟,钙和碘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离子 D.原子
2.下列符号中表示的含义最多的是( )
A.Hg B.2H C.N D.Cl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
A.70 B.26 C.48 D.22
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5.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所有的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7.据报道,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比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未来,该铝离子电池或将成为下一代高性价比电池的理想选择,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铝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锂、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锂多20.039g
C.锂、铝两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核外电子数Al3+比Li+多8
8.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①②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族
C.①③④⑤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8分)
11.(8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 ; (2)2个汞原子 ;
(3)3个硫离子 ; (4)构成氧化钠的微粒 ;
(5)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6)地壳中含量排第二位的元素 ;
(7)Al3+中的“3”表示的意义是 。
12.(5分)疫情防控不可松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口罩贴合鼻梁部位的铝条很柔软,铝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的元素符号是 。
(2)配制酒精消毒液时,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这是由于 ;发烧时,我们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请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上升的原因: 。
(3)学校常在公共区域内喷洒消毒液,不一会儿就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由于 。
13.(12分)(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E中x= ,C粒子中的质子数为 。
②图A、B,C、D、E中,共有 种元素。
③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④图A、B,C、D,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
(2)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为 。
③画出元素周期表中第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 (填“周期”或“族”)。
14.(7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查出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氟元素的符号为 。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3)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的 (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镁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5)画出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6)已知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推测溴元素与上表中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5.(6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反应前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从微观角度看,氢气是由 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6.(5分)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e外壁上用记号笔微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开始时打开止水夹a、b,一会儿后长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长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 ,说明 。
17.(7分)如图1是课本上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但是在实验结束揭开大烧杯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该气体是氨气,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并进行如下操作:
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人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 。
(2)进行b操作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试管中的溶液 (填“很快”或“慢慢”,下同)变成红色,C试管中的溶液 变成红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① ;② 。
(4)与改进前的装置相比,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有:
①能够防止 ;
②能够得出在不同 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1-5 AABBC 6-10 BBBCB
11.(1)He (2)2Hg (3)3S (4)Na+ Cl- (5)O2 (6)Si
(7)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12.(1)金属 Al (2)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3.(1)① 17 8 ②4 ③得到 ④A、C
(2)①五 49 114.8 ②失去 In3+ ③ 族
14.(1)6 F (2)Na (3)电子层数 (4)质子数不同 (5)
(6)氟、氯
15.(1)混合物 (2)化合反应 (3)氢分子 2个氢原子 1个氧原子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16.(1)氨气+氯化氢→氢化氨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化氢小
17.(1)对照或者对比 (2)慢慢 很快
(3)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温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