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1 23: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授课题目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中国革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两种道路,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如何建立新中国问题上国共两党的冲突和斗争,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牺牲和努力等重要史事; 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说明几次重大战役的战略部署和敌我力量变化,以及后方对于前线的影响;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到得民心对于一个政权长治久安的重要影响、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关键作用。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主要进程教学难点:国民党政权统治覆灭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思路
环节一: 导入 抗日战争胜利,中日矛盾已经解决,国内两大政治集团,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国民党为何在1945年~1949年短短4年间,就迅速溃败。带着疑问,走进今天的《人民解放战争》。设计意图:承接上节课抗日战争胜利,带着问题开始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环节二: 战与和的博弈 通过阅读蒋介石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感受蒋介石对于和谈一事的急迫。1.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8月14日2.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8月20日3.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8月23日设问:蒋介石为什么这么急着要和谈呢?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国际:美、苏均不赞成内战,支持国共和谈。设计意图:通过三封电报的催促,感受蒋介石的急迫。分析国内国际呼吁和平的形势,为蒋介石的“假和平”做铺垫。设问:蒋介石真心诚意要和谈吗?阅读材料: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妥协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则以土匪清剿之。——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的意识。设问:毛泽东是真心诚意要和谈吗?为什么说重庆是可以去的和必须去的?阅读材料:“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赴重庆谈判前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讲话“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1945年9月27日)因为美苏两国不赞成内战,给了蒋介石无形的压力。因为共产党想要建立联合政府,想要用和平手段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能够史论结合、多角度的认知历史。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在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一份《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国民党同意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并在1946年1月组织召开了由国共两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参与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出来五项议案。但蒋介石在短短两个月后就公然否决《双十协定》和政协路线。随后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环节三:生与死的较量 比一比:共产党和国民党,谁更有胜算?从图片获取信息,国民党和共产党在统治面积、占据城市和人口上有巨大的悬殊,并且还获得了美国的支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能够概括历史事件的特征。阅读材料:1946年5月蒋介石对其内部人员说:“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共果不就犯,一年期可削平之”。“我们有空军、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配合的好,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高华《革命年代》美国的帮助给蒋介石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对内战胜券在握,他认为共产党不过是乌合之众,一年之内就能速战速决,奸匪消灭。战争是如蒋介石所预想的一样吗 这场战争打了将近3年,我们按照毛泽东的分期,把战争划分成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设计意图:承前启后,完成教学环节过渡。一、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是首先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对全国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后来又集中兵力对陕北、山东展开重点进攻,但最后都被共产党给突破了。这得益于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和防御战略,非常适合当时国共两党兵力差异悬殊的战情。毛泽东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军事思想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诱敌深入 各个歼灭对于这一战争结果,毛泽东早就有预言,毛泽东对内战也十分有信心,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在国民党不仅在前线战场上吃了败仗,后方的国统区统治也是危机重重。美国经济侵略和国民政府滥发纸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1946年冬天,爆发了一系列反饥饿、反内战、反美帝的游行抗议,逐步发展成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除了经济的危机外,国民党政治上也出现了危机,一党专政、独裁统治、孤立无援。1946年11至12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共和民盟等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出席。出席大会的国民党代表占85%,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真面目。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公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在国民党前线崩溃、后方吃紧的形势之下,共产党果断决定开始战略反攻,标志就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二年战略反攻时期,毛泽东的作战计划是:“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设问:共产党为什么兵力剧增?国民党的兵力为何锐减呢?土地改革VS.强制征兵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方法指导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比较的能力。讨论:三大战役的作战战略。先辽沈 攻下锦州 关门打狗再淮海 防止南逃 分割包围后平津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北平协议、和平解放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看法,进行历史解释。设问:北平和谈,国民党是真心诚意想和谈吗?国民党利用1月——4月这三个月的停火休战,加强长江的防御。4月21日,渡江战役;4月23日,攻占南京。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环节四:胜与负的思考 小组讨论:思考并讨论一下,为什么共产党会胜利,国民党会失败?阅读材料: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430多万,所有优质武器都在国民党军手中。此时,共产党的全部正规军总计127万,武器依旧是土制枪支和大刀长矛,而且,共产党没有一艘军舰和一架战机。……1946年,当外国记者问作战能否取胜时,毛泽东同志甚至连“军队”这两个字都没有提到,他只是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得好不好。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因为对于苦难的中国来讲,最大多数的人是谁,是占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 ——王树增《解放战争胜利的启示》
板 书 设 计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一、战与和的博弈 1.重庆谈判 2.政协会议二、生与死的较量 1.防御 2.反攻 3.决战 4.胜利三、胜与负的思考 1.胜败原因 2.启示
教 学 反 思
1.本课教材内容较多,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教师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可以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处理,将重点放到学生未知内容的讲授上,紧扣教学主旨,抓住教学重点,有的放矢。选取典型而简短的材料,避免因大量文字出现而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2.本课内容专业化程度较高,涉及大量历史概念,学习难度较大,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不能充分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的。教师可以提前在课前印发必要的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降低学习难度。也可以布置课前预习提问,提前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授课。最后,可以在问题设置上进行静心设计,问题设置由易到难,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设置一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
主动思考
宏观引领
战和博弈
把握差异
分析材料
感悟历史
引导探究
生死较量
胜负思考
提升认识
概括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