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
授课科目 历史 授课时间 40min
授课年级 高一 授课教师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有关内容的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人民解放战争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史事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知道了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等内容;简要分析明白了国民党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而且对于这部分内容,一些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也有所了解。然而初中的学时的了解不甚全面,高一学生对于国民党失败原因及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仍然需要加深理解和学习以形成知识体系,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此外,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逐渐增强,身心发展趋向成熟,更希望探究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一课,是继上一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国共两党之间进行的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本课通过四个子目(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讲述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关系国共两党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近代中国近百年来屈辱史的终结,又迎来了新中国的全新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一时期的基本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从此新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本节课主要从国民党的危机视角进行设计,通过学习,学生需要较为全面、完整地认识到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对比理解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理解,明白人心的向背从来都在政治局势的演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文字、图片史料的学习,在特定历史时空下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知道国民党军事溃败而中国共产党军事胜利的史实;(时空观念)通过阅读梳理教材中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政策以及面临的经济崩溃、政治困局等史实,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梳理教材中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以及在解放区作出的举措,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努力奋斗的精神,看到其政策和战略决策的果断和英明,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民心”是关键所在。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主要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难点: 国民党政权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堂导入:《时代周刊》封面师:本节课学习一节新的内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首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这是《时代周刊》的一张封面,图中人物为蒋介石。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同学们可以从背景的颜色、人物身份等方面观察。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他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生:五星红旗等……师:我们可以看到,封面上鲜艳的红色部分展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蓝色代表的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图中展示的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独地眺望大陆,蒋介石头发稀少花白,面容也带着一种无奈和沧桑。说明这一时期已经是国民党大陆统治终结,败退台湾之后了。那么,原来统治大陆的国民党为何会失败?它的统治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呢?这要从抗战胜利后初期说起了。课堂内容一、危机深藏师:通过“人民夹道欢迎蒋介石”的场景和“重庆游行人群举着巨幅的中美英苏四国领袖肖像”的照片我们可以得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威望很高,人们对蒋介石是拥戴的,是欢迎的。那么,为何短短几年内它就会败退台湾呢?傅斯年曾经说过:一个朝代、政权要垮台,不是因为革命势力,是它自己的崩溃。这告诉我们要从国民党自己的统治政策寻找原因。抗战胜利后初期,沦陷区的接收工作是国民党面临的第一项工作。课本第147页导言部分描述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日本占领区的情况,从这段文字和当时报纸关于接收的报道,请同学们找出当时的接收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呢?生:……师:导言部分关键词是“完全由国民党官僚资本集团控制”以及“劫收”。报道中也出现了“北平情况非常混乱”等字眼。那么,具体是怎样的一种混乱状况?又是如何“劫收”的呢?我们一起看到材料一。师:从材料得知,人们讽刺接收工作是三阳开泰和五子登科,那么,大家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吗?生:……师:三阳开泰,我们知道它本身的意思是:寓意着一种吉祥,而这样把“阳“换成了”洋“,指的就是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五子登科呢,说的是抢车子、房子、金子等,此外,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来了要遭殃“的话,反映出了国民党在接收沦陷区时,官员贪婪腐败,让人民遭殃,也就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埋下了统治危机的种子。同学们可以把我们分析得出的结论标注在课本相应位置。师:战后的初步恢复接收工作结束之后,就要考虑建设问题了,而人民的愿望和呼声是国家建设所不可忽视的。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而当时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两个主要领导者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却持有不同的建国方针。国民党是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而共产党是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可以看到共产党的主张是符合人民期望的,而国民党并不是。那么,除他们之外,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主党派又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48页的学思之窗,看看当时的民主党派持有怎样的建国主张?生:自由民主……师:顺从人民愿望,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党派此时是统一战线的,都要实现自由民主和平,而国民党是反动和孤立的。在这种背景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中央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为什么坚持独裁内战的国民党要进行重庆谈判呢?中国共产党又为何应邀呢?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寻找答案。生:窥测要求和目的、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师: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国民党想要通过谈判窥测共产党这边的要求和目的,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争取有利的军事形势,为谈判增加砝码,而共产党如果不答应参加,更容易让国民党这边抓住把柄,这反映了其本质上仍然是想要发动战争的;而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知道共产党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想要用一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是真正地为人民利益考虑的。于是,重庆谈判就开始了。我们看到第147页的国内形势示意图。国民党占领的国统区要大于共产党占领的解放区,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有国军和美军正不断从中西部向东部大城市调动,如图上的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地,而且还有来自冲绳岛的美军援助,这说明了国民党在谈判前和谈判期间都在为发动战争做准备,争取控制更多地区。重庆谈判历时43天,斗争焦点集中在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上,即先建立联合政府还是先收编军队的问题。最终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规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的内容。而且还决定了召开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老师这里归纳了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些要点,同学们可以进行勾画标注。可以看到,到此次会议结束时,国内的整体局势还是向着和平民主的方向发展的,然而从国民党方面来看,和平注定难以实现。邓野在《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中说到:在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在蒋介石的默认和支持下,实际上推翻了政协决议,最终导致了国共关系急转直下,终结了本来的民主化进程,走向了大规模内战而烽烟再起。二、危机初显师: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是什么支持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946年7月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同学们观察表格,这一时期国共力量对比起来如何呢?生: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各方面,国民党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师:没错,也就是说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实力是大于中国共产党的。而从其谈判前、谈判期间以及撕毁协议发动内战的举措,可以知道,国民党完全地暴露了自己假和平、真内战的企图,违背了人民的愿望。面对这种情况,人民就只能消极应对,被迫接受吗?当然不是,民主进步人士积极开展民主斗争,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观察漫画,“民主曰:逆我者亡”,当时的国民党对于民主斗争,如何应对呢?生:……我们先看到人物的右手,它是一个伸手宣讲的状态,这表明什么呢?结合口中所说的话也带有“民主曰“三个字,说明了采取的是一种说的方式交流民主,然而我们看到,他的左手拿着什么呢?一把刚熄火的手枪,而且他把手枪藏在了背后,再结合”逆我者亡“说明,对于斗争他还有另外的方式,采取”做“的方法暴力专制。那么,他实际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我们看到地上有一些倒下的人,这些人是谁呢?通过情境我们知道,他们是民主斗争人士,倒在地上,说明伸出去的手是表面的做法,实际上还是采用了手枪去面对人民的斗争。也就是说表面的交流民主是虚假的,实际上用暴力专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说明了国民党是一种假民主、真专制。(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回答关键词)国民党的种种行为使其不断失去人民的信任,统治危机逐渐地显露了出来,反映在军事上就是一心发动内战的国民党虽然实力强劲,却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老师这里把全面内战爆发后的战争阶段进行了归纳,同学们对照进行标注。从战争结果看,国民党是失败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英明的决策,歼灭了其军队,粉碎了其全面和重点进攻。三、危机深化然而,全面内战的爆发带给国民党的不只是军事上的失败,还有国统区的大麻烦。阅读材料三的文字,此时国统区面临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来请一位同学进行回答。生: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的巧取豪夺师:没错,课本上也写到了这个内容,同学们将它标注起来。面对这样的状况,国民党采取了什么应对方式呢?我们一起看到漫画一。请一位同学回答漫画一反映了什么样的信息。生:发行大量纸币……师:漫画一写道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说明纸币发行量很大。也就是说面对军费的增加,国民党需要大量的金钱,于是就大量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个月的发行量就已经是1937年的47万倍了。而这样的行为也导致了十分恶劣的后果。观察漫画二,请同学们回答,有什么样的恶劣后果呢?生:物价上涨……师:漫画二人背了很多的钱只能买到一点米,说明纸币贬值,米价昂贵。也就是说,国民党发行了大量的纸币,导致买得起米面的人越来越多了,米面的量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就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米面少需要的人多,价格就会上涨,而发行的大量的纸币也就没有原来那么值钱了,这样的状况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处于这种状况下,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然而,面对人民的生活困苦,国民党并未采取有效行动,反而对中饱的豪门继续纵容。引发了更深的社会危机。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看看当时的人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又有什么反应呢?找出信息并完成右边的表格。我们一起来填写表格信息。工薪阶层的状况或反应是什么呢?生:工薪阶层?失去薪水和储蓄;知识界呢?贫困,支持学生反内战运动学生?开展反内战运动工人?对政府提出调整工资要求工商界?公开谴责政府政策师:总结起来,无论是哪个群体,他们都对政府产生了不满,而这些人群主要是城市中生活的人民,在农村蒋介石也为了战争的需要,加租征粮,拉丁征夫。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加深,而开始了斗争,逐渐就汇集成了第二条战线。课本149页历史纵横中就有“第二条战线”的介绍,老师这里提取了一些关键点,同学们可以进行一下标注。第二条战线不仅逐渐发展成了配合共产党军事对阵的第二条战线,还打击了美国殖民化中国的政策和国民党卖国、内战、反动独裁的政策。右图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北平学生的游行图。师:但是,此时的蒋介石国民党不仅没有认识到国统区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反而因为军事上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召开了一次国民大会。那么,这次国民大会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阅读材料六,了解国民大会的相关信息。我们发现,会议绝大多数是国民党员,中心任务是制定宪法。并且共产党表示坚决反对国民大会。那么,为何共产党会反对呢?这里,老师就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国民大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生:代表、选举……师:我们知道,国民大会代表众多民众的声音,代表是要经过普选的,而且需要具有广泛性,然而本次国民大会国民党党员人数占85%,此外是15%依附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和若干依附于国民党的“社会贤达”。也就是说此时召开的国民大会并不具有普遍性,都是支持国民党一方的人员在参加。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材料中的“蒋介石下令“,说明本次会议是蒋介石和国民党自己决定召开的。它公然破坏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关于国民大会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集的决议。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这次国民大会没有体现普选和民主,是一种虚假的装饰品,它本质上还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内容,进一步暴露了坚持内战的真面目。反映了国民党这一时期仍然执行违背人民意愿的行为,欺骗了人民,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其统治危机。四、危机爆发在国民党陷于危机困局之中难以脱身之时,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一起看到1947年6月对比1946年6月全面内战刚爆发时的兵力,中国共产党的兵力增加并超过了国民党兵力的一半。于是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12万人,渡过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中心武汉和南京,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到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辽沈战役首先于9月打响,东北野战军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并且通过本次战役,人民解放军从此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以310万人超过了国民党的290万人。紧接着11月淮海战役开始,歼灭55万余人,南线国民党精锐主力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得到解放。几乎同时,11月下旬,平津战役开始,歼灭和改编了52万余人,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毛泽东在全世界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这三次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师: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引退,李宗仁代总统,接着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和平谈判,左边是它的一个大概过程。由于国民党坚持想要划江而治以及想要保留军队等要求,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们看到《人民日报》的报纸上就有这则命令的内容,并且还提到,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的战线上分三路进攻发动了渡江战役,最终在4月23日占领了南京,图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照片。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最后,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呢?请大家观察这两张图片,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事件?生:解放区土地改革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师:没错,就是这两件事情。那么,它们和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有何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947年夏,战略决战还未开始前,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性和半封建性的剥削制度,使得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还翻身做了主人,在政治、经济上都获得了解放,积极开展生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因此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推出来的战役”。由此可见人民支持的力量之大。而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春召开,提出了基本方针、工作重心、基本政策等重大问题以及展现了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它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在那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于前途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整体看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的目标,争取发展和平民主自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最终取得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 而国民党身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不能解决人民和他们自身的矛盾,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也不能代表人民利益,因此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终只能走向失败的结局。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解放战争这一时期的史事,知道了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三大战役等内容,知道了国民党的危机在这一时期由深藏走到了最终爆发而葬送了其大陆统治,其腐败、真内战和真专制以及政治、经济的倒行逆施等都违背了民意,失去了民心。相反,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再加上其实行了土地改革、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正确的领导和决策,关心人民利益和愿望,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了胜利。而这个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可以发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民心的向背在政治局势演变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这是国民党失败告诉我们的经验,也是我们的取胜之道。布置作业在一段较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众多体现人民心声和智慧的文学绘画作品,请大家课后查找了解一些作品背后表达的深刻内涵,明白这一时期人民的愿望和民心所在。而在现当代的一些纪念作品中也会发现蕴藏的历史信息,像大家参加解放战争纪念馆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塑像《解放全中国》,如果大家难以找到文学绘画作品,也可以仔细观察这一塑像,感悟人民的支持在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背后发挥的巨大作用。 通过展示并观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不仅可以看到此时美国关注中国的一方面内容,也可以提取有关信息,顺利导入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min3min4min6min4min4min3min3min3min4min2min1min
板书: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一、危机深藏 腐败二、危机初显 真内战真专制、军事失败三、危机深化 经济、社会、政治困局四、危机爆发 军事失败、统治结束(适当使用副板书,根据情况变动)教学反思站在国民党的角度进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角度叙述会较少。课程容量比较大,内容也较难,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
通过教师讲述,了解抗战胜利后初期国民党是得到人民拥护的事实;通过分析导言部分及史料,了解国民党沦陷区接收工作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其实际埋下的危机种子。
通过对两种建国方针的提出以及民主党派的立场的学习,明白国民党政策的反动性和中国共产党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道理;通过史料实证,分析得出进行重庆谈判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应邀的理由,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大局面前的牺牲和果断英明;
通过分析教材图片,了解国民党是受到美国扶持的反动政党;通过学习《双十协定》的具体内容,看到这一时期争取和平民主斗争所取得的微薄成果;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较为重要,但是向好发展的国内局势很快被国民党打破了。整体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看到无论是建国主张,还是实际行动、谈判目的、最终毁约,都反映了国民党真内战的本质,违背了人民的愿望。站在广大的历史史事下,明白其最终走向失败的必然性和较为全面的原因。
教师讲授大概的全面内战过程,认识国民党真内战政策的推行;通过分析漫画对民主斗争人士的政策,学习其真专制的企图。通过表格简单归纳,看到国民党整体实力大于共产党的情况下,由于共产党英明决策、国民党不得民心等原因导致了国民党的失败。而以上行为都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暴露了国民党的统治危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大致了解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史事。
通过史料阅读和漫画分析,理解国民党全面内战爆发后的经济政策及其后果影响;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完成表格,看到国统区人民的不满和水深火热;
联系军事上的一次胜利,使学生认识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的本质。最后,通过学习全面内战爆发后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困局,理解其统治危机暴露和深化的原因,明白其失去民心的原因及失去民心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因果联系及历史解释能力。
通过观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图表,明白战略反攻发动的时间点是经过深刻考虑的;通过学习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看到国民党危机爆发下军事的迅速溃败。
通过和平谈判和渡江战役的学习,明白中国共产党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做出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最终国民党政权得以推翻并在大陆覆灭。
学习中国共产党进行解放区土地改革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史事,并结合之前所学争取和平民主斗争及军事上的胜利等内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顺应历史潮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党,理解中国共产党获得胜利的原因。
通过对本节课所学史事的学习,对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进行简单回顾,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心向背对于一个政权政党的重大意义。
以较为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人民群众的愿望在文字绘画作品中的体现,锻炼分析能力。
共产党
争取和平民主
粉碎全面进攻
土改、全会
军事胜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